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回复: 0

水浒人物传217:及时雨-宋江(25):招安到底对不对?宋江的传奇人生最终如何落幕?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21 21: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宋江传的最后一回,要客观的评价宋江,就必须搞清楚招安到底对不对?
首先我们统计一下招安后梁山好汉的最终结果。
被朝廷毒死2人,宋江卢俊义。
被宋江毒死1人,李逵,光荣啊。
自杀殉情2人,吴用花荣。
做官和退隐一共33人,人数太多名单略。
征方腊算上鲁智深病死11人。
征方腊途中意外死亡5人,淹死孔亮段景住侯健施恩四人,被毒蛇咬死丁得孙一人。
征方腊战死54人,名单略。
意外和生病,这个随时都可能发生,所以真正因为征方腊被杀死有54人,刚好一半。
那么问题来了,造反到底梁山就不死人了,就不生病,就不发生意外了吗?
不能。
所以招不招安梁山都是要死人的。
区别就是战死多少的问题。
那么坚持造反死的多还是招安死的多呢?
造反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造反失败死光光。
第二造反成功,死个一半就想做皇帝,那就有点太天真了,至少得死个一大半。
所以相比之下,招安死一半算是个不错的结果。
从梁山招安的结果来看,招安是成功的。
下面我们就要说说,宋江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招安了?
第一,从梁山的人员结构看。
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民间的黑社会草根群体,有罪在身的朝廷官吏,和朝廷降将。
草根杀老百姓是牛的,但是和官军作战是不行的。
所以要反围剿,只能重用朝廷武将。
而朝廷武将能投降梁山,也一定能投降朝廷,而且他们做过官,知道做官的好处,无论何时内心都是向往的。
就算宋江不带着招安,下面人自己也可以搞。
这也是为什么梁山没有去分兵占领城池的重要原因。
你把这些人撒出去,谁知道他们会不会主动寻求招安呢?
为了把大家牢牢捆在一起,宋江才发明出了108将制度。
大家都呆在梁山上,彼此挟持,谁都甭想叛变。
第二,从梁山的经济条件来看。
打仗打的是什么?
打的是钱。
梁山因为人员结构决定了他占领城池之后不能守。
就连梁山脚下的乡镇县城,因为山上缺少读书人,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治理。
话说回来,梁山为什么缺少读书人呀?
你个正经的读书人为什么当土匪呀?
朝廷的科举不香吗?
再说能读的起书的也没有那么穷。
没有治理的结果就是,梁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只能对外进行掠夺,而为了安全又不能离梁山泊太远。
随着时间的发展,梁山能抢的地方必然越来越少。
如果朝廷不攻只围,来个坚壁清野,梁山就被困死了。
第三,从梁山的年龄来说。
咱们说了,梁山大聚义的时候,宋江都快四十了,大宋的平均寿命也就这样了。
而梁山好汉大多数都是老宋的同龄人。
他们现在是人生的高峰,但是随着岁数的增长,身体必然越来越差。
而且您看梁山的饮食,个个都是酒不离口,肉不离手。
如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大加速梁山好汉战力的衰退。
招安后,关胜就是喝醉了坠马而死。
在朝廷死就死了,有后来人补,而梁山死了就无法补充了。
你能想像50岁的林冲对战20多岁的朝廷少年吗?
除非宋江能够在10年内消灭大宋,不然梁山的老龄化来临,同样是死路一条。
您可能就问了,梁山就不能生育吗?
就问您女人从哪来,到山下抢吗?
你有他有我没有,队伍还怎么带?
要么大家一起当光棍,要么一个都不能少。
你上哪去找上万的育龄妇女?
弄上山又拿什么养?
有家有口了,怕不是战斗力衰退的更快。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民心。
您别看梁山喊的是替天行道,那是梁山的自我美化。
您看在李逵做官那个部分,梁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就是土匪。
舆论是掌握在朝廷手里的,每天一个告示,梁山就算做了些好事也都被覆盖了。
更别说吴用还屠了大名府。
虽说朝廷烂吧,你这梁山也强不到哪去呀。
民心还是在朝廷,梁山怎么可能会成功?
第五,从宋江个人来说。
当官是他个人的梦想,他也老大不小了,他想有所成就。
而且他的身体也不怎么好,梁山那么多的事需要操心,那么多的人际关系需要维持,他累呀。
一直造反一直累,招安就可以退休了,就算是被朝廷弄死,他也完成了名垂青史的目标。
无论如何作为反贼被人唾弃,他是不要的。
宋江对于死是有觉悟的,作为最大的造反头子,朝廷极大可能是不会放过他的。
他明知是死也要投,这其中说没为兄弟考虑是假的。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要死也是老大先死。
而事实上宋江也为大多数的兄弟找了条不错的路。
至于战死的也没办法,无论如何都是要死人的。
希望梁山一直存在却不死人的,那只能是幻想。
既然一定要有所牺牲,那就选一条牺牲最少,收益最大的路。
既然招安是对的,为什么宋江显得很恶心呢?
因为把宋江招安的心态表现的太急切,近乎没有尊严。
而且也没有像我们上面这样,去写梁山面临的现实困境。
如果不换位思考,看起来宋江就是出卖兄弟。
其实老宋只是在梁山最强大的时候,卖一个好价钱。
所以小宝才认为,宋江无所谓信仰,他所追求的一直以来都是现实利益的最大化。
理论不是指导现实的,而是解释现实的,这才是宋江的真面目。
最后我们来填下最开始留下的坑。
宋江叫江,宋清叫清,分别是老三老四。
如果有老大老二应该叫什么呢?
老大自然就是宋大。
连起来就是大厦将倾。
出自隋朝思想家王通的《文中子》。
原句是: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而宋下面刚好就是一个木字。
水浒传写的就是宋亡,写的就是末日来临。
不久之后,靖康之耻,衣冠南渡。
宋江招安与不招安,结果都是末日。
为什么那么多起义主角,选宋江呢?
因为宋江的名字好,他可以一语双观,他既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宋朝的江山。
宋江天魁,朱武地魁。
朱武大明也。
宋江上天,朱明落地,就是作者在经历的时代。
他对宋江充满惋惜和向往,但是又不得不接受历史的滚滚洪流。
国王轮替,朝代盖载,宋江倾覆,大明洪武。
到此,我们的水浒人物传完结。
谢谢大家的一路陪伴,至于下一步什么计划,咱们明天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0:53 , Processed in 0.2319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