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回复: 0

大话红楼306:衣冠禽兽的秘密?明末官员为什么不忠心?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2-15 13: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衣冠禽兽的秘密?明末官员为什么不忠心?
上回说到,宝玉为了避雨,抛下龄官,逃回怡红院。
回家不是宝玉闯祸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原来明日是端阳节,那文官等十二个女子都放了学,进园来各处顽耍。
可巧小生宝官、正旦玉官等两个女孩子,正在怡红院和袭人玩笑,被大雨阻住。
大家把沟堵了,水积在院内,把些绿头鸭,花鸂鶒,彩鸳鸯,捉的捉,赶的赶,缝了翅膀,放在院内顽耍,将院门关了。
为什么要写这些禽鸟呢?
按照明代服制的规定,官服要“文禽武兽”。
《明会典》记载,文官一品官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云纹大雁,五品鹇雀,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
小宝认为,怡红院内被玩弄的禽鸟,映射的就是明末的文官。
如果您不信,您看作者提到的人名。
文官、宝官、玉官。
这显然就是怕读者想不到,给大家摊牌了,直接提了三次官来提醒大家。
这里作者就是在骂明末的文官,摇尾乞怜,毫无廉耻?
可以这么说,满清能够统一中原,明末文官的倒戈极为重要。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眼看大明摇摇欲坠,大明的官员们,不但不保家卫国而是纷纷改换门庭。
明末史学家谈迁在他的著作《国榷》中用八个字形容当时的情景:衣冠介胄,叛降如云。
可是万万没想到,李自成为了解决军饷问题,竟下令对官绅追赃助饷。
明末内阁首辅魏藻德就被刘宗敏用五天五夜的酷刑给折磨死了,明末官员们继续在新朝作威作福的美梦破碎。
有人悲愤的说到:是岂兴朝之新政哉,依然流贼而已矣。
等到,满清打败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摄政王多尔衮采纳了汉族大臣洪承畴、范文程等人的建议,对原来明朝官绅采取了积极拉拢的策略:令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俱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
不久又宣布: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不论原属流贼,或为流贼逼勒投降者,若能归服我朝,仍准录用。
和李自成一比,满清就是大善人,官僚们立刻城建制的集体投降,为满清鞍前马后。
臭名昭著的剃发令,就是汉族官员孙之獬提出的。
孙之獬上书多尔衮:“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无耻的他还进一步提出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
剃发令直接诱发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
万幸孙之獬的结局大快人心。
顺治三年秋,山东爆发了谢迁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时孙之獬正巧罢官还乡。
农民军攻入淄川,将其活捉,五花大绑游街示众,人们在他身上用钢针遍刺针孔,插上猪毛,惩罚他献媚清廷, 残害同胞的罪行。一番酷刑之后,将他斩首市曹,暴尸通衢。
除了孙之獬还有‌钱谦益。
清顺治二年五月,满清兵临南京城下,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
作为东林党的领袖钱谦益必然要起到表率作用。
而他呢?
试了一下水温,说了一句:“水太冷,不能下”,就此作罢。
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还被老钱给拉了回来。
盘点起来,明末官员的丑事简直是罄竹难书。
全枪毙可能有冤枉的,隔一个毙一个肯定有漏网的。
那么为什么明末官员毫无气节呢?
嘴上全是主义,心理全是生意。
满嘴的仁义道德,天天喊的忠君爱国,其实没有一个人是相信的。
谁能想到,明末抵抗到最后的将军是起义出身的李定国,勒死末代皇帝朱由榔的却是明朝大将吴三桂。
是什么让饱读诗书的大明官员走到这一步呢?
资本无国界。
人性的本质就是自私的。
有资本的人又尤其的自私。
资本家的唯一敌人,不是外族甚至不是外星人,而是要夺取他资本的人。
明末官员投降的理由很简单,满清不夺走他们的资本,保护他们的资本,那么剃发改姓又有什么关系呢?
衣冠禽兽原本并不是贬义,而是对官员的赞美。
而一步步变成了畜生的代名词,这实在不得不让人深思,究竟是官变成了禽兽,还是禽兽变成了官呢?
当初在官服上绣飞“禽”走“兽”时,难道就藏着深深的恶意吗?
扯远了,我们书归正文。
袭人等都在游廊上嘻笑。
笑什么?
嘲笑明末官员的无耻行径呗!
再说宝玉见关着门,便以手扣门,里面诸人只顾笑,那里听见。
叫了半日,拍的门山响,里面方听见了,估谅着宝玉这会子再不回来的。
这句话,咱们得细品,估摸着宝玉不回来。
那么估摸着谁会来呢?我们往下看。
袭人笑道:“谁这会子叫门,没人开去。”
没人开,袭人就去开呗,为什么没人去开呢?这里面可大有玄机。
这时宝玉喊:“是我。”
麝月道:“是宝姑娘的声音。”
麝月这话就有意思了,她怎么可能把宝玉的声音听成宝钗的呢?
宝钗和宝玉,一男一女,声音能一样吗?
这就有两个可能,一是她真的听错了。二是她就是故意说的。
这是惜字如金的《红楼梦》,所以绝对不可能简单的耳背,麝月说宝钗必有深意。
咱们知道,袭人和宝钗已经结盟。
麝月说宝钗,就是让袭人去开门,你的队友,你不去谁去。
前面我们刚分析说,院内是明末的衣冠禽兽。
他们正在被玩弄折磨,刚好呼应,李自成进北京后对官员们的特殊照顾。
而关外的满清就是他们未来的救星,所以门口理所当然的就是宝钗。
明失其月,就是麝月,麝月这个名字本身就是明亡之相。
麝月说宝钗就更加合情合理。
我们前文说了,袭人分开是龙衣,也引申为皇权之意。
袭人问:门口是谁?
就是下一任皇帝是谁?
麝月说:宝钗。
也就是满清。
可是这时候,晴雯道:“胡说!宝姑娘这会子做什么来。”
那么她为什么却认定不是宝钗呢?
因为宝玉不在,她绝不会来,直接揭露了宝钗对宝玉的贪婪之心。
如果门口真是宝钗,袭人肯定就会去开,袭人有此一问,说明,她也知道门口不是宝钗。
那么袭人猜是谁呢?
除了宝钗,还有谁来找宝玉,袭人又不喜欢谁呢?
黛玉呗!
袭人猜门口敲门的是黛玉。
本质上,她就是不想给黛玉开门。
所以,袭人问为什么没人去开门,就是试探其他丫鬟的口风。
让她们对开门这事进行表态,万一有锅,大家一起扛。
然后,袭人就拿出了方案:“让我隔着门缝儿瞧瞧,可开就开,要不可开,叫他淋着去。”
通过这一段剧情,给我了揭晓了,前面黛玉被关在门外的真正原因。
黛玉被关在门外,不是意外,而是丫鬟们的一次集体行动。
她们知道门口是黛玉,故意不给开的门。
袭人万万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一次,自己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到底怎么回事呢?
咱们下回再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6:57 , Processed in 0.08509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