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回复: 0

大话三国331:刘备死后,蜀国最大的难题?诸葛亮如何与东吴议和?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刘禅【shan4】即皇帝位,改元建兴。
这个年号的变化就能感觉到蜀国战略的变化。
刘备叫章武是要打天下,而建兴就是重建复兴之意,可见此时蜀国的衰落。
随后刘禅【shan4】加奖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葬刘备在惠陵,谥号昭烈皇帝,追封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追谥为皇后。
刘备现任的老婆吴氏为皇太后。
而嫁给刘备的孙尚香,在正史中没有记载,回到东吴之后就下落不明了。
她为刘备殉情而死的事,没有证据。
小宝想是更多的文人墨客觉得她该死吧。
总之,她是一个可怜的女人,是一个政治工具,生前是牺牲品,死后也一无所有。
最后升赏群臣,大赦天下。
这个天下就是四川一带,别的地方也不听他的。
刘备死后,曹丕大喜,打吴国打不过,我可以去打蜀国呀。
贾诩又站出来劝阻:诸葛亮这个人太强,不可征伐。
但是司马懿却站出来支持曹丕。
他认为现在正是讨伐蜀国的好时机。
可起五路大兵,四面夹攻,让诸葛亮首尾不能相救。
那么是哪五路呢?
第一路,买通辽东鲜卑国国王轲比能,带领辽西羌兵十万攻取西平关;第二路,赏赐南蛮王孟获,起兵十万攻打益州;第三路,遣使去见孙权,许以割地,让他起兵十万攻打涪城;第四路,派遣降将孟达,从上庸起兵十万攻打汉中。
第五路,命大将【jiang4】军曹真提兵十万,出阳平关攻打西川。
曹丕大喜,立刻执行。
咱们再说刘禅继位后,面对一个烂摊子。
夷陵之败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开始显现出来了。
战死了一大批蜀国的政治人才,导致蜀国人才断层,现在尤其特别的缺少政工干部。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到蜀国的灭亡。
为什么说诸葛亮累呢?不是他不想轻松,是实在无人可用。
所以诸葛亮必须事事躬亲。
不仅要管国事,还得管刘禅【shan4】的婚事。
咱们的皇帝不能是个光棍啊,于是诸葛亮建议刘禅娶了张飞的女儿为正宫皇后。
刘备和张飞桃园三结义,儿子娶了兄弟的女儿,这段婚姻想想还是很浪漫的。
那么至于张飞的女儿长什么样,这就没有交代了。
毕竟在《三国演义》中张飞五大三粗,他女儿是美女的可能性极低,后文刘禅【shan4】好色,和他的正宫皇后太野有关也说不定。
这里纯属脑洞,您权且一听。
刘禅【shan4】刚娶了媳妇,曹丕五路大军就来送礼。
刘禅【shan4】不想让他们来,可他们非得来。
更倒霉的是诸葛亮连续几日都没出丞相府。
刘禅【shan4】大惊,赶紧派人宣诸葛亮入朝,但是使臣回报:丞相染病不出。
刘禅【shan4】很慌,次日又命黄门侍郎董允、谏议大夫杜琼去探望诸葛亮。
但是这二人都吃了闭门羹。
丞相府门吏告诉杜琼:丞相有令,等明天病好了就出堂议事。
可是第二天诸葛亮却放了百官的鸽子。
百官只好到丞相府前等着,到了晚上诸葛亮还是不出门。
百官也跟着心慌了。
杜琼赶紧报告给刘禅【shan4】:您得亲自去看看。
刘禅【shan4】不敢做主,就带着众官去启奏皇太后。
皇太后也跟着慌了:诸葛亮这么做可不地道,辜负先主,我要去找他算账。
然后就被董允拦住,还是该先让刘禅【shan4】去。
如果诸葛亮稍有怠慢,娘娘在太庙之中,当着刘备的牌位再责问不迟。
次日,刘禅【shan4】来到相府,门吏不敢阻拦,他孤身一人走入内宅,只见诸葛亮独倚竹杖,在池塘边看鱼呢。
刘禅【shan4】见诸葛亮站立很久,诸葛亮没有反应。
他便温柔的问道:丞相快乐吗?
您可以想象刘禅【shan4】对诸葛亮尊敬的样子,毕竟这可是刘备给他找的干爸爸。
诸葛亮回头一看,慌忙跪倒磕头:臣该万死。
刘禅【shan4】赶紧扶起:现在情况如此危急,您怎么可以罢工呢?
诸葛亮大笑,扶着刘禅【shan4】进入内室,告诉刘禅【shan4】:我不是观鱼,我是在思考。
思考什么呢?
五路大兵,诸葛亮已经退了四路,唯独孙权这一路比较难办。
虽有退兵之计,但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刘禅【shan4】心安之后,立刻派马屁:丞相果然有神鬼不测之机,你给我讲讲是怎么退的兵啊?
诸葛亮首先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出相府,就是保守军事秘密。
成都这些人,没有一个带兵,不懂兵法,告诉他们只会误事。
马超是羌人眼中的神威天将军,诸葛亮已调马超去守西平关了,对付轲比能;孟获这一路,已派魏延带一军左出右入,右出左入,使用疑兵之计,使南蛮不敢进兵。
孟达和李严是生死之交,诸葛亮让李严写一封信送给孟达,孟达必然托病不出。
曹真这一路由赵云负责守关,坚守不出,他们也不敢贸然进攻。
为了保险,又调关兴张苞为机动部队,引兵三万,屯在紧要之处。
至于孙权这一路,这个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如果这四路兵胜,他就来攻,这四路兵败,他肯定不会动。
之前曹丕三路伐吴,就得罪了孙权,孙权也不会听话,但是需要一个舌辩之士,赶奔东吴,以利害说【shui4】之,但是还没有人选,所以正在烦恼。
问题来了,您说诸葛亮是真的烦恼没有人吗?
显然不是,他真正烦恼的是刘禅【shan4】的态度。
出使吴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放弃报仇。
刘备和孙权是死仇,刘禅【shan4】和孙权算起来有杀父之仇,如果现在和东吴议和,刘禅【shan4】能答应吗?刘禅【shan4】能转过这个弯来吗?
诸葛亮如果直接在朝堂提,必然会有人反对,自己还会背【bei1】上投降叛国的骂名。
所以,他才要罢工,也是变相的威胁,你们束手无策,就得按照我的来。
刘禅【shan4】虽然能力不强,但是他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能看清形式。
他完全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而且告诉诸葛亮:我听了相父之言,如梦初醒,复何悠哉!
言外之意就是,这事您看着办就行。
君臣二人又喝了几杯酒之后,诸葛亮送刘禅出府。
百官就看着刘禅【shan4】的脸笑眯的,疑惑不定,他俩在里边到底聊了什么呢?
但是众官之中有一人仰天而笑,脸上还带着喜色。
此人就是户部尚书邓芝。
诸葛亮看在眼里,密令家丁把邓芝留住。
邓芝成功成为出使吴国的候选人。
但是诸葛亮得考考他,是不是和自己一条心。
就问邓芝:今魏蜀吴三分天下,要一统天下,应该先打谁啊?
邓芝答道:魏国强大,当徐徐缓图,现在咱们打谁都不合适,应该和东吴联合,结为唇齿,这才是长久之计。
回答满分,诸葛亮听后大笑: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今日方得也!
虽然没有点名,但是傻子都知道说的是邓芝。
邓芝没敢答应,试探的问道:什么事啊,你找这个人干啥呢?
诸葛亮摊牌了:这个人去东吴,既然你已经明白我的意图,就非你不可。
邓芝推辞:才疏学浅,我不行。
但是诸葛亮已经下定了决心: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得行。
次日,诸葛亮向刘禅【shan4】启奏,任命邓芝为全权大使,前往东吴议和。
正是:吴人方见干戈息,蜀使还将玉帛通。
邓芝出使吴国表现如何?孙权又是什么态度呢?咱们下回再说。
请看《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0:15 , Processed in 0.1739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