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回复: 0

大话三国126:从公孙瓒失败说起,道义究竟有何用?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回,煮酒论英雄这件事,是建立在双方彼此形成巨大误解的基础上的。
老曹以为自己征服了刘备。
刘备以为自己早晚暴露,准备随时跑路。
第二天,曹操又请刘备喝酒。
所以,煮酒论英雄之后还有第二场酒。
显然,这又是一轮的新的考验。
可是考验还没开始,负责打探袁绍消息的满宠回来了。
他给老曹和老刘俩人带来了一个共同的噩耗:公孙瓒已被袁绍破了。
要知道,公孙瓒是刘备的老同学,老上司,是刘备的恩人,自己找公孙瓒借的三千兵还没还呢。
刘备急问:愿闻其详。
老刘明明很关心公孙瓒的安危,却丝毫不提公孙瓒的名字,这就是政治智商。
永远不在敌人面前,暴露自己的软肋。
问公孙瓒作死分几步。
满宠答:分两步。
第一步,把自己和群众分开。
话说公孙瓒与袁绍交战不利,筑城围圈,圈上建楼,高十丈,名曰易京楼,积粟三十万以自守。
易京楼外面一圈圈的都是战壕、营垒。
公孙瓒和妻子住在其中,男人七岁以上不得进入。
除了公孙瓒自己,剩下的就是女人和小孩。
那么他如何传递军令呢?
让女人们练嗓门,有事就让她们喊。
将士们看不找主帅,只能听到他老婆在嚎叫。
您想,老板都躲起来了,战士们还能有战心吗?
第二步,彻底的抛弃群众。
有部将被袁绍包围,部下求公孙瓒去救。
您猜公孙瓒怎么说的?
我如果救了他,后来的人都指望我去救,就都不肯死战,所以绝对不能救。
您看这不糊涂吗?
你不救他,他又凭什么为你死战?
他又不傻,还能给你继续卖命?
大家的心就凉了,袁绍一来,大量的士兵投降。
公孙瓒失败的群众路线,导致他只能依靠外援。
先派人去许都,向曹操求救,中途为袁绍军马所获。
他只好又向黑山张燕求救,约定举火为号,里应外合。
张燕就是前文,吕布帮助袁绍,干翻的那兄弟。
他虽然兵败,可是势力犹在。
不幸的是,下书人又被袁绍擒住。
袁绍将计就计,来城外放火诱敌。
公孙瓒带兵出战,中了袁绍的埋伏,军马损失大半,继续退缩城内当乌龟。
袁绍就开始了土工作业。
挖地道,很快就挖到公孙瓒所住的楼下。
公孙瓒走投无路,先杀妻子,然后自缢,全家都被火焚了。
袁绍收了公孙瓒的兵马,夺了公孙瓒的地盘,成为北方的头号军阀。
作为,三国前期最重要的军阀,我们来分析下,在乱世中公孙瓒就没有机会吗?
他为什么会采用如此愚蠢的战术呢?
这一切还的从他的出身说起。
他和袁绍的情况很相似,虽然出身贵族,但是由于母亲不是正室,所以公孙瓒在家族中的地位很低。
起步只能做一个郡中小吏,但是架不住他长得帅。
得到了涿郡太守的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
长得帅的确是很重要的资源,能真正做到不以貌取人的能有几个?
岳父还把他送到卢植那里深造学习,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和老刘成了同学。
人家公孙瓒有个好岳父,路就是比刘备好走。
老刘卖草鞋的时候,他已经在边关杀敌了。
而且屡立战功,官职越混越高。
黄巾起义中,他又在河北打破黄巾军。
声势是越来越大。
在战争中,暴露出他的一个致命问题,喜欢纵兵扰民。
而幽州刺史刘虞,是汉末难得的好官,很是爱护百姓。
因此,他和公孙瓒的矛盾越来越大。
公元193年,刘虞率兵十万人进攻公孙瓒。
出发前告诫士兵:不要多伤人,只杀公孙瓒一个就行了。
此时公孙瓒的主力都在外地,完全处于劣势。
可是刘虞的部队,一来不善作战,二来爱惜百姓,战斗力是实在是低的可怕。
公孙瓒召集精锐勇士数百人,顺风纵火,趁势突袭。
一鼓作气,居然大败刘虞。
不久后,俘获刘虞。
正赶上朝廷派使者段训来增加刘虞的封邑,让他掌管北方六州。
公孙瓒借段训假传圣旨,拜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钺,督幽、并、青、冀四州。
随后诬陷刘虞与袁绍合谋造反,胁迫段训将刘虞斩首。
这一年,公孙瓒走上了人生巅峰。
可是谁能想到,199年,公孙瓒就自焚身死了,从天堂坠入地狱只需要短短6年。
公孙瓒成功有多容易,他失败的就有多迅速。
他太走运了,一切都太过于顺利。
缺少坎坷历练,把运气当实力,刚愎自用。
尤其的骄横跋扈,任性妄为。
他盲目的迷信武力,以为自己是战神,完全不考虑客观现实。
比如,因为堂弟公孙越之死,他就盲目进攻袁绍,导致界桥大败。
磐河之战,他作为主帅居然敢单挑文丑。
完全耍个人英雄主义,又一次全线大败。
而正是与袁绍战争的失败,又让公孙瓒从战场的莽夫变成了缩头乌龟。
进攻中冒险主义,防守中龟缩主义,最终把自己逼入绝境。
但以上并不是他失败的根源,说到底,他这个人不讲道义,不在乎道义,他认为道义是狗屎。
战场上,他不爱惜百姓,不在乎士兵。
官场上,他不择手段,背信弃义。
为什么他不重用刘关张三兄弟呢?
就是看不上老刘满嘴的仁义道德罢了。
他觉得道义都是虚假的,只有拳头和手段才是真实的。
一句话总结,他就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最终,和他浴血奋战的士兵们,他统治的百姓们,抛弃了他。
死在了自己给自己修建的牢笼中。
一把火,是他最后的尊严。
想来很多朋友,也和公孙瓒一样,不相信什么仁义道德,认为这都是伪君子。
其实他恰恰不明白,道义的力量是无形的,是需要积累的。
你看不到他的力量,并不意味着他不存在。
或许卑劣的手段可以让你走上巅峰,但道义总会突然给你致命一击。
要知道,道义是保护自己的护甲,是攻击别人的武器,是最后的防护屏障。
当人与人之间没有共同利益,甚至利益相冲突的时候,道义没准会在关键时刻保护你。
他或许不是每次都能发挥作用,但没有他,便是末日。
书归正文,满宠不止带来了坏消息,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什么消息呢?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1:54 , Processed in 0.0824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