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5|回复: 0

大话红楼63:《红楼梦》中的大世界和小自我,明亡清兴和曹家衰亡的关系?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中藏着的大世界和小自我,明亡清兴和曹家衰亡的关系?
警幻仙子为了给贾宝玉开窍,带他看对联访六司。
入薄命看判词,闻群芳髓、品千红一窟、饮万艳同悲。
可宝玉呢?毫不开窍。
不但不懂,还越陷越深,对即将发生的悲剧,毫不警觉,充满了期待和羡慕。
这就好比,参加高考。
监考老师告诉你,a、b、c都不对。
你最后还是毫不犹豫的选了a。
警幻仙子疯狂的泄露天机,贾宝玉是一点都get不到。
怎么办?
那就直接告诉他答案吧!
于是,警幻道:就将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演上来。
舞女们答应了,便轻敲檀板,款按银筝,听他歌道是:开辟鸿蒙……
方歌了一句,警幻就叫停了。
怎么回事呢?
怕贾宝玉听不懂,再一次给他划重点。
仙子便说道:
重点一、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
潜台词是说,这个曲子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对真人真事的感慨。
重点二、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
翻译过来就是:要想体会其中之妙,一定要换位思考,要成为曲中人。
防止像之前只看表面,不看根本,以为和自己毫无关系,始终超脱世外。
就是告诉贾宝玉,你就是故事中的人。
警幻还是怕宝玉不懂。
又说道: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翻成嚼蜡矣。
说毕,回头命小丫鬟取了《红楼梦》原稿来,递与宝玉。
您看,怕宝玉听不明白,连原文都给他看了。
这就好比,考英语听力,连文本都给你了。
妥妥的开卷考试,你要是考不好,可就真说不过去了。
那么宝玉能明白吗?
在讲解之前,我们要明白,这不只是对贾宝玉说的,更是对在做的各位说的。
贾宝玉的命运已经注定。
而写贾宝玉的目的是为了告诫读者,不要走贾宝玉的老路。
要知道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就必须要回顾一下,《红楼梦》是怎么来的。
我们前文分析,这本书是存在甲方乙方的。
甲方就是反清复明组织,脂砚斋。
乙方就是被抄家的曹雪芹。
有朋友很难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曹雪芹作为罪人,一身的才华,不能参加科举,在社会上处处碰壁,您说他靠什么生活呢?
古时候没有自媒体,不过是务农经商。
务农他没有地,他也下不了地。
经商他没有本,更没有关系。
他的人生出路是堵死的,唯一能干的不过是给人写信教书。
可他是罪人,谁敢让他当老师,谁又敢给他出书呢?
所以,他变只能代笔。
您说,他对清廷能没有恨意吗?
刚好,脂砚斋又需要一个文笔极好的作者,去传递红楼精神。
因缘际会之下,选中了曹雪芹。
只要钱给够,就没有不能干的活。
这就好比,明明是烂片,不也有人昧着良心夸他好吗?
不是有文化道德节操就高,有句话不是说,知识越多越反动吗!
就算再伟大的作家也是要赚钱养家的。
挣钱吗,不寒碜!
而原本的《石头记》是没有章节的,充其量也就是《三言二拍》中一个故事的体量。
这时候需要大规模的扩写。
曹雪芹原创的部分就是金陵十二钗。
所以,他才要给《石头记》另起一名。
曹雪芹在扩写的过程中,主要素材都来自于曹家的故事。
所以,金陵十二钗的部分有很多内容确实和清廷相关。
前面我们也说了,红楼最早的版本距离明亡已经有100年了。
所以,《红楼梦》中的指代中一定有:明末的事,清廷的事,曹家的事,曹雪芹的事。
也就是说,只说明亡清兴,或者只说曹家,都是片面的。
但是难免有同学过于偏执,认为红楼的所有内容都得和明末靠上。
每个人物都要和明末的名人联系上。
可是,一本要号召大家反清的书,把谜底藏得那么深,要耗尽脑汁去想,您觉得还有意义吗?
口号永远都是越简单越直白越好不是吗?
所以,小宝一直坚持认为,红楼的谜面就是谜底。
如果您认可了我们上面说的,红楼的指代部分就便于理解了。
凡是,明亡清兴的指代,都是甲方的要求。
而且是强制性的要求,所以《红楼梦》每隔一段,就会出现一次。
就好比,上回我们讲到的四位仙姑:痴梦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
其实删掉她们毫不影响剧情,可是非写不可。
又好比,您看一个小品,最后一定要升华正能量。
那么《红楼梦》每段故事的框架,和要升华的终点,必然是反清复明。
之间的过程,主要还是曹雪芹的家事。
而家亡和国亡本质都是一回事,所以有些时候,难以分辨。
还是不好理解的话,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我找你定制一盘饺子,至于什么馅,你随便。
但结果一定是酸甜口的。
于是你就拿手头的材料包了一盘。
外人吃起来是饺子,知道是我定制的酸甜口。
但是他也能吃出来这个馅是你做的。
如果《红楼梦》是饺子,皮就是反清复明,馅就是清朝曹家!
如果《红楼梦》是美人,骨相是明亡清兴,皮相就是曹家兴衰!
大家看相关解读的时候,要包容并蓄,去伪存真。
我们在解读的时候,您也能明显的体会到,明亡清兴的指代是越来越少的。
因为,开篇甲方看的细要求的严,随着故事的发展,曹雪芹的自主性也就越多。
而等到故事结尾的时候,甲乙双方就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甲方要点名反清复明的主题,而曹雪芹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不敢冒这个风险。
毕竟,我是挣钱的,不是玩命的!
最终《红楼梦》无疾而终!
讲到这里,有朋友肯定说,曹雪芹怎么被你说的那么俗呢?
您想,没有外界的资助,贫困的曹雪芹怎么可能投入10年的精力,增删五次呢?
曹雪芹一直在努力完成甲方要求的同时,来进行自我表达。
所以,红楼是一面镜子,正面是大世界,反面是小自我。
我们要看到小自我中的真情,更要看到大世界的兴亡。
了解红楼成书过程之后,我们再看《红楼梦》十二支曲。
话说宝玉接来,一面目视其文,一面耳聆其歌曰。
第一段、红楼梦引子。
首先,我们从小自我的情来翻译一下。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这是一个问句,谁是情种呢?情种的标准是什么呢?
都只为风月情浓。
作者解释了,所谓的情种不过都是风花雪月,过眼云烟。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作者作为情种,心情非常不好:奈何、伤怀、寂寥。
疯狂的想要表达自己的愚衷,也就是愚蠢的初心。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金是薛宝钗,玉是林黛玉。
怀金悼玉,就是怀念薛宝钗,悼念林黛玉。
这段引子就是说写红楼十二曲的初衷。
如果只是说情,甲方肯定是不能同意的,于是这里面一定藏这明亡清兴的主题。
我们再从大世界的兴衰再解一遍。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情种就是清种。
自古以来就没有清朝人,可清从哪来的呢?
都只为风月情浓。
什么叫风月情浓呢?
因为风月才有情浓!
月亮被风吹走了,这是明亡。
情越来越浓,这是满清入关。
面对这个结果怎么办呢?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愚衷就是愚忠,也就是对明朝的忠心。
为了表达对大明的忠心。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金指满清,玉是大明。
怀金悼玉,就是生活在清朝,悼念大明朝。
说完了引子,《红楼梦》正曲都讲了什么?又泄露出那些人物命运呢?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6:49 , Processed in 0.0829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