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回复: 0

大话三国341:七擒孟获,火烧藤甲兵,只有科学能战胜魔法?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诸葛亮第六次放了孟获,孟获抱头鼠窜而去。
看看手下还有千余人,还大半带伤。
一筹莫展之际,带来洞主又推荐了一个人。
此去东南七百里,有个乌戈国,国王兀突骨,身长丈二,不吃五谷,专爱吃蛇,身上有鳞甲,刀枪不入。
手下的士兵都身穿藤甲,这个藤甲可不同凡响,藤生于山涧之中,他们采下之后浸于油中,半年之后拿出来晒,晒完之后再浸到油中,来回十几次,才打造成铠甲;穿在身上,叫渡江不沉,遇水不湿,刀剑不侵,号为藤甲军。
孟获大喜,就来投奔兀突骨。
孟获就是扫帚星本星,找谁谁倒霉。
可是兀突骨并不知道孟获的真实身份,他决定为老乡出头,为老乡报仇。
兀突骨派手下大将,土安和奚泥,起三万藤甲兵,屯兵桃花水。
桃花水两岸有桃树,树叶落在水中,别国人喝了中毒而死,唯独乌戈国人喝了之后,倍添精神。
诸葛亮追击孟获,也来到桃花渡口,隔岸望见蛮兵,孟获找的帮手是越来越丑了,又得知水不可饮用,诸葛亮退兵五里,单留魏延在前线驻扎。
次日,兀突骨就派藤甲军渡河,来和蜀兵交战。
藤甲兵是弓箭不入,刀砍不伤,魏延败走。
但是藤甲兵见好就收,没有追赶,于是魏延又杀回。
只见蛮兵把藤甲当船,全都飘了回去。
魏延赶紧回去报告诸葛亮,对方的装备太神奇了!
吕凯介绍了敌方情况,对方属于开挂的,建议诸葛亮赶紧班师。
诸葛亮还是一如既往的自信:来都来了,我不能白来呀。
一面下令赵云援助魏延。
一面带人查看地形。
发现了一定名叫,盘蛇谷,形如长蛇,中间只有一条大路,两边都是光峭石壁,没有树木。
诸葛亮大喜:此天赐吾成功于此也!
诸葛亮兵分三路。
第一路:让马岱在半个月之内,将剩下的十辆车打开,将藏在其中的地雷埋在盘蛇谷,并且封堵山谷两头的出路。
第二路:在树木茂盛之处,虚张声势,故作疑兵。
第三路:让魏延去和藤甲兵交战,只许败不许胜,半个月之内要连输十五阵,弃七个营寨,若输十四阵军法处置。
孟获和诸葛亮交手多次,有经验了,反复叮嘱兀突骨小心埋伏,看到山谷,树木多处,一定不可以冒进。
孟获一根筋,只知道诸葛亮会在深林之中埋伏,他是万万没想到,没有树林,诸葛亮也能埋伏。
魏延节节败退,兀突骨一路追击。
见到树木茂盛之处,便不敢进攻,远远观看,树木丛中果然是旌旗招飐。
孟获自以为得意,诸葛亮已经被我完全给看破,越发的大意。
到第十六天,魏延诈败,把兀突骨引进了蛇盘谷,兀突骨见此地没有草木,放心大胆的往前走进了死亡的包围圈。
等他想回头的时候,谷前谷后都已被大火截断,只有山谷中的十辆黑油柜车陪伴。
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点着埋藏地底的火药,霎时间满谷中火光乱舞,藤甲遇火就着。
将兀突骨和三万藤甲军,大半被铁炮打得头脸粉碎,烧的互相拥抱,皆死于盘蛇谷中,臭不可闻,场面非常的残忍。
在山顶观看的诸葛亮垂泪而叹曰:“我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与此同时,诸葛亮派遣降【xiang2】兵给孟获报喜,谎称诸葛亮围在盘蛇谷中。
孟获带兵接应,只见蛇盘谷中火光冲天,知道大事不妙。
正要退兵,被蜀兵里应外合,团团包围。
孟获孤身一人杀出重围,刚好就遇上了坐着小车的诸葛亮。
缘分就是那么妙不可言,孟获第七次成为了光荣的俘虏。
回到寨中,诸葛亮先总结了这一次战胜藤甲兵的经验教训,藤甲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所以必须要用火攻,但是使乌戈国之人,不能留种是我的大罪。
火烧藤甲兵就是为后文诸葛亮七星灯续命埋的铺垫。
众将齐声说道:“丞相天机,神鬼莫测!“诸葛亮通过七擒孟获树立了在军中的威望。
下一步就是收付孟获,这次诸葛亮个一反常态,没有提审孟获。
而是把他和自己的家人部属关在一起。
正在吃席的时候,一人进门对孟获说道:丞相脸红,不好意思见你,让我放你回去,你再招人马来决胜负。
您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孟获都不好意思了。
当时就哭了:“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我虽化外之人,也知道要脸,我怎么能那么无耻呢?”
于是带着家人,负荆请罪,孟获当面保证永不再反。
诸葛亮让孟获永为洞主,所夺之地,尽皆退还。
七擒孟获的故事到此就讲完了。
我们大家总结一下:一擒孟获:把孟获引入包围圈;二擒孟获:孟获被自己手下人给绑了。
三擒孟获:孟优诈降,将计就计。
四擒孟获:诱敌深入,背后偷袭;五擒孟获:破毒泉,杨锋活捉;六擒孟获:舞狮取胜;七擒孟获:火烧藤甲兵。
很过朋友反馈说这段故事很无聊,就是诸葛亮开挂。
那么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写这一段故事呢?
诸葛亮那么无敌为什么北伐中原却失败呢?
就是为了反应《三国演义》的主题:天命。
纵使诸葛亮无敌天下,也无法对抗天命。
对于如何管理南蛮这片地方,长史费祎建议应该设置官吏,和孟获一同把守。
诸葛亮摇头,理由很简单。
一定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我们的主要矛盾是北伐一统天下,南方安定就可以了。
而且留守南蛮代价胎发。
第一,设置官吏就得留兵,留兵就得运粮,增加了经济负担;第二,我们和南蛮有血仇,他们的父母兄弟战死,就一定有人想报仇,肯定是不得安生。
第三,双方不能互信,就永远不会太平。
总之,只要南蛮不反,不影响统一大业就可以了。
孟获也非常领情送各种珍奇宝物,药材战马,发誓保证永不再反,相当于战争赔款了。
当地人为诸葛亮立生祠,四时祭祀,皆称诸葛亮为慈父。
话说诸葛亮班师回朝,来到泸水,忽然阴云四合,水面上一阵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寸步难行。
正是:塞外蛮人方帖服,水边鬼卒又猖狂。
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咱们下回再说!
请看《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2:30 , Processed in 0.0826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