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回复: 0

大话鬼谷8:如何利用规律,过好自己的一生?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8: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鬼谷子》第二篇叫《反应》。
什么叫反应呢?反应和捭阖又是什么关系呢?
捭阖是战略层面的决策,它帮助我们判断在特定情境下应该采取进攻还是防守。
而反应则是战术层面的实施,在确定了战略方向之后,教我们如何具体运用各种技巧和手段来达到预期的目的。
那么如何掌握反应之术呢?
第一步还是要建立认识。
鬼谷子曰: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
从古到今,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与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大道一起共生的。
简单说就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因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亘古不变的,我们就能有办法学习他掌握他。
怎么掌握呢?
第一、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回看历史,可以预测未来。
比如气象学家可以通过往年的数据预测天气。
经济学家可以通过经济数据预测市场的变化。
第二、反以知古,覆以知今;了解过去,可以洞悉现在。
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当下,理解各种社会风俗的形成。
第三、反以知彼,覆以知己。
通过观察他人,可以认识自己。
总之,世界的万物是共生的、相通的。
只要是人就离不开吃喝拉撒【sa1】,只要是人就逃不掉生老病死。
俗话说的好: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历史是螺旋上升的。
我们的一生就是在穿新鞋走老路,甚至连狗屎每一代人都要踩一模一样的。
就像打游戏,如果我们知道了全部剧情,是不是就能走的更容易些呢?
基于这个认知,鬼谷子给我们提供了两条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面对自己不知道的事。
鬼谷子曰: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
这是说,遇到事先别着急,先看看古人怎么做。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萧规曹随。
汉朝初期,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后,国家需要休养生息。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汉惠帝继位,但实际的朝政大事都由吕后掌管。
吕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提拔自己的亲信曹参为丞相。
曹参上任后,整日饮酒作乐,似乎并不关心国家大事。
这让许多大臣感到不满和疑惑。
当被问及为何不推出新政时,曹参解释道:“高皇帝与萧何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拱而治,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改变,不就行了吗?”
您想如果曹参盲目改变萧和的政策,惹出乱子,肯定还是自己背锅不是。
第二、遇到和自己知道相反的事。
鬼谷子曰: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如果按照过往的经验,事情的发展还是出乎意料,这背后一定有圣人在操弄,就必须要小心谨慎。
用当下的话说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指鹿为马。
秦朝末年,朝廷内部暗流涌动。
赵高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竟在朝堂之上,公然指着一头鹿宣称其为马。
此等荒谬之举,立即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秦二世虽然昏庸,但鹿马之分尚能辨识。
然而,面对赵高的强势,部分朝臣选择了沉默,更有甚者,为了迎合赵高,违心附和说是马。
这场指鹿为马的闹剧,绝非是赵高的愚蠢,而是其深层政治野心的体现。
他试图通过这一反常之举,来辨别哪些人是自己的敌人,哪些人可能成为自己的盟友。
如果当时的大臣,没有想清楚这事背后的因果。
老老实实的去分辨是鹿还是马,必然要招来杀身之祸。
总结一下,面对人生的问题。
绝大多数情况,我们可以直接采纳过往的经验。
少数的特殊情况,我们要动些脑筋,明白操弄者的真实意图,来尽量避坑。
这样一说,是不是觉得简单多了。
有朋友就说了,我就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当然可以了,走出来了,你就是圣人。
走不出来,你就是一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士。
所以,做出选择前,请扪心自问,你觉得你是圣人吗?
如果您没有这个自信,就请:萧规曹随和指鹿为马!
这两个方法不一定能让你大富大贵,但是一定能让你活的舒坦。
以过去的方法应对现在的困难,这就叫反应之术。
所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父母给我们的建议,一定是他基于自己的过往,总结出来的道路。
就比如,我们北方,就把考公务员当做金科玉律。
而南方,可能就有家庭觉得做生意才有前途。
这其实没有对错之分,说到底,全都是规律在作祟。
如何过好我们自己的一生,说到底就是成为谁?模仿谁的问题。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有迹可循的。
有朋友就说了,我模仿马云,我就能成为马云吗?
那就看你模仿什么了。
只是模仿外在的行,肯定是走不远的。
一定要模仿内在的里,也就是最核心的因。
而这个因,其实也是所有成功者的因。
我们再复习一下,我们从捭阖之术中总结出来的规律。
一个核心:以我为本,明确目标,守住自己的道!
两个步骤:先充分了解对方,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四个要点:执行捭阖之术时要:重视细节、广交朋友、尊重规律、随机应变。
反应之术,就是要求我们,从过往的成功经验中,寻找具体的模型。
想找自己的道,就先找有道的人。
想学重视细节,就看谁是细节狂人。
想做广交朋友,就找个社交达人。
从出生之日起,我们的成长就是从模仿吃饭、模仿走路开始的。
所以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
所以反应也是捭阖的第一步。
这一讲我们讲了,反应之术在具体事上的应用,那么在牧人上如何应用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8:06 , Processed in 0.0848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