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大话三国117:许田围猎,曹操的引蛇出洞之计?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回,曹操不怕刘备,那么他怕谁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经典的判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曹操的忧不在外而在内。
他最担心的是太尉杨彪。
杨彪的媳妇是袁术的姐姐,袁术就是杨彪的小舅子。如果双方理应外合,为害不浅。当即除之。
那么为什么此时此刻曹操对杨彪下手呢?难道之前杨彪就不是曹操的忧患吗?
这就是消灭吕布得到徐州的后遗症,曹操翅膀硬了,准备和袁绍袁术兄弟摊牌了。
老曹费尽心思的拉拢刘备,和现在要诛杀杨彪,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倒袁。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使人诬告杨彪,暗通袁术。
袁术谋反称帝,杨彪就是大逆不道。
曹操把杨彪下狱,命满宠依法处置:我不管你怎么弄,给我弄死就对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满宠这个名字一听就感觉像个奸臣。
眼看杨彪必死无疑,谁能救他呢?
关键时刻,北海太守孔融站了出来。
孔融怎么到许都了呢?
书中暗表: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让他去负责宫室修建。
你可能就问了,好好的太守不干,孔融怎么愿意去当一个基建部长呢?
建安元年,袁谭攻北海,孔融城破,妻子都丢了,跑到山东。
孔融应该感谢曹操,在他无家可归的时候,给他提供了工作。
尽管如此,孔融也没成曹操的小弟,在各个方面给曹操找不痛快,最终把命给作没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孔融上表劝诫曹操:杨公四世清德。他们家是祖传的著名网红,社会影响力很大,怎么可以因袁氏而治罪呢?
曹操也不想和他解释,就5个字:此朝廷意也。
孔融反驳道:使成王杀召公,周公可得言不知耶?
周成王是周武王的儿子,就是武王伐纣的那位,可惜英年早逝。即位的成王年幼,便由叔叔周公和召公辅政。
周公就是著名的周公旦。
孔融把曹操比喻成周公,把杨彪比喻成召公,汉献帝就是周成王。
傻子看不出来,朝廷的意思,不就是你的意思吗?
曹操本来想玩个阴谋,却早已被所有人看穿,老曹在排除异己,这事儿就没法玩儿了。
当然他也可以坚持干,与众臣为敌,爽是爽了,但是反噬也会更大。
曹操不得不妥协,只是罢免杨彪,放归田里。
曹操已经做了让步了,可是仍有人和老曹过不去。
议郎赵彦上疏弹劾曹操不奉帝旨、擅收大臣之罪。
你这是要做董卓第二吗?
曹操大怒,立刻将赵彦处死,百官无不悚惧。
有人肯定说赵彦是忠臣,但是想靠一纸奏章扳倒曹操,那就是愚蠢了。
赵彦让曹操意识到,朝廷中有那么一批人,在私底下对他的意见很大。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屋子里发现一只蟑螂,其实已经有一群了。
谋士程昱劝曹操:今明公威名日盛,何不乘此时行王霸之事?
反正老曹已经公开杀人了,大家伙都认为你专权了,一不做二不休,咱们就把事情做到底。
什么叫王霸之事?
其实就是称王做霸,潜台词就是做皇帝。
一直以来以忠臣自居的曹操是什么态度呢?
朝廷股肱尚多,未可轻动。
这个地方,完全可以当做是曹操人生的关键转折点。他已经不再隐藏自己的野心,对于汉献帝没有了丝毫的忠诚。
于是曹操制定了一个引蛇出洞的计划。
吾当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
翻译过来,就是让朝廷中所有的敌人,全都主动暴露出来。
可以这么说,后面的衣带诏事件,曹操才是总导演,其他人都是中了老曹的计。
现在老曹手把手的教给自己的后人,什么才叫正确的打猎方式。
首先他在城外汇聚了10万精兵。
然后再请天子田猎。
汉献帝是拒绝的,打什么猎需要10万人马?你是去打猎还是打我啊?
汉献帝不敢去,就说:田猎恐非正道。
老曹一听,你这不是骂我不走正道吗?
讲道理,老曹就没输过。
曹老师小课堂又要开课了。
古之帝王,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时出郊,以示武于天下。今四海扰攘之时,正当借田猎以讲武。
打猎不是打猎,是为了天下的安定团结,展示武力。
曹操手里的拳头真是太有道理了。
汉献帝不去也得去,随即上逍遥马,带宝雕弓、金鈚箭,排銮驾出城。
逍遥马、宝雕弓、金鈚箭这都是贵族专用,他们追求的不是性能,而是舒适。好不好用是一说,关键他们贵。
侄子打猎,作为皇叔刘备也带着关张,和十几个骑兵随行。
老刘已经预感到此行的凶险,于是内穿掩心甲,也就是古代的防弹衣。
曹操骑宝马爪黄飞电,引十万之众,浩浩荡荡,为天子护航。
咱们知道,老曹狩猎的对象根本不是动物,而是政敌。
那么他打算怎么引蛇出动呢?
首先就得激化矛盾,让百官愤怒起来。
曹操与天子并马而行,他的马只差天子半个马头,背后跟随的都是心腹将校。
大臣们在后面远远看着,您说他们会想些什么?
曹贼居然敢和皇帝并驾齐驱,这也太猖狂了,怒气值百分之三十。
当日,汉献帝骑马来到许田。刘备早已先到,在道旁等候。
汉献帝一眼就看见了亲人,安全感倍增。
曹操给我下马威,我也让叔给他一个:朕今欲看皇叔射猎。
刘备领命上马,忽草中赶起一兔,一箭正中那兔。
老刘的箭法可以的,战场上他可是射中过不少敌将。
转过土坡,荆棘丛又出来一只大鹿,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
献帝回顾曹操:卿射之。
问题来了,为什么让曹操射呢?
第一、曹操长的不高也不壮,看着不太像能打的样子。在汉献帝眼里,他是大概射不中的。
第二、这就是一个试探,鹿代表的是天下。皇帝都射不中,作为大臣的你敢射中吗?按照道理,肯定是不敢的呀。
献帝预判曹操是射不中的,一是他不能,而是他不敢。
可老曹的所作所为,让在场的大臣愤怒值直接拉满?
他做了什么呢?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2:31 , Processed in 0.0835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