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回复: 0

大话三国194:刘备有多垂涎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的朋友不投奔刘备呢?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刘备一顾茅庐来请诸葛亮,其实就已经对诸葛亮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了。
诸葛亮住的地方很优雅,文化水平也很高,不过这个人太狂了。
不只是他狂,负责给他看门的童子也狂得很。
刘备上来就报了名,我是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
小朋友,我的身份很尊贵。
可是童子完全不在乎,你这么多字我记不住,别给我整这些虚的。
刘备说了等于没说,只好让童子直接报他的姓名刘备两个字儿。
可刘备把名字压缩了也没用啊,因为诸葛亮不在家。
去哪儿了呢?不知道。
什么时候回来呢?
还是不知道,从一天到十天都有可能。
一问三不知,神仙怪不得。
张飞就建议刘备回去,可刘备还想再等等。
最后还是关羽的话好使,咱们等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不如让人打听确定他在家了咱们再来。
刘备对童子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告诉诸葛先生我来过喲。
回去的路上,刘备又遇到了一个人,容貌轩昂,风姿俊爽,竹竿拐杖。
他就以为是诸葛亮了。
可人家不是啊,这位也是给诸葛亮做广告的托儿,他叫崔州平,前文水镜先生介绍过。
要了解一个人,就得从他的朋友开始。
刘备拉着崔州平,找了一块儿石头坐下,向他求安邦定国之策。
您别说,崔州平还真有自己的一番理论。
从刘邦建汉到王莽篡位是两百年。
从光武中兴再到董卓霍乱又是两百年。
历史以两百年为一个结点,由乱到治由治到乱。
现在刚好就是乱世,想要快速的平定那是不可能的。
即便你把诸葛亮请出山也不可能逆天改命。
一切皆有定数,人是不可强求的。
这段话和水镜先生说的是一个意思,诸葛亮但得其主,未得其时。
这就好比呀,你对一个来自农村的少年说:你这辈子都别想在北京买房了,认命吧,回老家生孩子去吧。
您说少年能同意吗?他肯定不甘心啊,他还要拼搏一把呢。
所以就更别说刘备了,躺平是不可能躺平的,我祖上就是北京人,我一定要回北京住。
不努力怎么知道我不行呢!
刘备的心理可以说是完全被诸葛亮的营销手段给拿捏了。
有句话说的好啊,话不投机半句多。
崔州平直接结束争论了,我就是个农民,什么都不懂,刚才说的你也别往心里去。
其实刘备也不喜欢这个人,你这不是打击我吗?
但客气还是要客气的,问他知不知道诸葛亮的去向。
又问他要不要和自己一块儿回去。
人家肯定不能去啊,崔州平只是诸葛亮请来的托儿。
这里我们要说一下,就诸葛亮这个性格,老是看不起他这几个朋友,人家肯定是不想和他一块儿共事的。
包括后文徐庶为什么不回刘备阵营啊,绝对不是丢人那么简单,他也不愿意和诸葛亮一起共事。
再到后来,诸葛亮获得蜀汉的全部权力,他也没挖掘出多少人才啊。
我们可以说诸葛亮太强了,但也变相说明诸葛亮这个人的性格还是有缺陷的。
所以诸葛亮这种人啊,可以做朋友但不能做同事。
当然这是后话了,咱们就算先挖个坑吧。
兄弟三人扑了个空回到新野,刘备就开始派人打听了。
没过多久他们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就又准备去了。
张飞赶紧反对,为了一个农民至于吗?派个人招来就得了。
这怎么行呢!
为此,刘备还引用起典故来了。
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
对于人才,请来不是目的,让他为自己工作才是目的。
对于爱情,占有肉体不是目的,获得真心才是目的。
说来说去求财和求爱都是一回事儿。
刘备这二顾茅庐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太艰难了。
怎么个艰难呢?
天气严寒同云密布。
走了几里,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云中。
所以就别提那天有多冷了。
然后张飞又跳出来说让刘备回去。
回去是不可能回去的,天越冷越好,雪越大越好。
这样才能表现出刘备的殷勤嘛。
刘备顶风冒雪路过一处路边的小酒店,又碰到两个人在唱歌儿了,小宝捡几句来说说。
一个人唱: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二人功绩上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
另一个唱: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倍皆阴阳。独占其人近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这两首歌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
就是对当下的不满,有一种不得志的感觉。
刘备立刻就作出了判断,这二人之中一定有诸葛亮。
然后他又失望了,他们都是诸葛亮的朋友。
白面长胡子的叫石广元,清奇古貌的叫孟公威。
水镜先生之前也介绍过他俩,到此诸葛亮的四位密友都亮相啦!
刘备请他俩一块儿去找诸葛亮,四个人刚好凑一桌麻将,咱们好好聊聊。
关羽张飞就表示了:我们不会打麻将呀。
刘备盛情邀请,但是这哥俩直接拒绝了。
他们说自己是山野慵懒之徒,您看他俩也是一幅郁郁不得志样子。
但他们为什么不跟着刘备呢?
因为文人都很清高,刘备没说请他们,他们也不好意思舔着脸硬上,这就叫骨气。
别人只是来做托儿的,你刘备也不要想太多了。
所以刘备请诸葛亮这一段儿,总给小宝一种得到了玫瑰却失掉了整个花园的感觉。
闲话少说,刘备来到卧龙岗,听说这次诸葛亮在家了,而且还正在堂上读书呢。
刘备跟着童子进入,门上写着一个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房间中有个少年正在唱歌。
这首歌儿的大意也很明确,不是对的人我不跟,我正在等着他来呢。
这其实也算是诸葛亮的求职信了。
刘备立刻去拍这个少年的马屁,得瞻道貌实为万幸。
意思是见到您本尊一面,我死都值了。
然后刘备又扑空了,这一位不是诸葛亮,而是他的弟弟诸葛均。
你可能就说了,童子这不是说谎吗?
这里就有两个可能了。
第一是诸葛亮确实不在,而且刘备也没说要见哪个主人呀!诸葛均也是家里的主人。
第二是诸葛亮确实在,但是他安排弟弟招待,而且还让弟弟特别唱这首歌给刘备听。
不知道您更倾向于哪一种呢?
那么诸葛亮去哪儿呢?
崔州平约他去旅游了。
去哪儿旅游了呢?哪儿都有可能。
那什么时候回来呢?什么时候都有可能。
然后刘备又问诸葛亮最近在读什么书呢?
诸葛均还是一问三不知。
所以一顾茅庐时童子那样说话就不奇怪了,跟着小主人诸葛均学的呗!
就在这个时候张飞又跳出来了,他催促刘备赶紧走,风雪那么大咱们回去吧。
张飞催促的急,诸葛均也不再留,刘备也只好走了。
当然也不能白走,刘备借纸笔写了一封信,给您翻译一下:我来了两次你都没接,我真的很伤心。
我是皇家后裔,如今国家混乱,我更伤心。
我有梦想可我没有能力。
希望先生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末尾还留言说道:我还会再来的,你一定要等我哦。
这也算是一封,刘备发给诸葛亮的正式聘书了。
他借用了水镜先生的话,认为诸葛亮是姜太公,是张子房。
刘备刚要走,从外面又来个老头,穿着一身貂,骑着一头驴,带的一壶老酒,口里吟着诗踏雪而来。
身后还跟着一个青衣童儿。
刘备一听这诗,他又觉得这是诸葛亮了。
但他又一次失望了,这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
老头唱的是《梁父吟》,他是来找女婿的,他也不知道诸葛亮去哪儿 了。
刘备只好失望的回去了,这一段就是玄德风雪访孔明。
通过老刘三次错认诸葛亮,表现出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感觉刘备都得出病来了,得了孔明单思病,现在他看谁都像诸葛亮。
回到新野后,时光荏苒,很快就立春了。
刘备找人占卜,特地选了个黄道吉日, 斋戒三天,再去卧龙岗请诸葛亮。
关羽和张飞就很不开心了,相亲都没那么隆重,拜神也没见你这么上心,你到底图的什么呀!
正事,高贤未服英雄志,屈节偏生杰士疑。
刘备能不能请到诸葛亮呢?他要怎么请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2:31 , Processed in 0.0875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