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大话三国47:孙坚死后,刘表为什么不进取?董卓到底有多作?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坚死后,刘表为什么不进取?董卓到底有多作?
书接上回,刘表取得了巨大的战略优势,不但弄死了孙坚,还占着孙坚的尸体。
孙策就准备用黄祖来交换老爹的尸首。
这个买卖对刘表来说挺划算的,毕竟尸体又不是什么好玩意,放久了还会发臭。
黄祖可是江东一等一的人才,死人换活人绝对不亏。
但是蒯良却有不同意见:“孙坚死了,其子皆幼。应该趁他病要他命,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若是两家议和,养虎为患,荆州永无宁日。”
现在的情况,无论怎么看,都是优势在我。
再说了,你把人家爹弄死了,人家儿子早晚得复仇,斩草除根才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刘表却说:黄祖我安忍弃之?
刘表的态度很明确,要黄祖不要江东。
蒯良想不通呀:黄祖这么一个饭桶,为什么那么重要呢?舍一无谋黄祖而取江东,有何不可呢?
刘表还是摇头:“吾与黄祖心腹之交,舍之不义。”
说起义气大家想起了谁?
当然是韩馥,他也讲义气。
刘表难道是韩馥第二?
那就错了,韩馥是对竞争对手讲义气,所以他该死,而刘表是对自己的属下讲义气,他得人心。
显然刘表比蒯良看的更远。
黄祖再笨,那也是当地的世家大族。
不要黄祖是要失人心的,是破坏安定团结的大事。
人心散了,基本盘不稳,拿下江东他也守不住。
更别说穷寇莫追,哀兵必胜,就自己的战斗力,他也没有信心打赢孙策。
所有才作出这么一个看似懦弱本在务实的决定。
但是任何决定都是有负面代价的,那就是荆州的后患。
刘表在守和功之中选择了守,就是选择放弃进取,成为三国第一龟缩大师。
最终也导致了他灭亡的命运。
因为乱世的规则的就是不进则退,你少进一份,就有人多一份。
而多的这一份就会用来消灭你。
所以没有永远的稳定,只有一时的安逸。
但是能安逸不选择安逸而却选择赌,好像又太强人所难了。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要顺势而为【wei2】,遇到乱世该进不进就是退。
遇到盛世,该退不退就是死。
书归正文,桓阶回营后,双方达成交易。
黄祖回到荆州,十分惋惜:再给我几十年,我就能说动监狱三个囚徒造反,到时候里应外合江东一举可得,我还没出手,孙坚就死了,他实在是太笨了!
刘表拉着黄祖的手,深情说道:阿祖,我就是喜欢你自信的样子。
再说孙策回到江东,安葬了孙坚。
这就是孙坚的一生。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他: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
陈寿还是很认可孙坚的,能力是很强的,贡献是极大的,是个忠烈之士。
裴松之却认为,这是屁话:孙坚私藏玉玺,此为阴怀异志,岂所谓忠臣者乎?
您看人是复杂的,人也是多变的。
孙坚初始或许只想出人头地,到后来想要封侯拜将,再后来就想成为九五之尊。
他太强了,没有他办不成的事,达不成的目标,最终盲目自大葬送了性命。
他是被命运溺爱的宠儿,但这份溺爱也夺走了他的生命。
不过他虽然死的早,却为江东孙氏有限责任公司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孙策继承父志,继续创业,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慕名而来。
江东集团一改孙坚的扩张战略,开始修炼内功,加强团队建设,为日后爆发积蓄力量。
孙坚死了,有人哭就一定有人乐。
最开心的就是远在长安的董卓。
“吾除一心腹之患也!”
大家都起立鼓掌三分钟,都给我嗨起来。
董卓突然想起一件事:他儿子多大了?
有人回禀17岁。
董卓一听,乳臭未干的小子,不足为患。
接着唱歌接着舞。
从此董卓愈加骄横,在治国的道路上发挥聪明才智,花样百出。
首先就是当爸爸,自比姜子牙,号称尚父。
同时待遇必须得提上去,皇帝的爸爸叫什么?太上皇,所以用天子仪仗是不是合情合理?
那必须没毛病。
其次就是重用家人,你说一个人发达了是不是得回报亲人?
让亲人当官这合不合理?
这也没毛病吧。
枪杆子里出政权,董卓这方面可一点都不糊涂。
提拔自己的弟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侄子董璜为侍中,总领禁军。
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
第三,就是给自己修建末日避难所。
在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个叫做郿坞的城堡。
为了这项浩大的工程,征集民夫25万人。
郿坞的城墙跟长安城一样厚,就比董卓的脸皮薄一点。
老董说自己最懂基建,现在服气了吧。
第四就是享受。
郿坞之内除了有富丽堂皇的宫殿,还囤积了够二十年吃的粮食。
除了粮食,董卓还从民间选了美少女八百,给自己开了后宫。
别的金珠宝贝更是不计其数。
把自己的家人全都搬了进来。
老董说了: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反正他是想的挺美的。
第五就是立威,搞白色恐怖。
老是住在郿坞他也会腻,毕竟老董天生就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
所以隔个一月半月的,他就到长安找点乐子。
等他回去的时候,满朝文武就在城门相送。
老董也怪不好意思:大家伙别走了,今天咱们野炊,一起喝一杯!
刚好从北地招降的数百降卒经过。
董卓灵机一动,干喝太无聊了:给大家来点刺激的。
就在各位大臣的面前,董卓下令,给降卒做活体解剖。
或断其手足,或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锅煮之。
整个长安都能听到哀号之声。
百官都傻了,有几个差点没心脏病突发。
但是老董镇静自若,边看边吃,边吃边笑。
你们看这多有意思,你们闻闻这味多香,待会一人一碗,都得吃的干【gan1】干【gan1】净净。
那么为什董卓要杀这些降卒呢?
首先,这些士兵不是主动投降,而是被诱降的,投降之后是要兑现待遇的。
可是董卓哪有钱呀?
有钱也不给他们呀。
所以他们必须死。
其次,老董他反人类,他真有这个凶残的爱好。
第三,那自然是威胁这些大臣们了,你们一定要乖,不然我也拿你们做人体实验。
杀降卒的效果还不够,要震慑这些大臣必须得树个典型。
那么谁那么倒霉呢?
话说又一日,董卓在省台大会百官,省台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
酒过三巡,吕布突然进来,向董卓耳语了几句。
董卓笑道:原来如此。
当即令吕布揪司空张温下堂。
百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情况?
不多时,张温的人头就被送了上来。
百官魂不附体:吓死宝宝们了!
看着大家伙吃惊的样子,董卓又是一笑:诸公勿惊。张温结连袁术,图谋害我,派人送信,错送到吾儿奉先处。故斩之。
这事一听就离谱,张温勾结袁术有可能,可是把信送到吕布家中,这送信的人怕不是个傻子吧。
怎么看都是董卓借机杀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董卓要杀张温呢?
史料上记载,董卓在和羌人作战的时候,受张温的节制。
因为作战不利,张温差点没砍了他。
等到董卓进京,张温也不给他面子,老董早就怀恨在心了。
这次可算把自己的老领导给弄死了,这一波妥妥的公报私仇。
老董自己是爽了,可他万万没想到,杀官和杀百姓是两个概念,张温之死给他引来了杀身之祸?什么祸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6:28 , Processed in 0.0855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