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回复: 0

大话三国289:曹操称王,贾诩如何回答继承人的问题?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为了给乐进报毁容之仇,曹操分兵五路,自领中路;左一路张辽,二路李典;右一路徐晃,二路庞德。
各带一万,杀奔濡须口,要打孙权一个措手不及。
前文孙权在江边安排了两路人马防守。
陈武一路,负责岸上巡逻,正遇庞德,被庞德赶到山口,树林丛密,无路可退,想要回身再战,被树刮住袍袖,被庞德所杀。
董袭、徐盛一路,带领五十艘船,防止曹军偷渡。看到曹军人马浩浩荡荡,诸军皆有惧色。
考验二人的时候到了。
徐盛鼓励士气:“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有何惧哉!”
随后带领猛士数百人,坐小船上岸,杀入李典军中。
董袭在船上擂鼓助威,忽然江上猛风大作,白浪掀天,波涛汹涌,眼看船马上要翻,士兵都争着逃命。
董袭仗剑大喝:“受君命,在此防贼,怎敢弃船而去!”
斩杀逃兵十余人。
很快,船就翻了,董袭死在江水之中。
那么您说为什么董袭就不跑呢?
那肯定是人家忠心。
再说他一旦跑了,肯定会动摇徐盛的军心。
到时候,孙权终究还是死。
您说是要做个忠臣死?还是要做个逃兵死呢?
孙权听说曹兵杀到江边,和周泰带兵来助战,看见徐盛和曹军搅做一团,便杀入接应。
被张辽、徐晃两路人马团团包围。
曹操在高处看见孙权,派遣许褚将孙权的部队分割成两段,使彼此不能相救。
周泰冲出包围圈,来到江边,可是发现孙权不见了。
只好再次杀入,营救孙权。
周泰在前,孙权在后,奋力冲突。
周泰二到江边,回头又不见孙权。
杀会又找到孙权,这次让孙权在前,自己在后,在周泰的保护之下,孙权来到江边,上了接应的战船。
这个时候孙权想起了徐盛,他还没出来呢。
周泰再次杀入重围,救出徐盛。
曹军把吴军全都赶下了水。
曹军在岸上,就和吕蒙的船队互射。
吕蒙的箭已用尽,关键时刻孙策的女婿陆逊带十万兵到,射退曹兵,乘势登岸追杀,夺战马数千匹,曹兵死者不计其数。
孙权打了一场出色的防守反击战。
但是统计战损,死了陈武和董袭两员大将,自己差点还挂了,只能说两败俱伤。
庆功宴上,孙权大肆表彰周泰的救驾之功。
当着众将的面儿,孙权一边给周泰敬酒,一边抚摸周泰的后背,边摸边哭,边哭边发表感言:你两番救我,后背都是伤痕,我怎么能不像亲骨肉一样重用你呢?你是我的功臣,我当与你荣辱与共。
说罢,让周泰脱了衣服给众将参观。
看着遍体鳞伤的周泰,孙权一边指一边问:这个伤口怎么来的?这有什么故事啊?
周泰口才还真不错,每道疤痕的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都藏着自己对孙权的无限忠诚。
一个伤口一杯酒,周泰喝的酩酊大醉,孙权又以青罗伞盖送入帐中,以示荣耀。
在收买人心方面,孙权、刘备和曹操各有各的套路。老曹喜欢发钱给待遇,刘备拿你当兄弟,当面摔儿子。而孙权就喜欢给面子,把你捧的高高的,让你做人群中最亮的仔。
所以喜欢钱的去投曹操,要家庭温暖的选了刘备,喜欢面子的就找孙权。
总之,找工作就是挑老板,脾气对路了,干的才舒服。
自此,孙权在濡须和曹操开始了拉锯战,互有胜负,陷入了战略僵局,张昭、顾雍联合上书孙权:久战不利,咱不如求和。
这一仗确实打的也没意思,孙权派步骘到曹营,许诺年年进贡。
曹操也表示同意。
但是有一个条件,孙权先撤兵自己再班师,别到时候我走了,你打我屁股。
孙权留蒋钦,周泰守濡须口,自己上船回去。
曹操留曹仁张辽屯合淝,班师回许昌。
合肥之战宣告结束,最终以孙权失败而告终。
双方充分认识了一个客观现实。
陆战我不行,水战你不行。
南北僵持,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南方的。
相比之下,北军南下要比南军北上要容易的多。
南军所依赖的战船是不可以上岸。
而北军依靠的骑兵,一旦过江,就必然成为南方的噩梦。
所以,三国的局面,东吴一统天下的可能最小。
孙权打了一辈子合肥都没有成功,从希望打到失望,从失望打到了绝望。
话说曹操回到许昌之后,文武官员重提立曹操为魏王。
现在老曹的准备工作全部到位了。
他是皇帝的岳父,夺了汉中还打了孙权,功劳那么大,所以他值得。
尚书崔琰坚决反对。
崔琰最著名的故事是床头捉刀,替老曹接见匈奴使者,是一个大大的帅哥。
在正史中,他推荐的杨训拍老曹的马屁,被世人鄙视,认为崔琰荐人不当【dang4】。
崔琰就写信批评杨训,进而引起了老曹的忌讳,你几个意思,他派我马屁不对吗?于是找个理由就把他给弄死了。
小宝认为事情的背后或许还和立储之争有关,毕竟他的侄女嫁给了曹植,而他又属于清河崔氏。所以,老曹有充分的理由,干掉他,为曹丕扫除障碍。
说回故事,众官就劝他:你想成为下一个荀彧吗?
崔琰大怒:你们等着倒霉吧。
别人倒不倒霉不知道,总之他是先倒霉了。
立刻有人就向曹操打小报告。
曹操把崔琰捉了下狱,崔琰痛骂曹操欺君奸贼,被曹操杖杀在狱中。
后人有赞曰:清河崔琰,天性坚刚。虬髯虎目,铁石心肠。奸邪辟易,声节显昂。忠于汉主,千古名扬!
在扫平了一切障碍之后。
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汉献帝令钟繇草诏,册立曹操为魏王。
老曹假意上书三辞。
给儿子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你爹我是很谦虚的,你们也要有样学样。
汉献帝读懂啦:你不干也得干。
于是曹操的人生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在邺郡盖魏王宫,议立世子。
世子就是接班人。
老曹的大老婆丁夫人没有生育。
妾刘氏生了儿子曹昂,一直由丁夫人抚养。
曹昂死后,丁夫人就和老曹分居了。
老曹很愧疚,一直给她保留了夫人的身份。
曹丕,曹彰,曹植,曹熊,这四个儿子,都是卞氏所生。
老曹封王之后,也就不顾及夫妻之情了,再深的感情,也没有权力的继承重要。
废丁夫人,立卞氏生为魏王后。
在立世子这个问题上,曹操倾向于聪慧的曹植,于是他向贾诩求教。
汉中之战后,贾诩成了曹操面前的红人。
贾诩这个人多机灵了,这是人家的家事儿,不好表态。
所以说他没有说话。
可曹操非问不可,贾诩回答:“正有所思,故不能即答耳。”
那么你在思考什么呢?
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贾诩没有说,你该立谁,但是你可以参考谁,曹操大笑,于是立曹丕为王世子。
曹操成功避开了汉灵帝、刘表、袁绍的坑。
这对刘备来说,可就是一个大大的坏事了。
那么老曹做了魏王之后,他又遇到了什么离奇事件呢?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2:28 , Processed in 0.08531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