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大话三国17:大汉王朝的关键转折点,何进是如何步步作死的?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汉王朝的关键转折点,何进是如何步步作【zuo1】死的?
话说为了铲除宦官,袁绍给何进出了一条绝世好计。
招外臣入京亲王,来个引狼入室,借刀杀人。
曹操当时就闻到了一股屎味,他忍无可忍。
这条计策太臭了,比村头的粪坑要臭,都臭到姥姥家去了。
曹操坚决的反对。
首先,这是小事,没有皇帝支持他们屁都不是。
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
其次,这事好解决,不用兴师动众。
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
谁有仇你就杀谁,不要按倒葫芦瓢又起,再说外臣就比太监好对付吗?
第三,太监们不会坐以待毙的。
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
曹操说的这个道理,就和刘备围宛城时候的计策一样,不要把人往死路上逼。
鱼死网破,狗急跳墙。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
通过以上证明,袁绍真是搅屎棍,何进属实没脑子。
何进肯定不服气呀。
何进怒曰:“孟德亦怀私意耶?”
咱们都知道曹操的爷爷是个太监,他是宦官之友,在何进听来,曹操说这话就是有私心。
曹操还有什么好说的?
他就是伤心呀,自己一切都是为了何进好,还被他戳脊梁骨。
曹操退曰:“乱天下者,必进也。”
得了,你想死就让你死去吧。
进乃暗差【chai1】使命,赍密诏星夜往各镇去。
正是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何进的诏书就是一封邀请函。
首都人傻钱多速来。
作为一个屠户,何进一辈子最大的骄傲估计就是宰了大汉这头猪。
而这头猪的第一位顾客就是看不起刘备,张飞上来就想砍的董卓。
您别看董卓在黄巾之乱中打了败仗,但是人家是社交小能手。
他是真的狗,对下狗眼看人低,对上那就是一条穿着皮裤跳钢管舞的哈巴狗。
十常侍朝中权贵都很喜欢他。
虽然打了败仗,不但没有受罚,官做的还越来越大了。
现任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手握西州大军二十万。
在小宝的军衔对应关系中,前将军的权力极高,有具体的实权,所以和骠骑将军同级,相当于中将。
董卓是西凉的军区中将司令。
他是本事不大官挺大,能力不强野心不小。
当狗当久了,他就越想当人,就越想体会一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
他白日做梦的时候,何进的邀请函来了。
事实证明梦想一定是要有的,这不就照进现实了。
是时得诏大喜,点起军马,陆续便行。
首先他让自己的女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稳住退路。
随后自己带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提兵望洛阳进发。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何进邀请函发往全国各地,就董卓一个来了呢?
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响应何进的号召呢?
何进太蠢,蠢到大家看不出来他蠢,还以为他这是钓鱼执法,准备搞偷袭呢。
所以大家都在观望,都不想当第一个小白鼠。
总结一句话,其他人没有董卓胆子大,更没有董卓不要脸。
董卓入京,走上一条他自己未曾设想的道路,有他的辉煌也有他的末路。
在入京的路上又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
董卓婿谋士李儒曰:“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味。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三国演义》中写的是董卓婿谋士李儒,但是李儒到底是不是董卓的女婿很有争议。
首先正史中没有记载,其次根据三国演义的故事,李儒混的有点惨,不太符合他作为董卓女婿的待遇。
小宝认为,李儒做不做官和他是不是董卓的女婿没有直接的关系。
李儒就不能有点个性,有点男子气概,不走老丈人的后门吗?
在李儒的建议下,董卓上书。
其略曰: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显然这是试探朝廷的态度,别进了京城,人家就反悔了,到时候咱们成反贼了。
这个时候,何进还是可以拒绝的。
但是何进他蠢呀,他还害怕别人不知道他蠢呀。
大厅广众之下,何进还拿出来给大家欣赏呢。
大家伙瞅瞅看看,董卓真棒。
侍御史郑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
何进却说:“汝多疑,不足谋大事。”
卢植第二个站出来反对:我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不如止之勿来,免致生乱。”
这次何进什么态度呢?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面对这样的领导,唯一的出路就是辞职。
郑泰卢植皆弃官而去。朝廷大臣,去者大半。
大家用辞职表态,也挽回不了何进的心。
那么为什么何进要一条道跑到黑呢?
说到底就是面子二字。
何进是个屠户出身,他也有他的自尊心,他也怕别人的评价。
别人越说他蠢,他就越想证明自己不蠢,反而做出了更蠢的举动。
这个就叫人来疯,越是劝他,他越是往作【zuo1】死的方向跑的越远。
当然这背后还有他的小九九,他十分想杀太监,但是他又不想背负杀太监的名声,惹妹妹生气。
何进引董卓进京之时,太监们在做什么?
正如曹操的预料,四个字狗急跳墙。
张让等知外兵到,共议曰:“此何进之谋也;我等不先下手,皆灭族矣。”
不让我们活,大家就都别活了。
谋杀何进的行动正式开始。
第一步,埋伏刀斧手五十人于长乐宫嘉德门内。
第二步,骗何进入宫。
张让入告何太后:“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
何太后毕竟是何进的妹妹,智商和何进不相上下。
面对太监们的求救,她居然说:汝等可诣大将军府谢罪。
张让一听都傻了,何太后怕不是白痴,我们去谢罪不就是送死吗?
张让忙说:若到相府,骨肉齑粉矣。望娘娘宣大将军入宫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
机智何太后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何太后乃降诏宣何进。
聪明的何进毫不犹豫就要进宫。
何进得诏便行。
您看果然是亲兄妹,大汉有这俩卧龙凤雏何愁不亡呀!
主簿【bu4】陈琳赶紧劝阻:“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
何进根本不听:“太后诏我,有何祸事?”
袁绍又说:“今谋已泄,事已露,将军尚欲入宫耶?”
曹操也跟着劝:“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
但是何进又犯老毛病了,你越劝,他越做。
何进笑曰:“此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我就是要去,就是玩,就是送。
面对这样的领导,没辙,袁绍曰:“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
可以这么说,何进不去最安全,但是去了做好保护也不一定死。
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命袁绍之弟袁术领之。袁术全身披挂,引兵布列青琐门外。
袁绍与曹操护送何进至长乐宫前。
黄门传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
可以这么说这是何进最后的机会了。
他要么不去了,就像汉灵帝死前那次一样。
他要么带人强闯,就像汉灵帝死后一样。
总之他只要把之前的行为再来一次就行,但他这次非要搞创新。
何进昂然直入。
他哥们一个就进了皇宫。
那么多人劝他,都劝不住,他脑子是空的。
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何进大惊。
张让当众宣布诛杀何进的四项罪名。
第一、谋反罪。
董后何罪,妄以鸩死?
第二、忤逆罪。
国母丧葬,托疾不出!
第三、忘恩负义。
汝本屠沽小辈,我等荐之天子,以致荣贵。不思报效,欲相谋害。
第四、双标狗。
汝言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
这话太有道理了,你何进为国家做了什么贡献,有我们做的多吗?
何进一听太有道理了:那我走?
何进听后很慌急,欲寻出路,宫门尽闭,伏甲齐出,将何进砍为两段。
请鼓掌三分钟,终于死了,他再不死就要气死人了。
后人有诗叹之曰: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一句话总结何进死的活该。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一个人能够赚到超出自我认知能力以外的钱,就算暂时赚到了,也把握不住,早晚都得还回去。
何进就是这么一个人,他靠着妹妹走上高位,最后却枉送了性命。
他这一死导致了什么结果,会导致一个什么恶果呢?
背后又藏着什么秘密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6:28 , Processed in 0.0835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