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西游人物传338:金顶大仙:灵山上最碍眼的神仙是谁?观音设计的取经路骗了多少人?

[复制链接]

2457

主题

0

回帖

7394

积分

vip

积分
7394
发表于 2024-11-30 18: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小金鱼,欢迎订阅《西游人物传》。
本期解读的西游人物是金顶大仙。
灵山上有多少股势力,目前我们已经解读了两股势力的西游人物:
1、如来宝幢光王本土佛祖势力;
2、佛母孔雀大鹏鸟家族势力。
当然了,灵山上肯定不止这两股势力。
可如果您要是认为,灵山上都是佛教势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灵山脚下,有这么一个神仙,他可是相当的碍眼。
因为他是一个道士,他就是金顶大仙,住在灵山脚下的玉真观。
《西游记》第8回,观音从灵山上的取经佛会离开,正要去寻找取经人:
那菩萨到山脚下,有玉真观金顶大仙在观门首接住,请菩萨献茶。
菩萨不敢久停,曰:“今领如来法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
大仙道:“取经人几时方到?”
菩萨道:“未定,约摸二三年间,或可至此。”
遂辞了大仙,半云半雾,约记程途。
这是金顶大仙第一次出场,观音喝了金顶大仙的一杯茶就走了。
最早接受到取经消息的非佛教人员,灵山脚下的金顶大仙正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是之一呢?
因为除了金顶大仙,还有三个非佛教人员也得知了这条消息。
他们甚至得知的比金顶大仙更早,因为他们就在佛会之中。
他们就是王母的土地,蓬莱仙岛的福禄寿海外三星。
您注意,观音给金顶大仙透露的取经时长是多少呢?
约摸二三年间!
那么实际唐僧用了多少年西天取经呢?
《西游记》第98回,观音算得清楚,不多不少:
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
这已经不能叫误差了,妥妥的实际与预计严重偏离。
不用说,观音故意隐瞒了金顶大仙取经的初步时长。
观音骗金顶大仙,不是小金鱼张口就说,这也是有迹可循的。
佛会上,如来是这样交代观音的:
“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
即命阿傩、迦叶,取出锦蝠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菩萨言曰:“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
观音临走前,如来还交给她三个箍儿:
如来又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第一、如来让观音半云半雾,拟定取经路线,谨记路程。
可是观音还没离开,还没开始拟定,她怎么就知道路程呢?
她喝了金顶大仙的茶,就给出了“约摸二三年间”,不就是随口胡诌,骗金顶大仙吗?
第二、取经路线可是要沿途招惹妖怪的。
如来给观音这三个箍儿,说明肯定会遇到强大的妖魔,这不得耽误行程吗?
取经路走的又不是直线,加上沿途妖魔的阻拦,怎么可能是“约摸二三年间”呢?
您以为她只骗了金顶大仙吗?
当然不是的,她连唐太宗和唐僧也骗了。
《西游记》第12回,观音给唐太宗和唐僧留下一封帖子:
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
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
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
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您要问西天取经路十万八千里是谁提出来的?
不是别人,正是观音。
此时观音已经完成了拟定取经路线图的任务。
不久之后,她还会以乌巢禅师的身份给孙悟空透露最初的取经路线图,这是后话了。
您说巧不巧,西天取经路刚好就是孙悟空的一个筋斗云。
这个说法看似合理,实际是很荒谬的。
观音自己走了那么多路,她当然知道取经大致的行程如何。
实际唐僧后文取经,平路最快一天走60里,山路最快一天走30里。
按照平路山路对半开,那么取经团队每天大概走45里。
唐僧去是十万八千里,回也是十万八千里,按照这个速度多久能回大唐呢?
108000÷45÷360×2=1.4(年)。
这是每天不停走,不耽搁的情况,算上耽搁的时间还真是两三年就能回来了。
那您就问了,为什么唐僧光是去就花了14年呢?
问题出在两方面:
1、观音给唐僧设计了一条怎样的取经路?
2、孙悟空又领着唐僧走了一条怎样的取经路?
孙悟空再怎么领路,都不可能和观音的设计跑偏太多。
所以,观音设计的路线就成了大问题。
这样说,观音最初的设计到底是怎样的?
唐僧去都要14年,来回就要28年,这条路是得有多绕,多崎岖。
路上要打压的妖魔得有多少,妖魔的势力得有多大。
28年被说成两三年,观音绝对是在骗金顶大仙,包括骗唐僧。
《西游记》第12回,因为唐僧回到洪福寺,也是这样对寺里和尚这样说的:
“徒弟们,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不然,断不回矣。”
您看,唐僧还预多了几年,或五七年。
唐僧千算万算还是算不过观音,这条路何止十万八千里。
《西游记》第98回,唐僧终于来到灵山,路过山脚下的玉真观:
孙大圣认得他,即叫:“师父,此乃是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他来接我们哩。”
三藏方才醒悟,进前施礼。
大仙笑道:“圣僧今年才到,我被观音菩萨哄了。他十年前领佛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人,原说二三年就到我处。我年年等候,渺无消息,不意今年才相逢也。”
您看,金顶大仙这里亲口承认,观音骗了他。
不过大仙记性不太好,这事已经14年了,他却记成了10年前。
当晚,唐僧便在玉真观喝了茶,洗了澡,住上一宿。
第二天早上,直奔灵山雷音宝刹。
也就是在这时,唐僧来到了凌云渡。
金顶大仙也知道唐僧要过凌云渡,故此也送了唐僧一程:
三藏拜别就行,大仙道:“且住,等我送你。”
行者道:“不必你送,老孙认得路。”
大仙道:“你认得的是云路。圣僧还未登云路,当从本路而行。”
行者道:“这个讲得是,老孙虽走了几遭,只是云来云去,实不曾踏着此地。既有本路,还烦你送送,我师父拜佛心重,幸勿迟疑。”
那大仙笑吟吟,携着唐僧手,接引旃坛上法门。
原来这条路不出山门,就自观宇中堂穿出后门便是。
大仙指着灵山道:“圣僧,你看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蔼千重的,就是灵鹫高峰,佛祖之圣境也。”
这里金顶大仙给我们透露了一个秘密,原来上灵山有两条路:
一条是腾云驾雾的云路,一条是凌云渡上的独木桥,也就是本路。
咱们做一个假设:
如果金顶大仙不是专为等待唐僧而来,他势必会出来给灭法国那9996个和尚指路。
您说,他会指云路还是本路呢?
当然是本路了,因为指了云路他们也上不去。
为什么在灵山脚下会有这么一个道教的神仙?
观音为什么不愿意给他透露取经的计划?
金顶大仙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这金顶大仙:
身披锦衣,手摇玉麈。
身披锦衣,宝阁瑶池常赴宴;
手摇玉麈,丹台紫府每挥尘。
肘悬仙箓,足踏履鞋。
飘然真羽士,秀丽实奇哉。
炼就长生居胜境,修成永寿脱尘埃。
圣僧不识灵山客,当年金顶大仙来。
首先,金顶大仙是有天庭背景的,因为他可以参加蟠桃会。
其次,金顶大仙是个矮子,没错,他也来自蓬赢。
西方佛教建立之初,金顶大仙就被天庭安排在灵山上的眼线。
对于这个碍眼的矮子,灵山方面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小心防着。
您就问了,如来为什么不能把他赶走呢?
这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大使馆,你能拆掉吗?
赶走金顶大仙,只会让天庭对西方佛教更加不信任。
不过这金顶大仙也是够讨人厌的。
如来宁愿请三星参加佛会,也不请这位老邻居。
想想也是,住你家门口还天天打听你的家事,如来能开心吗?
所以,观音主动来骗金顶大仙,没准还是如来的意思!
至此,《金顶大仙》篇,完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2:32 , Processed in 0.0854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