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回复: 0

大话三国182:郭嘉对曹操为什么那么重要?为什么说郭嘉之死是曹操最大的政治损失?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回,曹操找郭嘉询问退兵之策。
郭嘉现在这个身体状况,回许昌养病多好呀。
但是郭嘉并没有同意,反而指出了曹操此次出兵的致命错误。
俗话说,兵贵神速。
本来是偷袭,你带这么多辎重干什么?要用轻兵突入才对。
其次,深入沙漠,地形不熟,你怎么不知道找个导游呢?
曹操恍然大悟,留郭嘉在易州养病。
紧急招募沙漠导游一名。
袁绍的旧部田畴应聘上岗。
曹操封田畴为靖北将军向导官,张辽为先锋,曹操押后,率领轻骑突袭柳城。
中途刚好就遇上了袁熙、袁尚搬来的乌桓援军。
曹操得到消息,当时心中倒吸一口凉气,幸亏听了郭嘉的,我要是退兵许昌那就麻烦了。
乌桓军队是一点准备都没有,队伍非常混乱,他们死活也想不到曹军会深入沙漠。
结果可想而知,曹军兵分四路,一个冲锋。
乌桓就崩溃了,首领蹋顿被张辽斩于马下,袁熙、袁尚带兵数千投奔辽东。
曹操兵入柳城,封田畴为柳亭侯,镇守柳城。
田畴却死活不肯受爵。
您说有侯不当他是不是傻?
恰恰相反,他是太聪明了。
您想如果他接受这个位子,他以后就被钉死在柳城了,再也回不了中原了。您再想他为什么那么熟悉地形呀?
还不是因为他和乌桓人的关系不错,现在他带着老曹来了,说句不好听这就叫卖友求荣,乌桓人不得恨死他呀。
等老曹走了,谁能保证乌桓人不复仇呢?
在正史中,为了拒绝,他甚至一度要自刎。
最后曹操让步,把他封为议郎。
曹操一战收得骏马万匹,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可返程的时候,又遇到了一次危机。
天气寒冷干旱,二百里无水,凿地三四十丈,才得水。军中乏粮,只好杀马为食,战利品多一半在路上被吃了。
四个字总结就是苦不堪言。
曹操回到易州后,第一时间重赏劝阻他北上的大臣。
我能成功纯属侥幸,你们说的才是万安之策,所以以后还是要大胆的表达意见。
这里没什么好说的,曹操就是高出其他人一大截。
于此同时,曹操还得到一个噩耗,郭嘉已经病死多日。
就差那么几天,俩人没能见最后一面。
老曹亲往祭祀,大哭曰:奉孝死,乃天丧吾也!
这话就足以说明郭嘉对曹操的重要性了。
那么问题来了,郭嘉为什么对曹操那么重要呢?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郭嘉最懂曹操,想当初郭嘉和曹操第一次见面。
曹操说: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
郭嘉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俩人一见钟情,名义是君臣实则是朋友。
据说,二人行则同车,坐则同席。
众所周知曹操治军非常严格,但是郭嘉总是我行我素,陈群看不过去,打郭嘉的报告。
曹操一面表扬陈群检举有功,一面却对郭嘉不闻不问。
还赞美郭嘉: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每次打仗,曹操都喜欢把郭嘉带在身边。
郭嘉水平确实高,比其他谋士高出一个层级,从乌桓一战就看的清清楚楚。
正是因为他的坚持,让老曹能够一举平定北方。
郭嘉是谋士中最年轻的,去世时才38岁,比曹操整整小了13岁,老曹本来是要托孤于他的。
但凡郭嘉能参加赤壁之战,以他的格局,曹操没准就一举平定江南了。也就不可能有司马家什么事。
因此才说,郭嘉的死是曹操最大的政治损失。
用老曹自己的话说: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
郭嘉还给曹操留下了一封信,上写诛杀二袁的计策。
他认为,公孙康和袁绍一直不和,必然会再次上演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的戏码。
所以曹操没有听信夏侯惇等人进兵的建议,而是确信,数日之后,公孙康必然送回二袁的脑袋。
事情果如郭嘉所料。
在二袁投奔这件事上,公孙康公孙恭兄弟俩的判断是:如曹兵来攻,则留二袁;如其不动,则杀二袁,送与曹公。
同时,二袁兄弟有杀死公孙康夺取辽东的想法。
可惜,人家没有给他们机会。
公孙康先是把二人留在驿馆,托病不见。
确定曹操不会进兵后,才与二人相见。
当时天寒地冻,袁尚一看做的地方都没有垫子,他一个公子哥哪儿吃过这个苦。
他就说:愿铺坐席。
公孙康眼睛一瞪,化身预言家:汝二人之头,将行万里!何席之有!
一声令下,埋伏的刀斧手就给二袁做了人体分离手术,转眼间就变成礼盒送到了曹操面前。
曹操大笑:不出奉孝之料!
而在不久之前,人人都质疑曹操,打又不打退又不退,在这做白日梦。
今日方知,一切都是郭嘉的安排。
话说回来,郭嘉为什么那么神呢?
归根到底,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办的,要把事办成,首先你要琢磨人,然后才是琢磨事。
后人有诗赞曰: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
就此曹操彻底平定北方,程昱等人请曹操班师,早建下江南之策。
正合曹操的心意,一统天下就在眼前。
班师当夜,曹操夜宿冀州城东角楼上,凭栏仰观天文。
当时荀攸在侧。
曹操说道:南方旺气灿然,恐未可图也。
您说老曹怎么突然迷信起来了呢?
当然不是,这是曹老板在出题,考察的就是荀攸。郭嘉死了,他得找个接班人。
可是荀攸怎么说的?
以丞相天威,何所不服!
就这一句话,荀攸的水平就暴露出来了。
老曹的问题是,江南不好打,我该怎么办?
好吗,荀攸的答案是,丞相您全无敌。
好听是好听,但就是句屁话,卵用都没有。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道金光,从地而起。
荀攸大呼:此必有宝于地下。
正是:星文方向南中指,金宝旋从北地生。
那么到底是什么宝呢?
且看《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0:54 , Processed in 0.08766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