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回复: 0

大话三国359:司马懿最惨的一战?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回,诸葛亮用木牛流马又一次忽悠了司马懿。
司马懿去前方支援,正遇拦截的张翼和廖化。
司马懿单枪匹马,望树林逃跑。
廖化追赶,眼看就要追上,司马懿绕树而转。
廖化一刀正砍在树上,拔出刀的时候,司马懿已经走出林外。
廖化在树林东边发现了一个金盔,于是向东追赶,不想中了司马懿的诡计,司马懿故意在东边留下头盔,往西跑了,廖化错过了斩杀司马懿的机会,不然他就一举成为《三国演义》第一人了。
廖化追了一程不见踪迹,回去领功。
在论功行赏的时候,诸葛亮以廖化为头功。
魏延就很不开心,凭什么?
他就抢了个头盔。
但是他不开心就不开心呗,还非要口出怨言说出来。
诸葛亮假装没听见。
首先我们要说,王平是值得的,一路表现下来,王平确实很优秀,有勇有谋还忠心。
而魏延也很委屈,诸葛亮对他有偏见,总感觉自己老是被穿小鞋,有力使不出来。
再说司马懿兵败回寨,又抑郁了。
刚好曹睿的诏书到了,说东吴三路入侵,陆逊正在围攻新城,让司马懿坚守勿战,继续坚持防守,不求有胜,但求无过。
话说曹睿兵分三路迎敌,自己御驾亲征和满宠率【shuai4】大军救合淝。
来到前线,满宠建议曹睿:连夜偷袭吴军的水寨。
吴军丝毫没有准备,被魏军烧毁无数战船军需。
诸葛瑾率败兵逃走沔口。
陆逊得到消息,决定撤新城之围,用兵绕到魏军的背后,前后夹击。
万万没想到,送信的士兵被魏兵活捉,计谋泄露,陆逊就有了退兵之意。
可是诸葛瑾派人送信,请求退兵。
陆逊的回复却是:我自有计策。
具体什么计策也不说。
诸葛瑾就纳闷,询问信使:陆逊最近在干什么?
使者回复:每天派人在外面种【zhong4】蔬菜,粮食,自己和诸将在辕门射戏。
诸葛瑾就更好奇了:这是退还是不退啊?
决定亲自去见陆逊。
陆逊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退肯定是要退的,但是做出要进攻的样子,看着往前走,其实是向后退。
陆逊种菜就是为了迷惑敌人。
当然这也多亏是诸葛亮的功劳,魏军被打怕了,分不清楚敌人是要退还是要伏击,曹睿眼看吴军撤退,也没有追击。
战后,曹睿总结:陆逊也是个高手,东南未可平也。
下令诸将,各守险要,自己屯兵合淝,继续观望。
咱们再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在祁山前线僵持,蜀军粮草不济,诸葛亮就让蜀兵和魏国百姓相杂种田,互不侵犯。
但是蜀军是来打仗的,不是来务农的,诸葛亮得想办法引诱司马懿出战才行。
于是让魏延带着司马懿丢失的头盔到阵前骂战,痛骂司马懿是缩头乌龟,胆小鬼。
魏将受不了,纷纷请战!
司马懿却不在乎:骂就骂,对我有什么损失?圣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严命不许出战。
诸葛亮就得想其他计策勾引司马懿。
一日,话说夏侯渊的两个儿子,夏侯惠和夏侯和就告诉司马懿:蜀兵四处屯田,大有不走之势,咱们不能等他们站稳脚跟,应该主动出击。
司马懿怕中诸葛亮的计策,但是他俩说的也对,不能由着蜀军发展。
于是让二人带五千人马分头出战,破坏蜀军屯田。
这二位正好遇上蜀军的小规模运粮团,抢了木牛流马和一百多名俘虏。
审问得知:诸葛亮确实派兵四处屯田。
司马懿当场把蜀兵放回:反正留着他们浪费粮食。不如让他们回去说咱们魏军宽厚仁慈,瓦解他们的战力。
传令以此为例,凡是抓到蜀军全部放回。
魏军半个月连胜数阵,抓了不少俘虏,缴获了很多木牛流马。
司马懿十分开心。
一日,又抓了十几个俘虏,得知一个重要情报。
诸葛亮不在祁山,而在上方谷,而且所有的粮草也都屯于此地。
司马懿这次忍不住了,他决定采取行动。
令魏兵去打岐山,自己和儿子则偷偷的去上方谷烧蜀军粮草。
司马懿终于中计了,铺垫那么久,都是诸葛亮的诱敌之计。
话说魏兵去打祁山,确定四处分【fen1】散的蜀兵回救之后,司马懿就和两个儿子放心大胆的杀奔上方谷。
魏延在谷口正等着司马懿呢。
魏延舞刀相迎,司马懿挺枪接战。
司马懿居然还和魏延打了三个回合,而且他老头子还赢了。
魏延望着七星旗的方向撤退,司马懿看到魏延身边只有五百多兵就松了警惕。
一步一步诱惑司马懿来到葫芦谷口。
司马懿向来谨慎,就派人谷侦察,回报里面没有伏兵,只有一堆草房。
司马懿开心坏了:这里必是囤粮之所。
带兵杀入谷中,进来一看,草房是有,但是上面全是干柴,魏延也不见踪影。
司马懿大呼不好:如果有人截断谷口怎么办呢?
话刚出口,山上一齐丢下火把,烧断谷口,山上射下火箭,草房内干柴着火。
谷中一片火海,司马懿惊慌无措,下马抱着两个儿子大哭: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矣,咱们家要灭门了。
正哭之时,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骤雨倾盆。
山谷的火尽皆浇灭,提前埋的地雷也不响了。
司马懿趁势杀出虎口,回去才发现,渭南大寨已经被蜀兵夺了。
郭淮和孙礼正在浮桥上和蜀兵对战,两路人马合兵一处,击退蜀军。
司马懿烧断浮桥,占据北岸。
再说诸葛亮听说司马懿父子逃走,一声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求。
后人有诗叹曰: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
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司马懿又经一场大败,回去吩咐众将:谁要是再敢说出战,就砍谁的脑袋。
果然缩头乌龟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角色。
那么诸葛亮如何应对呢?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0:54 , Processed in 0.0830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