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回复: 0

大话三国352:为什么诸葛亮一定要北伐?《后出师表》给了答案?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回,曹休兵败石亭,全军覆没,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回到洛阳,不久就病死了。
不战而退的司马懿,也背上了怯敌的骂名。
虽然司马懿解释是为了防范诸葛亮,也没人相信。
但是很快事实就会证明司马懿是真的太懂诸葛亮了。
再说诸葛亮收到东吴的书信,此时蜀军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诸葛亮设宴大会诸将,计划出兵。
忽然一阵大风,吹折了庭前松树。
诸葛亮当即算了一卦,完蛋,又要损失一员大将。
谁呢?赵统、赵广前来报丧,父亲赵云昨夜三更病故。
孔明跌足而哭,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
众将无不挥涕。
到此为止,五虎上将全都殒没。
赵云追随刘备,是为了百姓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是梦想没有实现,刘备死了,自己也年老病故。
回忆自己的一生,得有多少遗憾。
刘禅【shan4】得知赵云去世,放生大哭: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之中矣!
下诏追赠赵云为大将【jiang1】军,谥封顺平侯,葬于成都锦屏山。
建立庙堂,四时享祭。
封长子赵统为虎贲中郎,赵广为牙门将,为父亲守坟。
后人有诗曰: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刘禅【shan4】正在伤心的时候,近臣给他带来了诸葛亮又要北伐的消息。
刘禅召开殿前会议讨论此事,大臣都表示反对。
这个时候,杨仪带来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相比前出师表,小宝个人更喜欢《后出师表》,这篇文章比隆中对更逻辑更系统,全面的阐述了,为什么诸葛亮一定要北伐,为什么说北伐是蜀国唯一的出路。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让刘禅【shan4】不要忘了刘备的理想,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就算不谈理想,刘禅【shan4】也得认清残酷的现实,敌强我弱,不北伐一样也躲不掉灭亡的命运。既然都要灭亡,也绝对不能坐以待毙。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希望刘禅【shan4】完全彻底的信任诸葛亮。
第二部分、诸葛亮说自己的现状,为了实现刘备的遗愿,自己寝食不安,如果不北伐自己活着也没意义。大臣们反对,是不理解自己。总之,北伐我是一定要去的。
第三部分、现在魏国新败,确实是北伐的大好时节。
第四部分、诸葛亮以反问的形势,从六个方面驳斥大臣们偏安的想法。
首先,刘邦创业,也是风险重重,胜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大臣们说从长计议,就你不如刘邦,我不如张良,如果不主动出击,天上凭什么自己掉馅饼。
其次、东汉为什么灭亡?孙权为什么做大?不就是刘繇、王朗等一帮文臣,不思进取,动不动从长计议,今岁不战,明年不征,怯战怕战的结果吗?
第三、再说曹操,不能说他用兵如神,但也水平不错,虽然数次败北,但终究成就一番大业。
想要不冒任何风险就平定天下,这不就是做梦吗?
第四、还是举曹操的例子,老曹那么牛,他也有用人失误,更何况我了。所以我之前错用马谡,也是人之常情。
第五,我们的军队,是刘备创业数数十年之内,召集的四方精锐。现在已经死了不少了,再过几年,老的老死的死,我们还拿什么北伐。
第六,凭借蜀国目前的人力财力,拖延越久北伐就越加困难,要是不先发制人,我们就毫无机会了。
总之一句话,想要胜利只有奋斗,想要躺平死路一条,趁着年轻拼上一把。
第五部分,诸葛亮回忆了刘备创业的一生,当你因为要完犊子的时候,赤壁之战,夺荆州得益州,汉中之战,震惊天下。眼看要一统天下了,形势又急转直下,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未来的事情很难预测,没准我们就逆袭了呢?
诸葛亮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于未来结局,也只有不后悔三个字了。
刘禅【shan4】看后甚喜,即敕令孔明出师。
刘禅【shan4】开心,说明他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也明白自己的处境。
甚至于他后文投降,都可以追溯到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我已经努力过啦,可是努力没有结果,我只能选择躺平。
书归正文,和司马懿预判的一模一样,诸葛亮带领三十万精兵,令魏延总督前部先锋,出陈仓道口。
曹睿得到消息,召集文武商议。
大将军曹真主动请战要一雪前耻。
那么他为什么这么自信呢?
他新得了一个人才,名叫王双,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
曹睿招王双上殿,这位果然长相非凡,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
当即赐锦袍金甲,封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
曹真为大都督,带十五万精兵迎敌。
再说诸葛亮这次北伐,开始就不太顺利。
之前诸葛亮属于出其不意,魏国有了之前的教训,早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在陈仓口筑起了一座新城,由郝昭把守,深沟高垒,遍排鹿角,易守难攻。
探子建议绕道,但是陈仓正北就是街亭,街亭又关乎北伐的大局。
诸葛亮便令魏延攻打。
魏延连日不破,他那么好胜一个人,居然告诉诸葛亮城池难打。
诸葛亮大怒,欲斩魏延。
关键时刻,靳祥站了出来,他和郝昭是发小,愿意去劝说郝昭投降。
诸葛亮派他速行,可是结果非常不好。
入城之后,刚说明身份,就被郝昭给赶了出去。
明确告诉他,两国相争,各为其主,以前是兄弟,现在就是仇敌。还让他回去给诸葛亮带话,自己宁死不降,有本事就让诸葛亮来攻城。
靳祥空手而回。
诸葛亮让他再去。
靳祥硬着头皮再次劝说,一座孤城怎抵十万大军?哪有不顺大汉而事奸魏的道理呢?你不要糊涂,不知天命、不辨清浊!
郝昭拈弓搭箭,瞄准靳祥:你小子不滚,我可就射箭了。
靳祥又碰了一鼻子灰。
诸葛亮大怒,这是给脸不要脸。
询问当地人得知,郝昭不过三千人马。
诸葛亮心里有底了,亲自带兵攻城。
显然诸葛亮低估了郝昭。
先用云梯,后用冲车,再挖地道,三番攻城。
被郝昭用火箭、飞石,挖沟壑拦截,分别破解。
相持二十余日,诸葛亮无计可破。
正在郁闷的时候,王双带着魏国的援兵到了。
魏延请战迎敌,诸葛亮愣是没敢让他去,万一魏延死了,自己手下真就无大将可用了。
只好派裨将谢雄和龚起各带三千人马迎敌。
自己则退兵二十里,防止郝昭出城,和王双里应外合。
战况非常不乐观,谢雄和龚起,都扛不过王双三个回合,先后战死。
诸葛亮只有又派廖化、王平、张嶷三人迎敌。
王双大战张嶷,用了一招败中取胜,流星锤打中张嶷后背。
蜀军又是大败,王双两万人马到陈仓城外下寨。
诸葛亮看着吐血的张嶷不得不直面一个现实,陈仓这条路走不通。
姜维建议诸葛亮,派遣王平、李恢防守街亭小路,让魏延守陈仓口。
蜀军主力走小路,从斜谷出祁山。
再说曹真可以说是双喜临门。
一喜是王双大胜。
二喜是他收到了姜维心腹送来的降【xiang2】书。
信中告诉曹真一个重要情报,诸葛亮西进斜谷,曹真可速进兵,遇到蜀军先诈败,蜀军追赶,姜维趁机在后焚烧蜀军粮草,然后双方前后夹击,可擒诸葛亮。
曹真大喜,就准备依期会合。
护军大将费耀就问他,为什么相信姜维是真心的呢?
曹真很自信,姜维本来就是魏人,在蜀国能有什么前途?
费耀让曹真冷静,自己去接应姜维,如成,功尽归都督;倘有奸计,我来应付。
那么费耀为什么那么忠心呢?
因为曹真重用费耀,让他总管三军,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费耀带五万人马在斜谷道中果然遇上蜀军。
蜀军玩了一招,敌进我退,敌停我进。
费耀不胜其烦,一日一夜不得安歇。
正要做饭,蜀军再次杀来,诸葛亮坐着四轮车,闪亮登场。
点名要见曹真。
可哪有曹真啊,曹真根本就没来。
费耀骂道:“曹都督乃金枝玉叶,安肯与反贼相见耶!”
诸葛亮羽扇一招,蜀军发起冲锋。
费耀下令退兵,走不到三十里,就看见蜀兵背后起火。
费耀确信姜维造反,带兵杀回。
马上靠近起火之处,蜀军四面杀出,费耀方知中计。
逃命途中,正遇姜维。
费耀大骂:反贼无信,不讲武德。
姜维微微一笑:我想抓曹真,怎么上当的是你。
费耀夺路而逃,可是前有大火,后有追兵,最终自刎而死。
诸葛亮二次北伐终于打了一场胜仗,连夜出祁山下寨,重赏姜维。
姜维大呼可惜,没有抓获曹真。
诸葛亮深以为然:“可惜大计小用矣。”
再说曹真得知费耀战死,后悔不及,计划退兵。
前方战败的消息传到洛阳,曹睿急招司马懿商量。
司马懿让曹睿安心,自己早有退兵之策。
正是:已见子丹无胜术,全凭仲达有良谋。
那么司马懿有什么计划呢?咱们下回再说。
请看《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追汉军王双受诛,袭陈仓武侯取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0:16 , Processed in 0.0885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