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回复: 0

大话三国99:三个男人一台戏,谁才是最刁钻的男人?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回,吕布要和曹操议和,给老曹寄了一封信,还外带一份礼物,那就是袁术派来的大使韩胤。
说起来,韩胤这个人也是够倒霉的。
自己招谁惹谁了,本来是送礼的,怎么一夜之间自己就变成贺礼本身了呢?
这事对于刚刚战败的曹操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
大喜,命人斩韩胤于市曹。
而且还特别吩咐,一定要办的热热闹闹的,围观群众越多要好。
必须要让远在淮南的袁术感受到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悦。
什么叫丧事喜办?这就叫丧事喜办。
除了这,曹操还有一个意外之喜。
陈登密谏曹操:吕布,豺狼也,勇而无谋,轻于去就,宜早图之。
敌人的队友主动投怀送报。
对于这种送上门的机会,曹操如何把握住陈登的心呢?
第一、表示赞同:吾素知吕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这是摊牌,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二、表示感谢:非公父子莫能究其情。这是拉近关系,认可对方的功劳。
第三、请求帮助:公当与吾谋之。这是给出许诺,表达自己行动的决心。
这三步缺一不可,少一句都无法让陈登彻底倒【dao3】向曹操。
多说一句《三国演义》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对话,满满的都是说话的艺术。
陈登当即表态:丞相若有举动,某当为内应。
这时候就到了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给好处。
这个世上,哪有不给好处就让对方干活的道理呢?
曹操表赠陈珪秩中二千石【dan4】,陈登为广陵太守。
这个安排很有水平。
首先是给陈珪发钱。
秩中二千石【dan4】,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给陈珪年薪百万。
而这个钱谁出呢?
中说的就是中央,这钱就是老曹给的。
换句话说,老头子想得到年薪百万的工资,就只能帮助曹操的阵营做大做强。
其次给陈登发官。
这个官给的不能大也不能小,太大必然会引起吕布的不满,暴露陈登自己的卧底。给的太低,陈登心寒,就不会好好干活。
所以广陵太守这个尺度刚刚好。
给老子发钱,给儿子发官,这就是曹操对人性的拿捏。
临别之时,曹操拉着陈登的小手,温柔的说道:东方之事,便以相付。
陈登点头允诺。
这出戏,曹操的感情是热烈的,而陈登却相对冷淡。
是不是觉得陈登不识抬举呢?
关键是陈登和别的谋士不同,他们需要上升的阶梯,而陈登这些早就有了,从他的角度来说,是他给了曹操机会,老曹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甚至他还绝的老曹做的不够呢,当然这是后话了。
单说陈登回到徐州,吕布就问了:我当徐州牧的事情,办的怎么样呢?
陈登也不隐瞒:我爹涨工资了,我当上太守了。
吕布大怒:我呢?我让你去给我求官,你们父子俩却上去了!你爹让我协同曹公,绝婚袁术,现在你父子俱各显贵,我一无所有,吾为汝父子所卖耳!
当时拔剑就要砍了陈登。
您说如何才能扭转危机呢?
这里陈登现场教学,给您表演一个绝活。
但凡遇到危险,不要怕,不要怂,而要大笑。
因为爱笑的汉子总会有好运。
通过笑,来引起对方的好奇心。
然后抓住对方的性格弱点,给对方洗脑。
这一招在《三国演义》中屡试不爽。
陈登大笑曰:将军何其不明之甚也!
言外之意就是,你太糊涂了。
吕布这个人向来自傲:我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糊涂呢?
然后陈登就开始给他洗脑了。
首先,我给你求官了。
见到曹操就说:养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
可是你知道曹公如何评价你吗?
是个人都在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更别说吕布了,一听这话,注意力立刻就集中【zhong1】了。
可问题是,曹操根本就没评价过吕布。
所以下面这些话都是陈登给吕布量【liang2】身定做的台词。
曹公笑曰:“不如卿言。吾待温侯,如养鹰耳:狐兔未息,不敢先饱,饥则为用,饱则飏去。
这一段,陈登把自己洗的干【gan1】干【gan1】净净,曹操把你看做翱翔在空中的雄鹰,不敢把你喂饱,怕你跑了,不是我不努力,是他不给。
然后吕布就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狐兔是谁?
这不巧了吗,这个问题陈登也就问了。
曹公曰:淮南袁术;江东孙策、冀州袁绍、荆襄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皆狐兔也。
老鹰抓狐兔,就是说吕布比上面这几位都要强。
被陈登这么一捧,吕布掷剑笑曰:“曹公知我也!”
这段对话,陈登就是抓住了吕布的虚荣心。
把曹操不给他官职,描绘成了老曹对他的仰慕和畏惧,让吕布飘飘然起来,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毁灭吕布的不是无知和弱小,而是傲慢。
吕布自认为自己对曹操有价值,于是他就对老曹放松了警惕,为自己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吕布还没开心一分钟,就出事了。
探子回报,袁术兵分七路,来取徐州。
吕布闻言失惊。
正是:秦晋未谐吴越斗,婚姻惹出甲兵来。
那么吕布会如何应对呢?
请看《三国演义》第17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8:05 , Processed in 0.0826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