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回复: 0

脑洞西游219:《西游记》究竟有没有阴谋论?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7: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您的陪伴,西游的旅途走到了终点。是时候回答一个研究西游绕不开的问题了:《西游记》究竟有没有阴谋论?小宝对《西游记》的解读是不是过度了呢?要破解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了解作者写《西游记》的目的是什么?
1、《西游记》作者的野心
在明代有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四本书中有一本被禁,这本书就是《西游记》。孙悟空都喊出了:“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口号”,不禁它禁谁。
孙悟空和宋江是有本质不同的,宋江造反,但是渴望招安,最后为了报效皇帝而死。而孙悟空呢?前后两次招安,两次造反,一直在藐视玉帝,最后还成了如来的打手。
未来咱们一定要对宋江和孙悟空做一个对比,同样是造反、同样是招安,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取经团队经历了不同的国家,遇见了千奇百怪的国王,有哪个国王是伟大、光明、正义的?国王为了长生,迷信道士,甚至去吃小孩的心肝。书中处处都是对腐朽王朝的讽刺。
但在小宝看来,《西游记》想要表达的远远不止于此,这是一本有野心的小说,那么作者的野心究竟有多大呢?
咱们来看《西游记》的开篇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预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作者写《西游记》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想要讲的究竟是什么?造化会元功,这几个字应该怎么解释呢?
造是产生的意思,化是发展演化的意思,会和元指的是时间,一会是一万八千岁,一元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岁,功是功劳、功果、成就。造化会元功的意思就是指:漫漫时间长河中,群生万物,从诞生到发展的全部过程和因果,用现在的简单说法就是自然规律。
如何来讲明白这个规律呢?释厄。
很显然释就是解释,厄是灾难。只要理清《西游记》中所有事件的因果,咱们就能理解整个世界的规律了。
《西游记》一开始说得明明白白,接下来我要讲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给你讲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只有宗教和哲学的书才会这么开头,才敢这么开头,你看《西游记》的野心够不够大。
2、小说对元杂剧不怀好意的修改
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想表达一个宏大的主题,世界万物的真理,但是为什么不能是光明的呢?非得充满不可告人的阴谋呢?
读《西游记》一定也必须读《元杂剧西游记》,元杂剧早于《西游记》小说的成书,小说的元素在元杂剧中都可以找到出处,毫无疑问,作者深受杂剧的影响,也必然熟悉杂剧的内容。
在《西游记》小说成书之前,元杂剧代表着主流的西游世界观。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咱们可以试着去推测作者修改剧情的目的。
因为篇幅有限,小宝只能举有限的例子进行说明。
第一,混乱的时间。
杂剧西游的开篇就是唐僧的身世,唐僧毫无疑问是西游的第一主角,唐僧的出生日期是:贞观三年十月十五日子时,取经是贞观二十一年。
但是小说中唐僧的身世成了附录,作为补充内容,因为《西游记》版本众多,小宝以人民出版社的版本为准。诡异的是唐僧出生和取经的日子都是贞观十八年。小说为什么要制造这种时间冲突。
第二,在唐僧的人物塑造上。
杂剧中唐僧出发之时,大唐百姓官员相送,形形色色的人物求唐僧说法,唐僧的回答句句皆是大智慧。但是小说中完全删掉了这个情节,唐僧成了胆小且容易受骗的和尚。小说为什么要丑化唐僧?
第三,孙悟空的设定。
元杂剧中,孙悟空有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妹巫枝祗圣母,大兄齐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齐天大圣是他的哥哥,他的名号是通天大圣。
至于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动机就更有意思了,孙悟空偷王母仙桃百颗,仙衣一套,与夫人穿着,作庆仙衣。没错,孙悟空是有夫人的,他的夫人就是金鼎国王的女儿。他不但有老婆,还是个爱妻狂魔,谁说孙悟空不能谈恋爱,那就是不尊重历史。但是在小说中,开篇就是孙悟空诞生学艺。
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原因是:我都当那么大官了,你们还不带我玩,叫你们看不起我。从嫌弼马温官小,一直都是他脆弱的自尊心在作祟,皇帝轮流坐,凭啥不是我?
比较两个孙悟空,前者是名副其实的妖,彻头彻底的反面角色,好色、见形势不好第一反应是跑;后者则充满了反抗精神,却一直被玩在鼓掌之中。
第四,人物翻转。
杂剧和小说把唐僧和孙悟空的地位完全给弄反了,杂剧开头是唐僧遇难,中间孙悟空大闹天宫一笔带过。小说开头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遇难是附录,两个西游作品的重点完全不同,一正一反之间,故事的主角换位,人物的形象也反转了。
小说美化了孙悟空,丑化了唐僧。如果把小说拿到元代,这部作品不就是杂剧的同人作品吗?这种公然黑化唐僧的行为,不是阴谋论是什么?
3、西游世界的价值观
西游世界有自己独立的世界观,而且是十分超前,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
第一,西游世界是个循环宇宙,这是一个多么大胆的想法,每一个循环是为一元,一元分为子丑寅卯等 12 会。最令人震惊之处,他给了一元一个准确的时间:129600 岁。小宝不知道他是怎么算出来的,但是可以肯定,
这是根据《易经》所推算出来的,因为书中引用了《易经》的一句话:“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第二,在传统的神话中,人是由女娲用泥捏成的。在西方也是上帝造人,在神话中有一个共识,人是由神造的。在西游世界中,人却是由天地交合所生,不是由神造的。相反先有人而后有神,神是人造的。它是一本神话小说,但是,人却先于神而产生,够不够惊喜。
第三,西游对仁和善的定义,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这句话简单来讲:生你是善,养你是仁。任何生灵存在于西游宇宙中,都是天地仁善的结果,生灵的死亡、消灭并非天地所愿,但是没有人能够逃脱得了生死循环。
天地尚且有终有结,何况人乎?我希望你们所有人都能够长生不死,但是你们不得不死。
西游世界的三大铁律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第一,我们生活在一个循环的宇宙中,有开始必有消亡。新世界总会取代旧世界。
第二,人不是神造的,而神是人造的,神就是人。
第三,仁善不是不死,死亡也是仁善的一部分,长生就是不善,就是不仁。
作者重建了一个全新的西游世界,并且把这个世界的主题概括为:造化会元功。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作者就是要我们自己去解读,去发现“造化会元功”的真相。只要秘密没有被揭开,就不存在过度解读。
令人遗憾的是,作者没有留下最终答案,就算留下,在漫漫时间长河中也早已经消失不见。但他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启发:把《西游记》当小说来读绝对是错误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西游世界,也都有自己的西游梦。阴谋论也罢,胡说也罢,不过是寻找“造化会元功”必然的经历,不能因为一句质疑而放弃对西游世界的探索。
答案无论对错,我们都可以自豪地说一句:“我读过,我思考过,我质疑过,我探求过。”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破解“造化会元功”的真相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0:17 , Processed in 0.0838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