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回复: 0

大话三国344:赵云力诛五将,诸葛亮智取三郡?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回,诸葛亮北伐途径沔阳,路过马超的坟墓,诸葛亮亲自祭祀。
自从刘备夺取四川之后,马超基本就下线了。
并不是刘备不重用马超,而是马超负责守卫汉中,特别是和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方面,独当一面。
不能为父亲妻子报仇,应该是他一生的遗憾。
纵观他的一生,有过辉煌,但更多的是遗憾。
而对于诸葛亮来说,更多的是悲凉,五虎上将凋零殆尽,而他北伐又靠何人呢?
此时战报传来,夏侯楙已到前线。
魏延献策,夏侯楙乃高粱子弟,懦弱无能。
他愿带精兵五千,出子午谷,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必然逃走,诸葛亮趁机兵出谢谷,咸阳以西,一举而定。
这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的判断是:此非万全之策,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如果有在山中小路拦截,不但5000人战死,还会大损锐气。
总结一句话,诸葛亮认为风险太大。
但是诸葛亮自己的方案就好吗?
魏延认为旷日持久,何时可得中原?
诸葛亮方案虽然风险小,但是进度慢。
可决定权在诸葛亮的手中,他不用魏延之计。
那么您说子午谷之谋可行吗?
小宝认为是可行的,但是时机不对。
如果曹丕刚称帝的时候,刘备还活着,人心未定,确实大有机会。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曹丕已经当了7年皇帝了,曹魏已经站稳了脚跟。
大汉失去了群众基础,就算占领了地盘,短时间消化不了。
而且蜀国只有30万的士兵,地盘大了,就得分兵把守,容易被魏军各个击破。
诸葛亮看清现实,所以他才逐步蚕食。
不求一夜暴富,但求绝不吃亏。
蜀国太脆弱了,经不起冒险,经不住失败。
子午谷奇谋,只有在魏国内部出现大问题,趁着魏国内部瓦解的时候才可行。
话说夏侯楙的先锋,西凉大将韩德,带着4个儿子,8万羌兵,来到凤鸣山。
正遇蜀军先锋赵云。
两队对阵,首先就是互怼。
韩德骂赵云反国之贼。
赵云一听就不干了,到底谁反谁?我是正统,你们才是反贼。
显然对方没文化,赵云没时间和他斗嘴,上来就是干。
不到三合,一枪刺死了韩德的长子韩瑛。
三兄弟为哥哥报仇,三打一群殴赵云。
正所谓千里送人头,礼轻情意重。
韩德养儿子二十年,不到五分钟就成了孤寡老人。
韩德吓得肝胆竭裂,逃入阵中。
赵云单枪匹马往来冲突如无人之境,谁敢交锋?
正是: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赵云大胜,邓芝就捧:将军年过70,转眼让人成孤寡老人,英勇如此,世所罕有!
赵云很谦虚:丞相觉得我老,吾故聊以自表耳。
再说韩德,弃甲步行,去见夏侯楙。
泪流满面:为了国家,我成孤寡老人了,我养老的问题怎么办?抚恤金、养老金怎么发?
夏侯楙率【shuai4】兵报仇,到凤鸣山前摆开阵势,准备和赵云单挑。
韩德也不知道哪儿来的自信,轮开大斧就冲向赵云。
只三合,就被赵云刺死,一家人完成了地府胜利大会师。
夏侯楙赶紧通知后勤,抚恤金养老金都不用发了,省钱了。
赵云一个冲锋,魏军又兵败十里。
夏侯楙连夜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总结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以前不信,这才知道长坂坡之事原来是真的。
程昱的儿子程武,让夏侯楙冷静,现在不是追星的时候,抓住活的,做成标本,让你看个够。
那么怎么对付赵云呢?
四个字:诱敌深入。
次日夏侯楙叫阵,邓芝提醒赵云小心。
老爷子真有点飘了:乳臭小儿何足道哉,我今日必当擒之。
《三国演义》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一飘,必须倒霉。
赵云深入重地,被魏军团团包围。
邓芝兵少,接应不得。
赵云带着千把人孤军作战。
夏侯楙站在山顶上指挥,赵云往哪跑,他就往哪指。
此时此刻,恰如当年,长坂坡曹操围堵赵云。
赵云不能突围,就引兵上山攻打指挥部,跑到山上半山腰,又被滚木雷石赶回。
一直杀到深夜,刚要休息,解【xie4】甲而坐。
四下火光冲天,鼓声大震,魏兵再次杀到。
赵云慌忙上马迎敌,眼看魏军渐渐逼近。
赵云仰天长叹:我不服老,死于此地!
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张苞和关兴各带5000人从两路杀出。
赵云得救。
赵云鼓励张苞关兴,不要管自己,要乘胜追击,活捉夏侯楙,建功立业。
两个年轻人走后,赵云对左右说到:子侄辈尚且争功,我是国家上将,反不如此小儿乎。我当舍老命以报先帝之恩。
您可能就问了,赵云到底欠了刘备什么恩呢?
知遇之恩。
人生在世,遇到一个可以成就自己、相信自己、重用自己的人有多么困难。
赵云再牛,没有刘备,又怎么会有五虎上将的头衔呢?
刘备一路走来,赵云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刘备在他心中是神一般的存在。
再说夏侯楙本是无谋之人,在蜀军的三路夹击之下,弃阵而逃。
魏军群龙无首,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夏侯楙逃进南安郡,被蜀兵团团包围。
夏侯楙打仗不行,防守一流。
蜀军一连攻打10日不下。
诸葛亮来到阵前,坐小车亲自侦查。
然后召开军事会议:此地易守难攻,咱们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在这个地方耽误时间。
邓芝认为夏侯楙是魏国的驸马,抓住他比100个将官都行,放弃太可惜。
当然诸葛亮也舍不得,他早就想好了一条计策,那就是在南安城外点火,天水和安定就会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话说安定太守崔谅,听说了夏侯楙兵败被围,十分紧张。点军马4000守城。
这一日,城下突然来了一个叫裴旭的将官,通知夏侯楙在城中放火为号,等待救援。
只见他浑身是汗,从肉里拿出湿哒哒的求救信,在他眼前一晃。崔谅都没来得及看信中的内容,裴旭就火急火燎的赶去天水了。
崔谅心中怀疑,不敢动兵。
两天后,又有人送消息,说天水已经派兵了,就差你了。
崔谅慌了,自己要是不去,夏侯楙被抓,自己倒霉,夏侯楙得救,自己还得倒霉。
无论如何,自己都得去。
崔谅带兵主城,只见南安火光冲天,火速救援,一头就扎进了蜀军的埋伏圈。
距离安定50里处,关兴张苞前后夹击,崔谅带着百余人逃回安定。
回到城下才发现,魏延已经夺了城池。
崔亮只好望天水而逃。
诸葛亮在必经道路上早已等候多时。
崔谅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选择投降保命。
投降就得纳投名状。
刚好南安太守杨陵是他的邻居。
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诸葛亮派崔亮劝说杨凌抓捕夏侯楙。
崔亮让诸葛亮退兵二十里,给自己创造入城的条件。
话说崔谅单枪匹马进城去见杨凌。
万万没想到,崔亮没策反杨凌,反而被杨凌策反了。要来一个将计就计,骗诸葛亮入城。
崔谅出城,谎称夏侯楙手下勇士众多,杨凌无法动手,需要诸葛亮带兵入城亲自诛杀。
万万没想到,诸葛亮把蜀将混在魏军之中,让崔谅先带着入城埋伏。
崔谅不得不点头同意。
黄昏十分,崔谅带人来到城下,先设了一封密信,向杨凌说明情况,为了不让诸葛亮怀疑,我要带兵进城,等入府之后你们再动手诛杀。
杨凌请示了夏侯楙之后,打开城门。
亲自下城迎接。
门一开,说时迟那时快,关兴手起刀落,杨凌就领了盒饭。
崔谅拨马就跑。
张苞大喝一声:贼子休走,一枪将崔谅戳死。
蜀兵趁势入城,杀的夏侯楙措手不及,开南门逃走。
被王平拦住,一合就被生擒。
咱们知道王平就是三流水平,您说夏侯楙得有多菜。
那么诸葛亮怎么知道崔亮诈降呢?
诸葛亮让崔谅带蜀军入城就是试探他。
如果真心投降,肯定阻拦。
因为崔谅再聪明也无法解释,这几百人是从哪来的。他能把人带进城,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假投降。
众将拜伏,集体给诸葛亮点赞:丞相算得太准,您不去算卦真太可惜了。
但是诸葛亮也没有那么神,他用同样的招,也去骗了天水太守的马遵,可是他就没来。
他为什么没来呢?
马遵本来上当了的,正要出兵的时候。
出来一位高人,他提出了两大疑点。
第一、安定被包围,怎么可能有人来求救。
第二、所有的消息都没有公文作证。
这绝对是诸葛亮的奸计,只要一出城,就必然有人偷袭天水。
这位高人是谁呢?
他就是诸葛亮未来的继承人,姜维,姜伯约。
他的父亲叫姜冏,这个冏不是尴尬的囧,而是光明的意思。
用现在的话说,他爸爸叫姜光明。
姜维自幼博览群书,熟知兵法,武艺非凡。
还非常孝顺,是天水当地著名的网红,现在已经做到了中郎将。
他不但看出了诸葛亮的计策,还有破解之道。
正是运筹又遇强中柔,智谋还逢意外人。
姜维如何反杀呢?且看下文分解。
请看《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0:11 , Processed in 0.0872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