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回复: 0

大话三国30:曹操创业的天使投资人是谁?他的创业太对有多强?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操创业的天使投资人是谁?他的创业太对有多强?
上回说到,曹操杀吕伯奢一家,陈宫认为自己眼瞎,看错看了曹操。
怎么办呢?
那就干脆把曹操干掉。
忽转念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
您注意陈宫这话,是不是有点前后矛盾了。
他为什么要杀曹操?
因为曹操是个狼心之徒!
今日留之,必为后患。
现在他为什么不杀曹操?
因为自己杀之不义。
后患是国家的,不义是自己的。
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的德行放在了国家之上。
就和他批评曹操杀吕伯奢一样,他把自己的名声放在了自己的主公曹操的安全之上。
说到底陈宫这个人不就是拎不清。
咱们再看原文。
月明中敲开客店门投宿,喂饱了马,曹操先睡。陈宫便欲拔剑来杀曹操。
转念之后,插剑上马,不等天明,投东郡去了。
您看二人客店投宿,曹操肯定不会睡在马棚。
从陈宫欲拔剑再到插剑上马,也就是说,陈宫的所有思想活动都是在马棚完成的。
从头到尾,陈宫杀曹操就是一场独角戏。
老曹根本不知道陈宫要杀他这事。
所以,小宝认为陈宫心说杀之不义,更像是他的借口。
他如果真去,没准杀不死老曹,还可能被反杀。
毕竟他是一个文人。
那么说到底陈宫为什么要离开曹操呢?
那还得回到开头,陈宫为什么要跟着曹操呢?
不就是希望能够在创业公司获取更多的股份和话语权吗?
但是在合作的初级阶段,陈宫就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
他的智谋不如曹操,果断不如曹操,处处暴露自己的幼稚。
陈宫在曹操面前显得智商不足,显得多余。
您想一个谋士显得很笨的时候,那他的价值何在呢?
陈宫对于曹操也就没有那么重要,没有那么重要,必要的时候就会被抛弃。
而曹操又非常的果断,属于典型的目的导向性,根本不会去考虑人情。
陈宫知道如果自己干不好,曹操一定会先干了他。
举个例子,如果你感觉到自己注定会被辞退,你还会加入这家公司吗?肯定不会呀。
更别说陈宫在吕伯奢这事上,犯了严重的错误,根本没有把老板的人生安危放在心上。
不为老板解决问题,还质疑老板,这样的小弟你要吗?
陈宫嘴里很看重忠义,其实他根本不讲这个,不然他也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吕布了。
他跟吕布的核心原因是吕布的脑子不如他,他能够在吕布身上找到智商优越感。
历史中的陈宫也根本没有弃官跟曹的故事,他就是一个二五仔。
趁着曹操领兵征伐陶谦,让他留守后方。
他做了什么呢?
勾搭吕布进入兖州。
然后被曹操反推,自己跟着吕布跑了。
他也不老实,怂恿吕布的手下跳反。
总之这个人远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好,后文等他再次出场的时候再好好分析。
咱们再说曹操,醒后不见陈宫。
心内寻思:“此人见我说了这两句,疑我不仁,弃我而去。吾当急行,不可久留。”
老曹也认为自己说的那两句话有点过分了,伤了陈宫的心。
这一段,三国演义想证明曹操不仁,但是又留下了很多逻辑漏洞。
无外乎两个可能,一是作者写的时候考虑不周。
二就是作者内心纠结,他认为曹操杀人是对的,但确实是不义的。
也就是我们前文说的,正当却不正义,正确却不合理。
这也正是曹操的一生,在对与不对的黑白地带,在能臣和奸雄之中左右摇摆。
话说曹操连夜赶到陈留,寻见父亲曹嵩,讲述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爹你想一夜暴富吗?你想走上人生巅峰吗?你想下半辈子大富大贵吗?跟我走吧,提着脑袋把歌唱,翻身就把革命闹。
儿子造反得有钱,钱从哪来呀?
曹操看着曹嵩:你出呀,儿子创业你不支持吗?
曹操欲散家资,招募义兵。
那么问题来了,曹嵩有钱吗?
那肯定是必须有呀。
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汉桓帝时期就已经受封费亭候了。
汉灵帝即位后,又被提拔为大鸿胪大司农。
掌管国家礼仪外交和财政事务。
相当于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
曹嵩身列九卿,位高权重。
可是如此顺风顺水的曹嵩并不满足,又花巨资贿赂太监,跻身为太尉。
相当于国防部长,从此位列三公,地位仅次于百官之首的司徒。
可人生有起就有落,后来黄巾叛乱,曹嵩因平叛不力被罢免。
您还别说,被罢免对曹嵩来说还真是好事,躲过了多少洛阳的血雨腥风。
对于曹操想要卖家创业这事,曹嵩的态度很好玩。
曹嵩说道:资少恐不成事。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
他没说给也没说不给,只是让他曹操去找卫弘。
换句话说,老头子留了一手,如果曹操能搞定卫弘,这笔钱他就不用出了。
如果曹操搞不定卫弘,他就更不用出了。
总之,老曹头既考验了儿子,又分散了风险。
曹操置办酒席,拜请卫弘到家,畅谈自己的创业理想。
“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我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
卫弘一拍大腿:“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
卫弘为什么愿意资助董卓呢?
因为他也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
在《三国志》里卫弘的原型叫卫兹。
卫兹倾家荡产资助曹操,一共招募了五千士兵,绝对是曹操创业的天使投资人。
但是这兄弟实在是倒霉,跟随曹操讨伐董卓,不久就在荥阳作战身亡。
你说他要是不上战场当个文臣,至少能跟着曹操混个尚书干干。
卫弘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能出钱绝不能出命呀。
在得到卫弘的资助下,曹操立刻开始行动。
第一步,发矫诏驰报各道。
曹操来自京城,还被董卓通缉,他说有皇帝的招书,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那个年头又没有电视互联网,董卓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真不真也不重要,有人信才重要,那么谁信呢?
咱们先挖个坑。
第二步,招集义兵,竖起白旗,上有忠义二字。
忠义这俩字怎么那么熟悉呢?
对了梁山就叫忠义堂。
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而且各个都是一顶一的人才。
首先是两个人才。
第一位,姓乐命进字文谦。
阳平卫国人,现在的河南省清丰县。
《三国志》中记载乐进容貌短小,跟《水浒传》里的矮脚虎一样,五短身材。
但是乐进人小胆大,是不可多得的勇士。
第二位,姓李名典,字曼成,山阳巨鹿人,现在的山东巨野县人氏。
《三国志》中,李典家族在当地是名门望族,有不少兵马,属于带资进组。
曹操让这二位做了帐前吏,您别看这个官小,但距离曹操近呀。
然后是两组兄弟。
第一组,夏侯惇,字元让,今安徽亳州人氏。
乃夏侯婴之后,夏侯婴是汉朝的开国功臣。
夏侯惇自小学习枪棒,十四岁时从师学武,有人辱骂他师父,他就把人给杀了,逃往外方。
听闻曹操起兵,就与族弟夏侯渊,各引壮士千人前来相会。
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也是带资进组。
而且他们还和曹家颇有渊源。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老爹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继给曹家的。
您注意这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在史学界并不认可。
有机会我们单开一讲。
夏侯兄弟来了不久,又来了一对曹氏兄弟,曹仁和曹洪,他俩不是亲兄弟是堂兄弟。
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
各引兵千余前来相助。
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有钱大家赚,曹氏家族自然要鼎力支持喽。
短短时间,曹操就组建了一支规模上万的队伍,于村中调练军马。
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可以说把所有家产全部押在曹操身上了。
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
咱们回忆一下刘备兄弟,桃园三结义,张飞倾家荡产搞了500人,连马都没有。
你看曹操有人又有钱,要是刘备能有这个起点,估计他都敢统一银河系了。
再说曹操的诏书发了出去,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谁会第一个响应曹操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6:31 , Processed in 0.0867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