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回复: 0

大话三国348:诸葛亮为什么派马谡守街亭,马谡为什么会丢街亭?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曹睿派出来了两路兵马。
司马懿、张郃一路,二十万人马,进攻诸葛亮。
辛毗、孙礼一路,领五万人马,增援曹真。
到达前线之后,司马懿就找张郃开会,给他分析战况。
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抨击诸葛亮:太过谨慎,畏首畏尾,如果是他就会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
很多朋友就以此为证据,认为诸葛亮不出子午谷是错误的。
其实相反,这恰恰证明了诸葛亮的高明。
首先,诸葛亮是敌人,司马懿肯定要攻击对手,来体现自己的高明。
其次,兵出子午谷最大的风险,就是被敌人发现,并提前准备。司马懿能够猜出有这一招,自然就有应对策略。
第三,司马懿是站在魏国的角度思考问题,魏国综合国力强大,有足够的财富支撑。而蜀国弱小,实在是经不起任何失败。
第四,如果司马懿和诸葛亮位置互换,他一定也会用和诸葛亮一样的方案。
正是因为他换位思考,所以他才能判断出,诸葛亮必然出斜谷,兵分两路,一路取郿城,一路取箕谷。
司马懿让曹真守郿城,孙礼、辛毗截住箕谷道口。
自己则进军街亭,断诸葛亮的粮道。
到时候,就是要收付张郃,让他不要出幺蛾子,严格执行自己的命令。
张郃听后,当场就成了司马懿的粉丝:“都督神算也!”
张郃按照司马懿的吩咐,派侦察兵仔细巡逻,确保没有埋伏,稳扎稳打,杀往街亭。
有人喜就有人忧,诸葛亮可就噩耗连连。
知道孟达战死,司马懿兵出长安。
诸葛亮猜到了司马懿猜到自己要兵出斜谷,他一定会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那么谁去守街亭就是一个问题?
马谡主动请战。他对自己非常自信,别说是司马懿,就算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
并且立下军令状,若有差失,乞斩全家。
诸葛亮便让马谡带两万五千精兵去守街亭。
这个时候您肯定就问了,为什么诸葛亮一定要让马谡去守街亭?
首先,街亭虽小,但却十分重要,关系着诸葛亮北伐的大局。这样一个差事,必须要找一个十分可靠,能力超群的人。显然马谡的智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在诸葛亮面前,马谡的表现一直都是满分。
其次,诸葛亮身边的人才太少了,十分缺乏军事干部。他急需要让马谡成长起来能够独挡一面,这个时候不让他去一线锻炼,什么时候去?
为了保险,诸葛亮派遣谨慎的王平给马谡当助手。
对王平千叮咛万嘱咐,要在咽喉要道扎营,安营之后,立刻把防守图送给自己。
还是不放心,右派高翔带1万人去柳城驻扎。
还是不放心,又让魏延到街亭之后驻扎。
魏延还不想去,你这不是把我调到后方吗?
诸葛亮就给他戴高帽:你的位置非常重要,是一等一的大任。
诸葛亮一哄,魏延就蹦蹦跳跳的去了。
安排好街亭的防守任务之后,诸葛亮兵分两路。
让人唤赵云、邓芝出箕谷,迷惑魏军。
自己则带领主力部队,令姜维作先锋,出斜谷攻打郿城。
您看出来了吗?诸葛亮和司马懿都猜出来了对方的行动方案。
双方就是打着明牌,那么什么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呢?——细节。
高手过招,比的就是谁比谁少犯错。
话说马谡和王平到街亭。
马谡一看地形,又开始质疑诸葛亮:如此偏僻之处,敌军怎么敢来?丞相多心了。
然后他又和王平吵起来了。
王平认为应该在五路总口下寨,让魏兵无法通过。
马谡就认为应该到旁边的山上驻军。
王平一听脑袋都炸了,旁边的山是绝路,如果对方包围,我们如何突围?如果对方截断水源,咱们不战自乱。
可是马谡完全不这么认为,我熟读兵书,居高临下,向下冲锋势如破竹。截断水源,蜀兵必然死战,以一当百。
总之,王平说的所有缺点,在马谡这里都变成了优点。
而且全都有兵书为证。
王平说不过他,马谡就搬出了诸葛亮,我都是跟着丞相学的,丞相来也得按照我说的办。
马谡一句话直接把王平给噎死,丞相都向我请教问题,我比丞相要高多了。
王平看着马谡的要死样子,就提出自己到山下驻扎,和山上形成犄角之势。
马谡还不同意。
就在此时,司马懿的先锋部队已到。
时间紧急,马谡只好让步,给王平五千兵马,让他自由指挥。
然后告诉王平,如果自己赢了,功劳没有他的一分。
王平心说,你到时候别连累我就不错了。
王平到山下驻扎,立刻画了图纸给诸葛亮送去。
再说,司马懿派遣儿子司马昭前来探路。
司马昭给司马懿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
坏消息是诸葛亮派兵在街亭把守,司马懿一声长叹: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好消息就是,对方屯兵在山上。
司马懿大喜,立刻换衣服带人去查看地形,果然如儿子所说。
就派人打听守街亭的那个傻子是谁?
知道是马良的弟弟马谡,司马懿直接给马谡打了零分。
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司马懿很开心,与此同时,马谡也很开心。
因为他在山上看到司马懿来巡山了,下令明天只要红旗招动,蜀兵居高临下冲锋,司马懿就是个死人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马谡就被疯狂打脸了。
司马懿先让张郃带兵1万,挡住王平。
然后派兵围山,断了蜀兵的水源。
马谡举起红旗,让蜀兵冲锋。
可是蜀军看到漫山遍野的魏兵,全都怂了,没有一个敢动。
马谡连杀二将,众军害怕,才杀下山来。
结果确是,魏兵端然不动。
我兵书上写的完全不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为什么呢?
马谡心中10万个为什么?
可是他又从书中找不到答案,只好下令防守,等待外援。
可哪有什么援兵?王平怎么会是张郃的对手,早就被击退了。
山上无水,一天不到,蜀兵就乱套了。
半夜,就有蜀兵偷开寨门,下山偷降【xiang2】。
司马懿又派兵沿山放火,蜀兵军心大乱。
马谡眼看大势已去,只能从山西突围。
司马懿特地放他过去,让张郃在后追击。
他现在就是把马谡当成钓饵了,等着鱼饵上钩。
第一个上钩就是魏延,他带兵前来营救马谡。
张郃遇到魏延立刻撤退,魏延就追,本来已经复夺街亭。
但是魏延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求胜心切,偏偏又追了五十里,追进了司马懿设计好的包围圈,被魏兵团团包围。
幸亏,王平杀到才救了魏延。
两人想再回街亭,已经被魏兵占领,只好投奔列柳城。
迎面遇上倾巢出动,前来支援的高翔。
三人商量,连夜偷袭,兵分三路,再夺街亭。
可是司马懿早就预判了他们的预判。
魏延和高翔又被魏兵包围。
幸亏王平谨慎,发现街亭周边,魏军没有设警戒哨。
改变偷袭计划,等魏兵暴露之后,突然杀出才救了魏延和高翔。
三人只好投奔列柳城。
刚到城下就撞上了郭淮。
原来郭淮与曹真,怕司马懿得了全功,分兵来偷袭列柳城。
蜀兵现在是惊弓之鸟,毫无战心,一场大败。
三人只好投奔阳平关。
郭淮大胜,自以为得了列柳城也是大功一件。
可是到了城下,却发现被司马懿抢了先,自己打了半天,是为别人作嫁衣。
司马懿大笑相迎:郭伯济来何迟也?
郭淮大惊:“仲达神机,吾不及也!”
自己和诸葛亮打了半天,一直输,司马懿一到胜利连连,自己不服不行呀。
司马懿取得了第一阶段战役的胜利,立刻开始第二阶段的计划。
他预判诸葛亮必然撤退,让郭淮赶紧回去,协同曹真追击。
然后又和张郃分析占据。
首先,我不是要抢郭淮的功劳,这一切都是侥幸。
其次,魏延等人肯定去了阳平关,我要是攻打阳平关,诸葛亮必然偷袭我们。
兵法云: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他派张郃从小路抄箕谷。自己带兵出斜谷,和诸葛亮交锋。
出斜谷就要先夺西城,西城虽小,却是蜀兵屯兵之所,西城一失,蜀军就只有退兵一条路了。
诸葛亮该如何应对呢?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2:33 , Processed in 0.08445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