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回复: 0

大话三国374:曹髦之死,姜维五次北伐?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姜维收到刘禅【shan4】的退兵命令。
廖化却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没想到吧,蜀国武将最刚的是廖化,居然敢抗旨不尊。
但是张翼认为:连年打仗,蜀兵皆有怨心,不如得胜退兵,以安民心。
姜维知道抗旨的后果,令各军依法而退。
邓艾看姜维退兵整齐,没有追击,还称赞姜维:深得武侯之法。
话说姜维入成都,见刘禅【shan4】,问退兵原因。
刘禅【shan4】就解释:害怕将士苦劳,召回休息。
姜维直接揭穿了刘禅【shan4】:你肯定是中了邓艾的反间之计,让我半途而废。
刘禅【shan4】默然不语。
姜维又奏:希望刘禅不要听圣小人之言。
刘禅【shan4】半晌才说:你先回汉中,等魏国有变再北伐不迟。
姜维叹息,回到汉中去了。
再说党均回到祁山,报知此事。
邓艾认为:蜀国君臣不和。
派党均入洛阳,报知司马昭。
司马昭早就有灭蜀之心,得到这个消息,大喜。
询问贾充:伐蜀可以吗?
贾充摇头:你一旦出去,天子必然作乱。
而且已经有了征兆,黄龙出现在宁陵井中,群臣表贺吉兆,天子却说这是幽困之兆。
而且还做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
你自己琢磨琢磨这是什么意思?
司马昭大怒,曹髦是要成为曹芳第二吗?
贾充劝司马昭赶紧动手,司马昭就动了杀心。
公元265年,司马昭带剑上殿,群臣启奏:加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
曹髦低头不语。
司马昭厉声问道:我们父子兄弟三人有大功于魏,难道做晋公不应该吗?
然后又问曹髦:你的诗把我称作鳅鳝是什么道理?
曹髦不能答。司马昭冷笑下殿。
曹髦回到后宫,立刻召集自己三个亲信: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
哭着说道:司马昭要怀篡逆,我不能坐等受辱,你们愿意助朕讨伐吗?
王经反对:天下大权归司马氏,没有人敢反对,您又没什么军队,只可忍耐,不可造次。
曹髦心意已决:是可忍孰不可忍,死何俱哉!
说罢就去启奏郭太后。
王沈、王业劝王经:咱们不能取灭族之祸,赶紧去司马府上自首。
王经大怒: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我没有二心。
王沈、王业看王经死脑筋,于是径自去报告司马昭。
不一会儿曹髦和郭太后做了最后告别,召集了老头、小孩三百多人敲着鼓就出征了。
曹髦仗剑坐在辇上,径出南门。
王经大哭阻拦:你就这些人去讨伐司马昭,这就是羊入虎口,自己送死吗?
曹髦道:我军已行,你不要阻拦。
于是望云龙门而去。
司马昭已经得到消息,派遣贾充带着成济、成倅两个兄弟,领数千铁甲兵,前来迎敌。
曹髦仗剑大喝:你们敢弑君吗?
禁兵不敢动,贾充就鼓励成济: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
成济绰戟在手,就问:要活的还是要死的?
贾充回复:司马公有令,只要死的。
成济提戟直奔曹髦,一戟刺中前胸,撞出辇来;再一戟,刃从背上透出,曹髦当场死于辇旁。
王经随后赶到,大骂贾充:逆贼安敢弑君!
贾充大怒,绑了王经,去报知司马昭。
司马昭来到,假装惊恐之状,以头撞辇而哭:臣来晚了,你怎么就死了呢?
司马昭完美的演绎了一出猫哭耗子假慈悲。
大臣也得知消息。
司马昭的叔叔,太傅司马孚,看见曹髦的尸体,用头枕在曹髦的屁股上大哭:陛下之死臣之罪也。
司马孚就是司马家最后的良心了。
皇帝死了怎么办?
先把尸体装了,然后召集群臣开会。
只有尚书仆射陈泰不至。
司马昭就让陈泰的舅舅荀顗去招,陈泰大哭:人家都把我和舅舅你比较,现在来看,舅舅你不如我。
然后披麻戴孝来到曹髦灵前。
司马昭也跟着哭,问他:今天这个事怎么办?
能怎么办?斩贾充以谢天下。
司马昭沉吟良久:还有别的法子吗?
陈泰摇头:没有别的法子。
司马昭舍不得,把矛头对准了成济:成济大逆不道,灭其三族。
成绩在旁边都傻了,大骂司马昭:非我之罪,是贾充传你的命令!
不能叫他多说,司马昭立刻下令割了他的舌头,成济至死叫屈不绝。
连同他弟弟成倅皆被斩于市,尽灭三族。
后人有诗叹曰:司马当年命贾充,弑君南阙赭袍红。却将成济诛三族,只道军民尽耳聋。
然后又将王经全家下狱。
王经见母亲被绑,叩头大哭:不孝子连累母亲。
母亲大笑:谁人不死!因此丧命,何恨之有!
于是王经母子含笑受刑。
后人有诗曰:汉初夸伏剑,汉末见王经。真烈心无异,坚刚志更清。节如泰华重,命似鸿毛轻。母子声名在,应同天地倾。
太傅司马孚请以王礼葬曹髦,司马昭许之,这就是曹髦短暂的一生。
其实曹髦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他一直忍耐寻找机会,可惜人家司马昭吸取了曹操曹丕篡位的经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把所有的漏洞都堵住了,曹髦实在是没有机会,所以他绝望了。
因为绝望,所以才豁出命去,宁死不辱。
只能说曹髦是个勇士,他彻底撕掉了司马家的虚伪。
司马家族在不要脸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两晋成为中国历代王朝最丑陋的存在。
司马昭弑君标志着自曹芳以来,曹氏集团恢复皇权的努力的彻底失败。
但是因为弑君这事,司马昭也付出了代价,他不得不拒绝封晋公、升相国、加九锡这三项赏赐,来平息事态。
贾充等人劝司马昭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即天子位。
司马昭却拒绝了:昔文王天下三分有二,还事殷,所以圣人称为至德。曹操不肯受禅【shan4】于汉,就像我不肯受禅【shan4】于魏。
贾充明白,他要学习曹操,把位置留给司马炎。
当年六月,司马昭立常道乡公曹璜为帝,璜不好听,就改名叫奂。
曹奂是曹操的孙子,燕王曹宇的儿子。
曹奂即位后,司马昭成为相国、晋公,赐钱十万、绢万匹。
再说姜维听说司马昭杀了曹髦,开了历史先河。
又找到新的理由讨魏国了。
于是起兵十五万,令廖化、张翼为先锋,兵分三路,杀奔祁山。
蜀兵前队遇到一支魏军,领头的叫王瓘,他说是王经的侄子,司马昭杀了他叔父一门,所以带本部五千人马来投降。
姜维大喜,毫不犹豫的收下了他。
并且让他带三千人押运粮草,留下两千人给蜀军带路。
夏无霸后到,提醒姜维:我没听说过王瓘是王经的侄子呀。
姜维大笑:司马昭比曹操还要奸猾,怎么可能让王经的侄子在外领兵?我早就识破这是诈降,姜维派兵沿路埋伏,果然就抓到了王瓘的送信人。
信上写着:八月二十日,从小路运粮送归大寨,让邓艾接应。
姜维把送信人给杀了,将日期改作八月十五日,一面派人假扮魏军送信给邓艾。
邓艾得了王瓘书信,以为姜维中计。
在八月十五日带兵前来接应,往前一看,果然是魏兵押送粮草。
邓艾比较谨慎,看前面地形复杂,怕有伏兵,决定原地等候。
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两骑战马通知邓艾:王瓘因为粮草过界,暴露了。蜀兵在后追赶。
邓艾赶紧催兵急救,杀入了姜维准备好的埋伏圈。
押运粮草的的确是魏兵,是姜维特地留下来的诱饵,由傅佥带着假装运粮。
看到邓艾杀来,傅佥大叫:你已中吾主之计,何不下马受降?
说时迟,那时快,粮草车上火起,蜀兵四下杀出,高喊:拿住邓艾,赏千金,封万户侯【hou2】!
邓艾弃了盔甲,下马杂在步兵之中,翻山越岭而逃。
姜维、夏侯霸只抓骑马的,给了邓艾逃跑的机会。
咱们再说王瓘押运粮草,忽然心腹人来报,说事情败露。
王瓘令人烧尽粮车,提兵杀入汉中,将栈道关隘尽皆烧毁。
弄了姜维一个措手不及,姜维只好抄小路退入汉中。
再重重围剿之下,王瓘投黑龙江而死。您没看错,确实是黑龙江,是汉水的支流。
姜维虽然获胜,但损失了很多粮草,又毁了栈道,只得退回汉中。
为了泄恨,将俘虏的魏兵全部坑杀。
邓艾上表请罪。
司马昭不但没有惩罚,反而厚加赏赐,还增兵五万,给邓艾防御。
邓艾将赏赐分给阵亡家属。
而姜维也修了栈道,准备再次出师。
正是:连修栈道兵连出,不伐中原死不休。
那么这一次胜负如何?咱们下回再说。
请看《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五回,诏班师后主信谗,托屯田姜维避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1:58 , Processed in 0.0846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