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大话三国224:曹操《短歌行》的创作背景?为什么这首诗注定了赤壁之败?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回,是谁拉住了庞统呢?
来人正是徐庶。
庞统反问徐庶:你真要说破我的计策,江南八十一州的百姓可都是你害死的。你要做历史罪人吗?
徐庶回复:那江北八十三万人马,性命如何?
庞统都傻了:元直难道你真要破我的计策吗?
徐庶摇头:刘备的恩我还没有报,我说终身不设一谋,一定会说话算话。
那么徐庶来的目的是什么呢?
兵败之后,玉石俱焚,让庞统给自己出一个脱身之术。
那么问题来了,徐庶都能看出这个连环计,他不知道怎么逃跑吗?
他知道,那他为什么来说呢?
首先,您要明白,局势尚不明朗,曹操也不一定赢,徐庶还是希望刘备能够一统天下。他现在出来就是送人情,万一孙刘成功,他也有后路。
其次,他要为母亲报仇,他这辈子都不可能上曹操舒心的。
第三,践行自己的诺言,徐庶说终身不设一谋,他如果给自己出主意逃跑,那不就等于违背自己的誓言了吗?
所以这个计策只能由别人出。
庞统在徐庶耳边说了数句,他就走了。
当天晚上曹操就得到消息,军中传言韩遂马腾谋反,杀奔许昌。
曹操立刻召集紧急军事会议,讨论对策。
徐庶站了出来,请三千人马,连夜赶奔前线。
曹操大喜:我终于得到徐庶的心啦,他终于愿意为我出力了。
当即调【diao4】拨三千人马,命藏霸为先锋,由徐庶统领北上。
这就是庞统救徐庶之计。
后人有诗曰:曹操征南日日忧,马腾韩遂起戈矛。凤雏一语教徐庶,正似游鱼脱钓钩。
徐庶走后,曹操放心不少,但是他也着急,南方的战事绝对不能久拖了。
于是他立刻巡视水陆两寨,看着自己的人马,再看看这锦绣河山。
下令当晚,于中央大船,召开宴会。
一来给大家放松放松,二来鼓舞士气,三来直抒胸臆。
可是谁能想到,这场酒席却注定了曹操的失败。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当晚,上百人锦衣绣袄,荷戈执戟,负责宴会的警卫工作。
文武官员依次而坐。
曹操东视柴桑,西观夏口,南望樊山,北觑乌林,四顾空阔,心中欢喜。
对着众将发表了:关于南征的主题讲话。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南征?
为国家除害,实现自己的宏远。
第二、我们为什么必然胜利?
首先我们坐拥百万雄师,其次诸公用命。
第三、一统天下有什么好处?
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
老曹讲话,逻辑清楚,毫无废话。
文武官员全体起立,向丞相致意:愿得早奏凯歌!我等终身皆赖丞相福荫。
宴会正式开始。
不知不觉,老曹就喝多了,喝多了他就开始作妖了。
首先遥指南岸骂周瑜鲁肃:不识天时!现有投降之人,为彼心腹之患,此天祝我也!
荀攸脸的绿了,赶紧拦住曹操,别说了,这泄露军事秘密了。
老曹根本不在乎。
在座的都是我的心腹之人。
然后又手指夏口骂刘备和诸葛亮:汝不料蝼蚁之力,欲撼泰山,何其愚耶!
总之自己的对手都是笨蛋,自己最聪明。
最后又手指诸将,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五十四了,我为什么要打江南呢?因为我知道二乔有国色,如果得了江南,我就娶了二乔,放在铜雀台上,以娱暮年,吾愿足矣!
说罢,大笑不止。
曹操先是泄露军事秘密,然后轻敌,最后公开说自己要抢人家的老婆。
您说这种事能当众说吗?
那么为什么曹操要这么说吗?
因为他怕重蹈邺城的覆辙,曹丕抢了甄嬛,这回他先打好招呼,省的再被别人截胡。
唐人杜牧有诗曰: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曹操笑的正开心,突然听见乌鸦叫着向南飞去。
这就是经典镜头,乌雀南飞。
乌雀在古人眼中的寓意是远人将归,在此情此景,无论怎么看都不是什么吉兆。
曹操问众人,这有什么寓意?
如果有人如实回答,那就是傻子。
老板能不知道乌雀的寓意,他这分明不是想听实话,他是想听好话。
于是大家本着唯物主义的精神,回复曹操:天亮了,离树而鸣,这是自然现象,没有寓意。
曹操对这个答案很满意,又大笑不止。
此时的老曹已经彻底的醉了,他要彻底的放飞自我了。
取槊立于船头,把酒倒在江中祭奠,然后满饮三杯。
横槊谓诸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
曹操志得意满,请不自已,作歌一首,这就是著名的《短歌行》。
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看看您还记得几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您仔细读这首歌,就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一点都不振奋,而是充满了忧伤。
不信您看用词,去日苦多,忧思难忘,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无枝可依。
这首歌从头到尾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氛,直到最后两句才突然励志起来。
所以很不符合,曹操当下志得意满的情绪。
这应该不是曹操在赤壁之前所写,更像是赤壁失败之后,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时候的忧伤。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这首千古名篇的创作背景,可以去查查资料。
我们还是回归故事。
大家听了老板的歌,一个个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全都欢声笑语。
可是有一个人偏偏站出来扫兴,公开说曹操的诗有问题,这个人是谁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0:16 , Processed in 0.0846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