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大话红楼221:为什么仗义每多屠狗辈?泼皮倪二的狭义从何而来?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仗义每多屠狗辈,泼皮倪二的狭义从何而来?
上回我们说到,倪二上赶着给贾芸借钱。
那么贾芸要是不要呢?
这个问题多余一问。
找工作以前,贾芸肯定不会要。
但是现在的他,早已脱下孔乙己的长衫,选择融入这个无情又无理取闹的世界了。
贾芸心下自思:“素日倪二虽然是泼皮无赖,却因人而使,颇颇的有义侠之名。若今日不领他这情,怕他臊了,倒恐生事。不如借了他的,改日加倍还他也倒罢了。”
贾芸又给我们补充了倪二的情况,那就是倪二的泼皮无赖因人而使,还有义侠之名。
我们不能单纯用好坏来评价倪二。
他既有坏人的一面,放贷赌博打架,路人撞他一下,他就挥手就打。
他也有好人的一面,愿意不惜代价帮助身在困境中的人,就如当下的贾芸。
从《红楼梦》里看他很复杂。
但是从《水浒传》的角度来看,他就很简单。
他无论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其实都有一以贯之的标准。
那就是一个字:爽。
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情绪化。
情绪化,就导致他的行为呈现出非理性的一面。
单纯的付出,而不求对方的回报。
唯一的所得,就是在其中获得单纯的情绪价值。
鲁智为金翠莲拳打镇关西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我们往往把这种行为称之为仗义或者狭义精神。
因为,这是一种情绪化、非理性的行为,所以常常出现在读书不多的普通人身上。
与此同时,教育水平越高的人,越理性,甚至出现越读书越没有人性的情况。
他们凡事会计算利益,最终会演变成一个纯纯的利己动物。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仗义每多屠狗辈,读书多是负心人。
对于倪二这样的人,如果你能触发到他的爽点,你就会百般受益。
如果你刚好是他的不爽点,那不好意思,你就得体会什么叫流氓的铁拳。
当然,从《红楼梦》的角度,作者是赞美倪二的。
这主要是作者经历导致的。
流氓虽然可怕,但是未伤我分毫。
亲戚虽然很近,却把我伤的遍体鳞伤。
从甄士隐遭火灾家破后,岳父封肃的无情。
到今天贾芸找舅舅借钱,卜世仁的冷漠。
都是为了给抄检大观园时,探春的总结做铺垫:可知这样大族人家, 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红楼梦》越是对小人物的赞美,越是能凸显豪门贵族内的无情。
被鄙视的三教九流,还充满着人性。
而高高在上的官宦世家,却各个薄凉,毫无良心。
所以,我们先看到,敢于直言的焦大。
今天又看打了扶危济困的倪二。
说到这里您发现了吗?
从焦大到倪二,作者是不是对这样的角色做了排序。
巧了,排行第三的就是刚烈的尤三姐。
如果他们成立个组合,必须要叫:无名之辈有义之人。
他们的故事我们后文再讲。
现在接着讲贾芸。
他心底已经决定拿倪二的钱,但是如何安慰倪二委屈的心呢?
贾芸笑道:“老二,你果然是个好汉,我何曾不想着你,和你张口。但只是我见你所相与交结的,都是些有胆量的有作为的人,似我们这等无能无力的你倒不理。我若和你张口,你岂肯借给我。今日既蒙高情,我怎敢不领,回家按例写了文约过来便是了。”
简单说就是,不是我看不起你,是我配不上你,其实我也早想和你做朋友了。
今天是你抬举我,给我脸我就兜着。
这两句话说的,把倪二说的老开心了。
大笑道:好会说话的人。
知识点来了,贾芸是个非常会说话的人,这是为后文他讨好凤姐做铺垫。
可惜倪二是个粗人,不吃这一套。
说道:我却听不上这话。
然后直击事情的本质。
既说‘相与交结’四个字,如何放帐给他,使他的利钱!既把银子借与他,图他的利钱,便不是相与交结了。
我和他们不是朋友,就是单纯的商业往来。
但是我要和你做真朋友,怎么做呢?
倪二道:闲话也不必讲。既肯青目,这是十五两三钱有零的银子,便拿去治买东西。你要写什么文契,趁早把银子还我,让我放给那些有指望的人使去。
总之,朋友之间打欠条就见外了。
倪二信任贾芸的为人,相信他不会跑。
倪二说,放给那些有指望的人使去。
也就是说,他也不指望贾芸还。
主打的就是一个真诚。
要知道,这一切都建立在贾芸往日为人的基础上。
用今天的话说,倪二给贾芸开了信用贷。
贾芸听了,一面接了银子,一面笑道:“我便不写罢了,有何着急的。”
倪二笑道:“这不是话。天气黑了,也不让茶让酒,我还到那边有点事情去,你竟请回去。我还求你带个信儿与舍下,叫他们早些关门睡罢,我不回家去了,倘或有要紧事儿,叫我们女儿明儿一早到马贩子王短腿家来找我。”
一面说,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不在话下。
倪二给完钱就走。
他像风一样来,像风一样走,没带走一片云彩,只留下一袋银子。
你吃完饭没钱付账,突然有个人把钱替你付了,就问你感不感动。
你都会怀疑这一切是不是真的,天上真的会掉馅饼。
那么贾芸是什么想的呢?
且说贾芸偶然碰了这件事,心中也十分。
罕希就是稀奇,贾芸也感觉到了这事得不真实。
以至于怀疑犹豫。
想那倪二倒果然有些意思,只是还怕他一时醉中慷慨,到明日加倍的要起来,便怎处,心内犹豫不决。
但是转念一想:“不妨,等那件事成了,也可加倍还他。”
您注意,前后贾芸想了两次加倍还,他真的会加倍吗?咱们先挖个坑。
要还钱,首先得知道有多少钱。
于是贾芸走到个钱铺里,将那银子称一称,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
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是什么概念呢?
按照《红楼梦》成书的时间,康雍乾时期,一个壮年劳动力一年的平均收入大约在10两银子左右。
也就是说,这笔钱是贾芸一年半的生活费。
按照今天一般标准,一个月生活费3000,这就相当于倪二借给了贾芸五万块钱。
手里有钱,贾芸心里就不慌了。
贾芸见倪二不撒谎,心下越发欢喜,收了银子,来至家门,先到隔壁将倪二的信捎了与他娘子知道,方回家来。
见他母亲自在炕上拈线,见他进来,便问那去了一日。
贾芸恐他母亲生气,便不说起卜世仁的事来,只说在西府里等琏二叔的,问他母亲吃了饭不曾。
您看贾芸怕母亲生气,问母亲吃饭,这绝对是个孝顺孩子呀!
他母亲已吃过了,说留的饭在那里,小丫头子拿过来与他吃。
贾芸家还有丫鬟呢。
果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贾芸的穷是相对的而言的,贾芸虽苦,但是一日三餐不愁,比刘姥姥一家揭不开锅,还是强很多。
这里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背靠大树好乘凉。
有个靠谱的亲戚,再不靠谱,也比没有的好。
此时,天已到掌灯时候,贾芸吃了饭收拾歇息。
养精蓄锐,明天才是真正的考验。
贾芸送礼结果如何?
王熙凤是怎么从讨厌贾芸到欣赏他的?
贾芸到底有多会说话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0:18 , Processed in 0.0857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