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回复: 0

大话鬼谷41:圣人做事的五个方法,关键时刻,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8: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人为什么是圣人,圣人为什么能把事情做成呢?
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做事方法。
鬼谷子总结了五条。
第一、有以阳德之者。
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凝聚人心,激发力量。
我们的行为越是符合道德标准,就越能获得支持,成就事业。
在乱世之中,刘备始终秉持仁德之心,对待百姓宽厚仁慈,赢得了广泛的民心和支持。例如,在担任平原相期间,刘备组织人手抵御贼寇,安抚百姓,救济饥民,与百姓同席共食。刘备的善政,吸引了很多有识之士的追随。
第二、有以阴贼之者。
阴贼与阳德相对应。
这里的“阴贼”并非指阴谋诡计,而是敌人看不到、看不懂的行为逻辑。
在桂陵之战中,孙膑故意让齐军在撤退时逐日减少灶的数量,给魏军造成齐军逃亡严重的假象。魏军追击时,因轻敌而陷入埋伏,最终大败。
第三、有以信诚之者。
真诚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基础。
秦孝公时期,商鞅推行变法,但起初民众对变法持怀疑态度。
为了树立威信,商鞅在城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并承诺谁能将其搬到北门,就赏十金。
起初无人相信,商鞅便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人尝试并成功。
商鞅如约赏赐,这一举动迅速传开,商鞅因此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尊重,为后续的变法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四、有以蔽匿之者。
在特定的情境下,圣人会选择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和实力,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危险。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强大。
刘备虽贵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他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韬光养晦。
一天,曹操派人请刘备前往府中,以煮酒论英雄为名试探刘备的野心。
刘备以雷声为幌子,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成功让曹操放松了警惕。
司马懿更是这方面的高手,面对曹爽的排挤和打压,他假装生病,不问政事。
在暗中,司马懿则积极布置力量,等待时机。
终于,在曹爽陪同皇帝外出祭陵时,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控制了京都洛阳,成功夺取了曹魏权。
第五、有以平素之者。
真正的伟大往往蕴藏于平凡之中。
因此,圣人总是以平实、朴素的态度示人,不张扬、不炫耀。
他们注重细节,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智慧,将平凡的事物转化为非凡的成就。
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一直躬耕于南阳,过着平凡的生活。
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对天下大事的关注,而是不断研究兵法、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积累了丰富的智慧。
当刘备来访时,诸葛亮以《隆中对》展现了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治国才能,最终成为蜀汉的丞相,辅佐刘备成就了一番伟业。
以上五个方法,具体如何使用呢?
鬼谷子曰: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
阳励于一言,是说阳德是首选方案,能光明正大的做事是最好的。
阴励于二言,是说阴贼是第二方案,如过无法靠光明正大,那就要采用必要的阴谋手段。
平素、枢机以用,则是要根据情况,选用信诚、蔽匿、平素这三个方案。
总之,这五个方法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圣人会根据需要随时变化和调整。
比做事方法更重要的,就是做事的决心。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下定决心呢?
鬼谷子总结了六种情况。
第一、于事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如果有过往的经验和教训做参考,就可以下决心。
第二、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如果能够带来良好的名声或解决危机时,可以下决心。
第三、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如果可以轻松完成,无需过多努力时,可以下决心。
第四、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贵则决之;即使面临艰巨挑战,但无法逃避时,只能下决心。
第五、去患者,可贵则决之;如果能够有效避免潜在风险时,可以下决心。
第六、从福者,可则决之。
如果能带来巨大的好处,可以下决心。
鬼谷子曰: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基,以正治乱,决成败,难为者。
决策不仅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更是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石。
正确的决策能够拨乱反正,引领事业走向成功;而错误的决策,则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因此,圣人对于决策的制定,总是慎之又慎,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即使是最智慧的圣人,也可能遇到难以抉择的时刻。
此时,他们往往会求助于古老的智慧——蓍龟占卜。
鬼谷子曰: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无论面对多么困难的情况,最终都要做出决策。
因为犹豫不决本身,也是一种决策,而且是最失败的决策。
它会消耗资源,错失良机,甚至导致家破人亡。
韩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期,韩信手握重兵。
谋士蒯通多次劝说他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然而,韩信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犹豫不决,最终拒绝了蒯通的建议。
韩信的犹豫不决不仅导致他错失了王位、更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后来,他被刘邦猜忌,剥夺兵权,最终遭吕后设计杀害,家族也未能幸免。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该收手时不出手,必然会招致祸端。
在人生的棋盘上,固然每一步都需谨慎考量,但更不能缺少有勇往直前的魄力。
有句话说的好,置身于海边,唯有两种选择:要么毅然跃入波涛,要么果断转身离去。
最绝望的事,不过望洋兴叹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5:11 , Processed in 0.1715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