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回复: 0

大话红楼232:王夫人为什么不参加嫂子的生日会?婆媳矛盾为什么是千古难题?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夫人为什么不参加嫂子的生日会?婆媳矛盾为什么是千古难题?
书接上文,袭人让小红借喷壶的第二天,就是王子腾夫人的寿诞。
那里原打发人来请贾母王夫人的,王夫人见贾母不自在,也便不去了。
王子腾的老婆就是王夫人的嫂子,嫂子过生日,王夫人该去吗?该去。
那么王夫人想去吗?
您想,谁不想回娘家呢?
非常想去。
凤姐回来之后,王夫人对寿宴的情况非常关心。
一长一短的问,今儿是那几位堂客,戏文好歹,酒席如何等语。
她该去,她也想去,她也能去,但是她没有去。
为什么呢?
因为贾母不自在。
不自在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心理上的,一是身体上的。
原文并没有交待。
但是我们可以猜猜。
前文,有一个类似的情况。
那就是贾敬的生日。
贾敬是贾母的侄子,关系比王子腾的夫人还要近,贾母也没有去。
那么为什么没去呢?
王熙凤给了解释:老太太昨日还说要来着呢,因为晚上看着宝兄弟他们吃桃儿,老人家又嘴馋,吃了有大半个,五更天的时候就一连起来了两次,今日早晨略觉身子倦些.因叫我回大爷,今日断不能来了。
咱们前文分析了,凤姐的话可能是假话。
老太太就是讨厌贾敬不想来。
当然也有解读认为,贾母作为长辈,不会参加晚辈的生日。
其实这是不成立的。
如果是规矩,贾珍尤氏二人就不会说出:谁知老祖宗又不肯赏脸。
这样的酸句。
参加晚辈的生日会这事,贾母可去可不去。
排除身体原因,决定贾母去不去的,只能是她的心情。
那么决定王夫人去不去是什么呢?
贾敬的生日,贾母没去,王夫人去了。
而到了王子腾夫人的情况,贾母没去,王夫人也没去。
也就是说,决定王夫人去不去的是贾母。
封建社会大家族里,婆婆在儿媳妇面前具有绝对权威。
出门这事,王夫人一定要向贾母请示。
贾敬的生日,她得到了贾母的正面回应,所以她去了。
自己嫂子的生日,她得到了贾母的负面回应,所以她不敢去。
贾母不去是她的自由,那么为什么贾母还不想让王夫人去呢?
第一、个人情感方面。
总所周知,贾母是不喜欢王夫人的。
她当着薛宝钗的评价王夫人:“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
薛宝钗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女,贾母是一点都不给王夫人面子。
换成你,你也肯定不想看到一个自己讨厌的人开心。
第二、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
四大家族顺序是贾、史、王、薛。
而这两年,王子腾的官越做越大,势力也越来越大。
已经有后来居上之意。
贾母来自史家,现在又是贾府的当家人。
她必须要代表贾史两家的利益来打压王家。
管不了王子腾,还管不了她妹妹吗?
王夫人去和王夫人不去,你说哪个选项对王子腾最有影响呢?
显然是不去。
不去,你就要琢磨为什么?
聪明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贾母对王家的敲打:风水轮流转,做人可不能太狂。
一句话总结,贾母不想去也不想让王夫人去。
她不开心,她更不能让儿媳妇开心。
有朋友就说了,你这也太阴暗了,就不能正能量了。
当然可以,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角度。
那就是王夫人不去,完全是因为极好的婆媳关系。
贾母年纪大了,亲人也都去世了,她是没有机会参加嫂子哥哥的生日会了。
孤独的老人想到此事倍感难过。
王夫人作为儿媳妇怕老太太伤心,甘愿留下来陪老太太。
您说感动不感动。
今年评五好儿媳,王夫人肯定是榜上有名了。
以上两个可能,您觉得哪个更合理呢?
想来,婆媳关系决定你的选择。
和谐的选择后者,不和谐的肯定选择前者。
但是,能有多少婆媳能够和谐相处呢?
要知道,婆媳关系可是一道历史难题。
不信您打开电视看看,哪个家庭狗血剧的核心不是婆媳矛盾。
那剧情真叫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发人深省。
总之不是婆婆斗倒了媳妇,就是媳妇斗倒了婆婆。
那么为什么婆媳关系那么难以调和呢?
其实这就是一个话语权的争夺问题。
首先、这是两个家庭的较量。
一个是婆婆的家庭,一个是儿媳妇的家庭。
两家谁的势力大,谁的关系广,谁就有话语权。
如果一家足够强,就完全可以压倒另一方。
处于利益的角度,一方自然会委曲求全。
但是如果,两家不相上下,婆媳矛盾就会很快暴露出来。
其次、这是两个文化的冲突。
古代在三从四德的压迫下,这个问题并不严重。
可是到了现代,这几乎成了很多家庭的普遍问题。
婆婆和媳妇,一个来自旧时代,一个生活在新时代。
婆婆会说:想当年,我那时候。
而媳妇则会反驳:现在不一样,时代在进步。
俩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根本不可能在同一个频道。
按照旧传统,婆婆想的是:多年媳妇熬成婆,我也该成为主人公享受享受了。
可是按照新观念,媳妇想的是:人人平等,你又没养我,我凭什么孝顺你。
孝顺是你儿子的义务,我做事人情,不做是本分。
第三、这是对爱的争夺。
母亲养大的儿子,养育之恩需要回报。
妻子是爱情的结晶,爱人更需要滋养。
但是爱和时间一样都是有限的。
她多了,她就少了。
为了争夺更多的爱,矛盾不也来了吗?
以上三条只是冰山中的一角,不同的家庭又有不同的情况。
有朋友就问了,难道就没有处理好的方法吗?
说简单也简单。
四条:牺牲、博爱、宽容、理解。
但是做到也最难。
无论如何都要有人做出牺牲。
可是你凭什么让他人去牺牲,有怎么会甘愿自己去牺牲呢?
扯远了,我们书归正文。
王夫人没有去,倒是薛姨妈同凤姐儿并贾家几个姊妹,宝钗,宝玉一齐都去了,至晚方回。
可巧王夫人见贾环下了学,便命他来抄个《金刚咒》唪诵唪诵。
那么王夫人为什么让贾环抄《金刚咒》呢?这背后有什么深意呢?
我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0:55 , Processed in 0.0826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