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回复: 0

大话三国24:门外汉的治国小妙招,董卓真是太有才了!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门外汉的治国小妙招,董卓真是太有才了!
书接上回,董卓终于达成了他人生的最高成就,废帝立新。
他请九岁的陈留王登殿,接受群臣朝贺,是为汉献帝。
那一刻,董卓真正体会到了权力带来的快感。
他虽然不是皇帝,但是做决定谁是皇帝的人,更加快乐!
大汉正式进入了董卓治国的新篇章。
按照国际惯例,董卓的第一步就是解决刘辩一家的下岗再就业问题。
别的工作他们也做不了,董卓很体贴的把他们送入了大汉的五星豪华监狱,永安宫。
这个监狱有多好呢?
首先,只服务于刘辩一家三口,这里要补充一下,您别看刘辩只有十四岁,但人家已经有媳妇了,她就是帝妃唐氏,毕竟皇帝肩负着传宗接待的重任,不怕结婚早就怕生育晚。
唐妃是会稽太守唐瑁的女儿,夫妻俩人感情很好,本来人人羡慕的一场婚姻,最后却成了这个样子,唐瑁现在肯定后悔死了。
其次,这里安静又安全,董卓严禁任何大臣探望,衣带诏什么东西的根本不可能存在。
安置好刘辩,按照国际惯例,得改年号,新时代新气象吗。
最后选来选去,改元初平。
初是刚刚,平时平定。
天下刚刚平定,谁平的?
当然是董卓董大人了?
那么董大人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应该如何奖赏呢?
首先是封官,除了皇帝最大的就是相国。
封官是不够的,还要有三大特权。
第一、赞拜不名,上朝点名的时候,不能叫董卓名字,得叫相国大人。
第二、入朝不趋,见皇帝可以不跪。
第三、剑履上殿,这里补充一个知识点,汉代大臣上朝是光脚的,所以穿鞋上朝也是一种特权。
您可能会说万一有人脚臭怎么办?
这个您就别操心了,一是上朝的地方空间大,二是大臣又不干活,脚能有多臭?
用四个字形容现在的董卓就是威福莫比。
按照惯例又该做什么了呢?
李儒翻看自己的小本本,赫然写着四个字,寻找狗腿子,不,是收揽人心。
于是他建议董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
那么谁这么幸运成为名流呢?蔡邕。
为什么李肃会选择蔡邕呢?
蔡邕是当时有名的才子。
汉桓帝和汉灵帝几次征招,他都拒绝出仕为官。
后来迫于压力他还是当了官,但又深陷党争惨被流放,避难江南长达十二年之久。
此时的他又有名又是白身,刚好可以拿来做榜样,向天下文人示好。
董卓派人去请,蔡邕不来。
董卓很生气,让人给蔡邕带去一句话。
然后蔡邕很快就到了。
您猜董卓说了什么呢?
如不来,当灭汝族。
董卓见邕大喜,一月三迁其官,拜为侍中,甚见亲厚。
按照史书记载,董卓对蔡邕的喜欢更加夸张。
先是认命蔡邕为祭酒。
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三天时间,蔡邕把能做得官都做了一个遍。
那么您说为什么董卓那么喜欢蔡邕呢?
说到底蔡邕聪明,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痛快。
不过董卓也给蔡邕挖了两个坑。
第一、让蔡邕给自己装门面,和自己同流合污,败坏了蔡邕的名望。
第二、董卓对蔡邕的提拔,谁料想后面蔡邕真对董卓动了情,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不过这是后话了。
董卓干的正起劲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弘农王刘辨终于作死了。
却说,刘辨一家三口住在永安宫中,日子是过的一天不如一天,一会不如一会。
衣服饮食,渐渐少缺。
正所谓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刘辨郁闷呀。
一日,偶见双燕飞于庭中,情不自禁吟诗一首。
诗曰: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董卓的密探一听,这首诗写得太好了,立刻私信分享给董卓。
董卓一读:没看出来呀,之前窝窝囊囊,感情你还内秀呢?你的旧宫殿在哪呢?你这是要复辟开历史倒车。
还想着泄心中怨,你怨谁呀?不是我吗。
我还能给你机会?
董卓曰:怨望作诗,杀之有名矣。
立刻命李儒开始行动。
李儒准备很久了,他带着武士十人,毫不犹豫接过这个光荣的使命。
入宫弑帝。
此时刘辩一家三口正在楼上,宫女报李儒至,帝大惊。
李儒以酒奉帝。
帝问何故:这是什么酒?
李儒答:春日融和,董相国特上寿酒。
何太后肯定不信呀:“既云寿酒,汝可先饮。”
李儒突然怒目而视:汝不饮耶?
本来想和你们好好说话,居然这么不配合,那么我也不装了,摊牌了。
李儒呼左右持短刀白练于前曰:寿酒不饮,可领此二物!
反正都是死,你得选一个。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
唐妃跪告曰:“妾身代帝饮酒,愿公存母子性命。”
李儒冷笑道:“汝何人,可代王死?你配吗?
李儒举酒递给何太后:汝可先饮?大胆点,带个头,一下就解脱了!
何太后一准是不能喝呀,大骂何进无谋,引贼入京,致有今日之祸。
何太后后悔呀,自己怎么有这么一个饭桶哥哥。
可是她也不想想,自己也高明不到哪去,何进不就是她手把手拉起来的吗?
自己才是罪魁祸首好不好。
何太后不配合,李儒就催逼刘辩。
各部门镜头对准刘辩,一定要给大特写,小皇帝一生最高光的时刻来了。
帝曰:容我与太后作别。
乃大恸而作歌,其歌曰: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
刘辩最后想明白了,大势已去,不可挽回,成王败寇,他认命了。
妻子唐妃亦作歌曰: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兮心中悲!
歌罢,二人相抱而哭。
李儒心想:我不是来看表演的,赶紧的麻溜的利索的,相国立等回报,汝等俄延,望谁救耶?
太后大骂:“董贼逼我母子,皇天不佑!汝等助恶,必当灭族!”
何太后诅咒董卓李儒会。
李儒可就不干了,小样你敢骂我,双手扯住太后,把何太后扔下楼去,当时摔死。
随后命人绞死唐妃,以毒酒灌杀少帝。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何太后一定会后悔让儿子做这个皇帝,真不如让汉灵帝废长立幼。
或许这就是报应,何太后杀了董太后,冥冥之中又被董卓所杀。
说句题外话,在正史中唐妃并没有被杀,刘辩死后她被赶出了宫,回到故乡投奔父亲唐瑁。
唐瑁想要把她再嫁,唐妃宁死不从。
后来西凉军阀李傕攻破长安,劫掠关东时,意外俘获唐妃,想要娶她。
但唐妃坚决不从,李傕最终也没有和她成婚。
尚书贾诩听说此事后,把事情告诉给了汉献帝刘协。
刘协对自己这个嫂子又敬佩又同情,就把唐妃接回宫中居住,并且册封为弘农王妃。
想来最后应该善终,这一辈子也是挺惨的。
当然三国演义不能写这么细,反正都死了,都被埋在了城外,连坟头都找不着。
自此董卓彻底安心了,更加肆无忌惮。
每夜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
皇帝不能干的事我干,皇帝不能睡的我睡。
董卓这样折腾也出不了大乱子,但是他下面做得这件事,可就麻烦了。
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
社赛就是百姓迎接土地神的一个祭祀仪式,二月春暖花开时祈求一个好收成。
这次迎来了死神董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5:15 , Processed in 0.0899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