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回复: 0

大话三国196:如何用两句话,让诸葛亮为刘备奉献一生?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用两句话,让诸葛亮为刘备奉献一生,放弃美好的田园生活,过上呕心沥血,死不瞑目的下半生?
第1句,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第2句,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这两句话,句句戳在诸葛亮的心坎上。
第一句是让诸葛亮自问,你这辈子甘心吗?你就真的想做一辈子农民,辜负自己的才华吗?
第二句是代表苍生祈求,把诸葛亮拉抬到了圣人的地步。
在超级英雄的语境下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来吧,少年,我们一起去拯救世界。
刘备不谈工资,不谈待遇,只谈两个字那就是:理想。
诸葛亮什么态度呢?
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
笑字说明他很开心,他问刘备的志向,说明他心动了!
知识点来了,您知道刘备的志向是什么吗?
当大官?当皇帝?还是统一天下?这都浅薄了。
刘备的话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
什么叫大义呢?
就是恢复汉室,诛杀奸臣呗!
刘备的志向是伸大义于天下。
那么您知道曹操的志向是什么吗?
前文老曹说了:以道御天下。
那么袁绍的志向呢?
争天下。
您看出这三人的不同了吗?
他们对于天下的认识是不同的。
刘备把天下当成一个要帮助的对象,所以他说伸大义。
曹操把天下当成了一匹烈马,他要驯服。
而袁绍把天下当成了一个物件,所以他要争。
那么天下到底是什么呢?
是一个又一个百姓,是一个又一个人。
刘备把百姓看做人,善待百姓,却在乱世没有立足之地。
曹操把百姓看做牲口,软硬兼施,地盘越来越大。
袁绍把百姓看做东西,看不到人心的流动,最终败给了曹操。
三人对天下的认识不同,最终导致了各自的结局不同。
论成绩,显然老曹更成功,为什么呢?
对待天下就好比对朋友。
对他太好,他会没有分寸感。
对他太坏,他就会成为敌人。
最好的办法就是,又要打又要给甜枣。
让他畏惧你,又离不开你。
做人太过仁慈,就意味着背叛没有代价,反而更容易被多数人所抛弃,这就是为什么刘备没有地盘的根本原因。
可以这么说,一个纯粹的好人,是做不了领袖的。
既要有菩萨的心肠,更要有霹雳的手段。
此所谓,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
扯远了,说回刘备。
他有菩萨心肠,但是他没有雷霆手段。
所以他格外需要一个帮他制定雷霆手段的人。
这人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考察刘备的时候,刘备也在考察诸葛亮。
就凭诸葛亮对待他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他是一个有手段的高手,是一个不顾面子不受胁迫的狠人。
一眼万年,刘备认准诸葛亮了: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听了刘备的话,诸葛亮什么态度呢?
他很满意。
老刘是一个有格局的人,所以他也不藏了,当即背诵起了课文,就是咱们当年学习的《隆中对》。
原文咱们就不叙述了,给大家简单说一下。
《隆中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鼓励刘备,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曹操为什么能够成功?除了天时,更因为他出色的战略谋划。根据老曹的成功经验,我们也是大有机会的。
第二部分,分析现在的局势,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强大,是我们的敌人。
孙权占据江东,根深蒂固,可以当做外援,是我们的朋友。
第三部分,讲述诸葛亮的战略规划。
我们的前途在哪里?荆州和益州。
荆州交通发达,有地理优势。
益州沃野千里,有经济优势。
以这两个地方为根据地,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说完,诸葛亮立刻让童子取出西川五十四州之图。
您看,他早就准备好了。
再一次证明,之前都是对刘备的考察。
指着地图,他总结陈词。
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可占人和。
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听完这番话,刘备拨云见日。
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这他娘的是个人才,我来对了。
面对大好前途,刘备却犹豫了:荆州刘表和益州的刘璋都是我的亲戚,备安忍夺之?
刘备说自己不忍心,但最后他都夺了呀,所以一直有朋友认为老刘就是假仁义,虚伪的小人一个。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刘备这个扭捏态度呢?
第一、从道义上讲,刘备能抢别人的,以后别人也能抢他的。刘备抢自己亲戚的,别人抢他的就更没负担了,从长远来看,刘备不是不忍,而是要解决抢人家地盘的合理性。
第二、刘备势力太小,拿什么抢啊。如果道理有用的话,还要什么军队呀?所以刘备除了不忍,还有是不能。如果老刘能力很强大,他就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人家主动就让了。
归根到底,刘备要拿下荆州和益州,要解决两大难题:一个是夺地盘的道义问题,一个是增长实力的问题。
如果解决不了这两个难题,诸葛亮的都是空谈。
那诸葛亮能解决吗?
人家真能。
遇事不决数【shu3】星星。
先说荆州。
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
兄终弟及,解决合法性问题。
再说益州。
刘璋非立业之主,本事不大,这就解决了实力问题。
后文,这两句话会一一实现,就问您诸葛亮神不神?
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后人有诗赞曰: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刘备再次请诸葛亮出山。
光说不练假把式,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可诸葛亮却拒绝下山: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那么刘备用什么方法,才能邀诸葛下山呢,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0:51 , Processed in 0.0890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