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回复: 0

西游人物传282:凤仙郡侯(1):凤仙郡为什么三年不下雨?玉帝设立的三件事有何寓意?

[复制链接]

2457

主题

0

回帖

7394

积分

vip

积分
7394
发表于 2024-11-30 18: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小金鱼,欢迎订阅《西游人物传》。
本期解读的西游人物是凤仙郡侯。
随着《小钻风》篇的完结,佛母家族系列的故事也就彻底讲完了。
从这期开始,小金鱼将会开启一个全新的系列:天竺国系列。
西牛贺洲板块很大,内有西方诸国,皆是小国,唯独天竺国是大国。
《西游记》第87回,取经团队来到凤仙郡:
三藏道:“悟空,你看那前面城池,可是天竺国么?”
行者摇手道:“不是,不是!如来处虽称极乐,却没有城池,乃是一座大山,山中有楼台殿阁,唤做灵山大雷音寺。就到了天竺国,也不是如来住处。天竺国还不知离灵山有多少路哩。那城想是天竺之外郡。到边前方知明白。”
诚如孙悟空所说,这里并不是天竺国都城,只是天竺国外郡。
也就是说,取经团队走到凤仙郡,已经踏入天竺国地界了。
在街上,取经团队还碰到了一个前来张榜的官员。
那官人却才施礼道:“此处乃天竺外郡,地名凤仙郡。连年干旱,郡侯差我等在此出榜,招求法师祈雨救民也。”
既然是天竺国地界,那也就是如来管辖的地盘。
是谁如此大胆,赶在如来的地盘上耍阴谋诡计,不给凤仙郡下雨呢?
不着急,我们先来看一下榜文上写什么?
榜上写着:
大天竺国凤仙郡郡侯上官,为榜聘明师,招求大法事。
兹因郡土宽弘,军民殷实,连年亢旱,累岁干荒,民田塘而军地薄,河道浅而沟浍空。
井中无水,泉底无津。
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
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
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
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存身;
乡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顾命。
为此出给榜文,仰望十方贤哲,褥雨救民,恩当重报。
愿以千金奉谢,决不虚言。
须至榜者。
这榜文原来是凤仙郡的地方父母官,上官凤仙郡侯张贴的。
凤仙郡干旱三年,已经要到了要卖女送儿、打劫吃人的地步了。
后文孙悟空见到凤仙郡侯时,凤仙郡侯还有补充:
敝地大邦天竺国,风仙外郡吾司牧。
一连三载遇干荒,草子不生绝五谷。
大小人家买卖难,十门九户俱啼哭。
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
下官出榜遍求贤,幸遇真僧来我国。
若施寸雨济黎民,愿奉千金酬厚德!
三停饿死两停人,还有一停在吃人,这就是天竺凤仙郡的现状。
也就是说,凤仙郡的实际现状比榜文上写的还要严重,榜文上还是搂着写的。
这可是如来的地盘,如来怎么就不管百姓的死活呢?
如来口中“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凤仙郡侯请孙悟空求雨:
行者听说,满面喜生,呵呵的笑道:“莫说,莫说!若说千金为谢,半点甘雨全无。但论积功累德,老孙送你一场大雨。”
那郡侯原来十分清正贤良,爱民心重,即请行者上坐,低头下拜道:“老师果舍慈悲,下官必不敢悖德。”
为什么孙悟空一听说是求雨,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因为有经验了呗!
这已经不是孙悟空第一次求雨了。
取经车迟国一站,孙悟空就和虎力赌了一场求雨。
取经朱紫国一站,孙悟空还求来了所谓的无根水。
所以现在求雨对孙悟空来说,那就是重操旧业,没有什么难度。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也致使孙悟空非求这场雨不可。
因为凤仙郡侯是一个好官,怎么看出来的呢?
原文都说他清正贤良,爱民心重了,这还不算好官吗?
所以,于情于理,孙悟空这场雨是求定了的。
行者念动真言,诵动咒语,即时见正东上,一朵乌云,渐渐落至堂前,乃是东海老龙王敖广。
那敖广收了云脚,化作人形,走向前,对行者躬身施礼道:“大圣唤小龙来,那方使用?”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孙悟空找龙王只找东北派敖家。
要不是东海敖广,要不是北海敖顺。
西海敖闰被限制后,孙悟空也不找南海敖钦。
反正一到找龙王,就是东海敖广、北海敖顺轮着找。
虽然四海龙王已经归附观音,但孙悟空用如来的人用习惯了,毕竟这里是如来的地盘。
龙王下一场雨太简单了,打个喷嚏就是一场小雨。
那么东海敖广什么态度呢?
老龙道:“启上大圣得知,我虽能行雨,乃上天遣用之辈。上天不差,岂敢擅自来此行雨?”
行者道:“我因路过此方,见久旱民苦,特着你来此施雨求济,如何推托?”
龙王道:“岂敢推托?但大圣念真言呼唤,不敢不来。一则未奉上天御旨,二则未曾带得行雨神将,怎么动得雨部?大圣既有拔济之心,容小龙回海点兵,烦大圣到天宫奏准,请一道降雨的圣旨,请水官放出龙来,我却好照旨意数目下雨。”
当年车迟国求雨,围剿红孩儿还有朱紫国下无根水的时候,龙王们可都没请示玉帝。
这回怎么就推脱了起来?
其实四海龙王心里都有数,哪些地方下雨是要杀头的,哪些地方随便怎么下雨都可以。
如果这个地方不能下雨,孙悟空面子就鸟用都没有了,他还是得老实上天启奏玉帝。
这是孙悟空第一次被龙王驳了面子,没奈何,他只好上天庭。
但还没见着玉帝,护国天王和四大天师就对拦住了孙悟空。
护国天王说道:“那壁厢敢是不该下雨哩。我向时闻得说:那郡侯撒泼,冒犯天地,上帝见罪,立有米山、面山、黄金大锁,直等此三事倒断,才该下雨。”
四大天师也说道:“那方不该下雨。”
可孙悟空仍相信自己的人情大过天,非要见玉帝。
葛仙翁道:“俗语云: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
许旌阳道:“不要乱谈,且只带他进去。”
孙悟空见到玉帝,那么玉帝是怎么说的呢?
玉帝道:“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于披香殿内。汝等引孙悟空去看。若三事倒断,即降旨与他;如不倒断,且休管闲事。”
且看玉帝设的所谓三件事:
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下;
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下。
米山边有一只拳大之鸡,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嗛那米吃。
面山边有一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餂那面吃。
左边悬一座铁架子,架上挂一把金锁,约有一尺三四寸长短,锁梃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儿燎着那锁梃。
这三件事给小金鱼一种什么感觉呢?
凤仙郡三年不下雨,庄稼颗粒无收,没有米也没有面。
可天庭的鸡和狗,却有无数的米和面吃。
是不是有一种给畜生吃都不给你们这帮凤仙郡贱民吃的感觉呢?
凤仙郡人的现状,就被火烧的那把大锁一样,在苦苦的煎熬着。
当然,这个是小金鱼自己的理解。
孙悟空不明何意,于是就询问四大天师。
天师道:“那厮触犯了上天,玉帝立此三事,直等鸡嗛了米尽,狗餂得面尽,灯焰燎断锁梃,那方才该下雨哩。”
行者闻言,大惊失色,再不敢启奏。
走出殿,满面含羞。
四大天师笑道:“大圣不必烦恼,这事只宜作善可解。若有一念善慈,惊动上天,那米、面山即时就倒,锁梃即时就断。你去劝他归善,福自来矣。”
行者依言,不上灵霄辞玉帝,径来下界复凡夫。
这里注意两个细节:
一是凤仙郡侯触犯了上天,这个上天自然指的就是玉帝!
原谅凤仙郡侯和玉帝有过节,所以即便他是如来治下的父母官,也要受到惩罚。
二是孙悟空听完后感到很羞愧,求雨本来是好事一件,孙悟空为何会羞愧呢?
当然,孙悟空羞愧的不是自己,而是他意会到了凤仙郡侯和玉帝之间的事!
现在,孙悟空就是回去让凤仙郡侯把这件羞愧的事情说出来。
那么凤仙郡侯和玉帝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让人感到羞愧的过节呢?
敬请期待下期,《凤仙郡侯》篇——玉帝和凤仙郡侯不得不说的事,原来玉帝男女通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2:31 , Processed in 0.0885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