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回复: 0

西游人物传328:寇洪&刘洪(1):如何解释两个诡异的贞观十三年?大唐居然在灵山脚下?

[复制链接]

2457

主题

0

回帖

7394

积分

vip

积分
7394
发表于 2024-11-30 18: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小金鱼,欢迎订阅《西游人物传》。
本期解读的西游人物是寇洪&刘洪。
这一期的西游人物解读,将会和往常的解读形式很不一样。
寇洪是取经时期,《西游记》正文出场的西游人物,而刘洪是《附录》部分出场的西游人物。
照理说,这两个人应该是八竿子打不着才对。
为什么小金鱼要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讲呢?
要想知道这两个人之间的关联,我们还要解决《附录》部分,迄今为止最多西游迷诟病的一个话题:
那就是两个诡异的贞观十三年之谜。
《附录》部分是这样写的:
话表陕西大国长安城,乃历代帝王建都之地。
自周、秦、汉以来,三州花似锦,八水绕城流,真个是名胜之邦。
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贞观,已登极十三年,岁在己巳,天下太平,八方进贡,四海称臣。
这是《附录》部分的贞观十三年,那么在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呢?
《附录》是唐僧身世的介绍补充,这一年寿星奉观音法旨送子,唐僧出生。
《西游记》第12回,本回开篇诗写道:
龙集贞观正十三,王宣大众把经谈。
道场开演无量法,云雾光乘大愿龛。
御敕垂恩修上刹,金蝉脱壳化西涵。
普施善果超沉没,秉教宣扬前后三。
这又是一个贞观十三年,那么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呢?
原文写道:
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
陈玄奘大阐法师,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
这一年,唐太宗召开水陆大会。
唐僧在水陆大会上脱颖而出,成为取经人。
这一年,唐僧已经30岁了。
《西游记》里居然有两个贞观十三年,一个在《附录》里,一个在正文里。
《附录》里的贞观十三年,唐僧刚刚出生。
正文里的贞观十三年,唐僧已经30岁了。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如此诡异的贞观十三年呢?
对于这个问题,小金鱼自然是有答案的。
但也忍不住去看一些网络上大博主给出的专业解释。
第一种说法是最主流的说法,三个字就是:写错了!
当然也有说这不是吴承恩写的,小金鱼就不细分了,总之一个意思。
第二种说法就是没有说法,一句话就是:元芳,你怎么看?
可以这样说,对于这个话题,网络上几乎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不过在小宝在《脑洞西游》里,就尝试做出过回答。
《脑洞西游》认为:《附录》这一章节的内容是假的,是观音制造的一个梦境。
因此《脑洞西游》也认为:金蝉子的身份也是假的,所以唐僧的身世也是假的。
因为整回内容都是假的,所以也就不存在另一个贞观十三年。
而在小金鱼看来,小宝如此解释,只是一种取巧行为。
第一个问题:《西游记》为什么会有一篇《附录》?
因为西天取经是《西游记》这本书的重点内容,《附录》是唐僧身世的介绍。
唐僧作为取经人,我们有必要知道他的身世。
第二个问题:是谁在主导西天取经?
取经大计是如来提出来的,当然是如来在主导了!
第三个问题:如来为什么要搞西天取经?
这个问题的答案,《脑洞西游》有详细的说明论述。
但是小金鱼觉得,我们分析得再透彻,不如让如来自己告诉我们。
《西游记》第77回,如来带走大鹏鸟时说道:
“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按照旧规,人间四大部洲归谁管辖?
归五方五老管辖!
其中四大部洲的交替地带归黄角大仙管,南赡部洲归观音菩萨管,东胜神洲归崇恩圣帝管,北俱芦洲归北极玄灵管。
而如来也不过和这些人一样是五老之一,他管的是西牛贺洲。
当今西牛贺洲妖魔遍地,如来能管好自己的灵山就已经很不错了!
可即便如此,如来依旧毫不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诉求,那就是要管四大部洲。
问题是其他四老都没下岗,如来凭什么管四大部洲呢?
这事放在以前,如来肯定是做不到的。
可是取经却给他创造了无限的可能。
如果四大部洲之内,所到之处皆佛地,如来算不算接管了四大部洲呢?
取经时期,有过这么两个桥段。
《西游记》第24回,唐僧就埋怨过灵山路途遥远。
行者道:“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难。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孙悟空说,只要心中有信念,处处皆是灵山佛地。
《西游记》第85回,孙悟空提醒唐僧《多心经》的四句颂子: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您以为这只是说说而已吗?
不信,您可以摊开取经路线图,从长安城到灵山,取经所到之处,还有一处是不信佛的吗?
你睁眼是佛地,回首是佛地,灵山自然在心中。
就像灵台方寸山是灵山的方寸之地,取经团队所到之处又何尝不是呢!
您就要问了,小金鱼你说了半天,这和两个贞观十三年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了,如果处处皆为灵山佛地,后果是很严重的。
《西游记》第8回,如来的灵山佛地:
习静归真,参禅果正。
不灭不生,不增不减。
烟霞缥缈随来往,寒暑无侵不记年。
诗曰:
去来自在任优游,也无恐怖也无愁。
极乐场中俱坦荡,大千之处没春秋。
连如来自己也这样说道:
“自伏乖猿安天之后,我处不知年月,料凡间有半千年矣。”
灵山佛地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那就是不计时!
还记得《泾河九子》篇时,给佛祖司钟的那个龙子叫什么吗?
他是泾河龙王的第5个孩子,叫徒劳龙。
灵山不计时,所以给佛祖司钟自然是徒劳的,这不就对上了!
早在300年前,如来便开启了灵山“不计寒暑,无论春秋,不知年月”的不计时模式。
那么问题来了,大唐是什么时候成为佛地的?
从取经大计开始的那天,从观音在水陆大会上现身的那一刻起,大唐就已经是佛地了。
所以大唐和灵山一样,它的时间,永远的定格在了贞观十三年。
贞观十三年,唐僧出生。
贞观十三年,唐僧长大。
贞观十三年,唐僧复仇。
贞观十三年,唐僧取经。
同样的,贞观十三年,唐僧成佛。
从时间上来说,灵山的时间就是大唐的时间。
从空间上来说,灵山与大唐,也不过咫尺之间。
取经团队来到天竺国,发现无论语言还是风俗,又或者是礼仪都于大唐无异。
您说为什么就那么巧呢?
这真的只是孔子传教西方的结果吗?
《西游记》第52回,原文描述灵山:
西天瞻巨镇,形势压中华。
原来,中华大唐也在灵山脚下,灵山与中华大唐近在咫尺。
原来,中华大唐也早已经和灵山一样,不计寒暑,无论春秋,不知年月。
您还记得,小金鱼是从哪个话题引至《附录》系列的吗?
可能您已经忘了,是从西方灭法国9996和和尚消失之谜引将到此的。
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给这个疑问做出解答,但是您想,大唐就是灵山脚下,东方和西方真的很远吗?
天竺在灵山脚下,大唐也在灵山脚下。
灵山就是一条分界线,把大唐和天竺分隔开来。
大唐人仰视灵山,可视而不可及。
天竺人鄙视灵山,百姓水深火热。
《西游记》第91回,天竺国金平府慈云寺住持说道:
“我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华地托生。才见老师丰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当下拜。”
西方人做梦都想投胎到东方,见到东方人还要行跪拜礼以表羡慕。
可笑还有东方人去西方求经,这个经书真的有用吗?
如果说天竺人能投胎到大唐,是几辈子积来的福气。
那么把大唐人投胎到天竺,无疑是恶毒的惩罚。
如果真有大唐人投胎到天竺,他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呢?
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会这么倒霉呢?
这一切,还要从寇洪寇善人家说起...
敬请期待下期,《寇洪&刘洪》篇:寇员外斋僧有多诚意?他老婆穿针儿为何要跪拜唐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0:54 , Processed in 0.0845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