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回复: 0

大话三国378:刘禅为什么投降?邓艾和钟会之争?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刘禅【shan4】听说诸葛瞻父子阵亡,邓艾得了绵竹,急召文武开会。
大臣汇报:城中百姓,哭声大震,正在逃命。
刘禅【shan4】惊慌无措。
没有更多的时间给他惊慌,魏军已到城下,他现在必须为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
多官建议:不如弃成都南下,那里地势险要,可以借蛮兵,再收复江山。
但是谯周反对:南蛮之人不可相信,你投奔他们,自找倒霉。
有人又建议:那咱们投奔吴国吗?
谯周还是反对:没有在他国的天子,你到那只能给吴国称臣,畏怯我们都完蛋了,吴国肯定也要被消灭,到时候你还得再称臣于魏。两番受辱还不如直接投奔魏国。
刘禅【shan4】退入宫中,思索一夜。
次日宣布投降,忽然屏风后转出一人,痛骂谯周:怎么有投降的天子呢!出来反对的这一位就是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刘谌。
刘禅【shan4】有七个儿子,惟有刘谌自幼聪明,英敏过人,余皆儒善。
刘禅【shan4】劝儿子看清现实:你还年轻气盛不成熟,再说你就愿意看到满城流血吗?
刘谌表示:谯周就是个看星象的,没有干预过国政。再说成都还有上万人马,姜维的主力部队在剑阁,里应外合,可获成功,怎么可以轻易废弃先帝的基业呢!
刘禅【shan4】怒斥:你如何识得天时!
刘谌痛哭:就算大难临头,我们父子君臣也应该背城一战,为社稷而死,怎么可以投降?有何面目再见先帝!
刘禅【shan4】不听。
刘谌放声大哭:先帝非容易创意基业,创业不易,我宁死不辱!
刘禅【shan4】越听越生气,令人把他给架出去,令谯周作降【xiang2】书。
邓艾每天派人到成都侦察,如果不投降,他还真好打。
听说城上立起降旗,邓艾大喜。
不久,刘禅【shan4】派大使送来玉玺。
邓艾回信:让刘禅放心,投降不可耻,一样有光明的前途。
刘禅【shan4】一面派人去通知姜维投降,一面交出蜀国的人口户籍。
统计共二十八万户,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
您看蜀国就这么点势力,就能明白诸葛亮北伐的理由了。
蜀国打不打都得死,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刘禅【shan4】能北伐他一定要打,打不过他就降【xiang2】,不是他糊涂,恰恰是他真的看透了天命。
北地王刘谌听说父亲刘禅【shan4】投降,带剑入宫。
老婆崔夫人就看刘谌面色不对,询问原因。
刘谌说道:我欲先死以见先帝于地下,不屈膝于他人也!
崔夫人双手点赞:妾请先死,我先死你再死。
刘谌就问了:你为什么死?
崔夫人回答:王死父,妾死夫:其义同也。夫亡妻死,何必问焉!
说罢,触柱而死。
随后刘谌杀了自己三个儿子,提着老婆的脑袋进昭烈庙中。
伏地痛哭:我不愿见基业弃于他人,故先杀妻子,以绝挂念,后将一命报祖!祖如有灵,知孙之心!
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
如果刘备真的知道有这么一个孙子,应该会很骄傲。
也正是刘谌的死,守住了刘姓皇族最后的尊严。
后人有诗赞曰: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刘禅【shan4】听说儿子自尽,令人埋了。
然后带着自己剩下的儿子和群臣六十多人,绑着绳子,拉着棺材,出北门投降。
邓艾扶起刘禅【shan4】,解了绳子,烧了棺材,一齐入城。
后人有诗叹曰:魏兵数万入川来,后主偷生失自裁。黄皓终存欺国意,姜维空负济时才。 全忠义士心何烈,守节王孙志可哀。昭烈经营良不易,一朝功业顿成灰。
入城之后,邓艾封刘禅【shan4】为骠骑将军,让刘禅【shan4】继续回宫,余文武依次得官。
邓艾想斩杀黄皓,但是黄皓用金钱贿赂左右,大难不死。
完成了成都的交接之后,一面派人到各郡招降,一面向洛阳报捷。
话说刘禅【shan4】派的使者到剑阁通知姜维投降。
姜维大惊,目瞪口呆:怎么突然就降了呢?
帐下众将一个个咬牙切齿,须发倒竖,拔刀砍石大呼曰:“吾等死战,何故先降耶!”
嚎哭之声闻数十里。
您想,将领们打了一辈子仗,为的是什么?为了恢复汉室,为了他刘禅【shan4】。
你投降了,我们这一辈子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不就白忙活了吗?
姜维看众人思汉,就安抚道:我有一计,可复汉室。
什么计策啊?简单说就是诈降。
一面在剑阁竖起降旗,一面派人去通知钟会。
随后带兵去魏寨投降。
钟会亲自迎接:伯约,来的为什么这么迟?
姜维眼含热泪:蜀国的主力都在这儿,我今天来的已经很快了。
这话回答的太高明了,钟会对姜维肃然起敬。
姜维开始自己的计划,第一步吹捧钟会:我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了,司马氏的强大都得多亏您。如果不是您,要是邓艾,我一定和他决一死战,不肯投降。
钟会一听姜维骂邓艾,友好度瞬间提升了百分之三百。
当时折箭为誓,与姜维结为兄弟。
为了表示友谊,让姜维照旧领兵。
再说邓艾在成都就有点飘了,自己就开始任命官员。
同时在绵竹筑台,以彰战功,唯一不满的就是,姜维投降钟会,邓艾恨的咬牙切齿。
但是这并不妨碍邓艾在作死的路上,一往无前。
大会蜀国官员也口无遮拦:你们遇到我是你们三生有幸,遇到别人你们都得死。
给司马昭的信也没大没小。
他直接替司马昭做决定了:平蜀之后本应趁机灭吴,但是现在士兵疲惫,需要留陇右兵两万,蜀兵两万,制造战船准备顺流而下。封刘禅为扶风王,不能送回京师,要留在蜀地,给孙吴做榜样。
司马昭就怀疑邓艾谋反,于是手写书信给卫瓘,封邓艾为太尉。
监军卫瓘就把司马昭的信给邓艾看。
信中说邓艾的建议,他需要再考虑考虑,不能立刻同意。
这已经是给邓艾提醒了。
但是邓艾根本不在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既奉诏专征,如何阻当?
又写信给司马昭:我奉命出征,应该权宜行事。
总结一句话,我要按我的意思办。
司马昭看完之后大惊,赶紧和贾充商议。
贾充建议:我们得利用钟会去对付他。
于是司马昭就封钟会为司徒,令卫瓘监督两路人马。
钟会接到诏书后,就和姜维商议:这是要我来制衡邓艾,伯约有何高见?
姜维那必须得挑拨呀:邓艾是个养牛娃娃出身,侥幸得了这么大的功劳,不是他的本事,是国家的鸿福。要不是将军和我在剑阁僵持,怎么有他的机会?他现在要让刘禅【shan4】做扶风王,其实就是要结交蜀人,就是要造反,司马昭怀疑的对。
这话可说到钟会的心眼里了。
姜维趁机又说:请退左右,我有一事密告。
什么事呢?
益州之地,沃野千里,民殷国富,可为霸业。
虽后拿出了一张益州的地图,一一给指认。
邓艾又如此地利,如何不狂呢?
然后姜维建议钟会抓紧上书司马昭,把邓艾的各种反状举例出来,坐实邓艾谋反。
没有证据怎么办?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没有可以创造。
又派人拦截了邓艾的表文,模仿他的笔法,把信改写,全是傲慢之词。
人证物证齐全,司马昭确信邓艾造反。
于是派人通知钟会,抓捕邓艾。
同时派遣贾充带三万人入斜谷,自己则和曹奂御驾亲征。
西曹掾邵悌又站出来了:钟会的兵是邓艾的六倍,他一人就可以收邓艾,您为什么要自己去呢?
司马昭一笑:你忘了,是你当初提醒我要防范钟会?
邵悌立刻明白。
贾充也来密告司马昭,说钟会谋反。
司马昭说了一句意味深长【chang2】的话:如遣汝,亦疑汝耶?吾到长安,自有明白。
此处足见司马昭的阴险。
就算在亲信贾充面前,也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动机。
正是:才看西蜀收降将,又见长安动大兵。
钟会听说司马昭兵至长安,赶紧请姜维商议对策,不知姜维有何做答,且看下文分解。
请看《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再受禅【shan4】依样画葫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0:15 , Processed in 0.0884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