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回复: 0

大话红楼10:为什么《红楼梦》的开篇,不讲主角贾宝玉,而是先写甄士隐呢?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红楼梦》的开篇,不讲主角贾宝玉,而是先写甄士隐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就得先复习下,前面我们对《红楼梦》内容的定义。
有朋友总是说,我们讲的太慢了,2万字都没讲完开篇这点事。
因为读一本书,最重要的是建立框架和寻找方法。
就好比画画,首先要有一个整体的素描,然后再不断的补充优化。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们已知,《石头记》由大明的国亡、江宁曹家的家亡、曹雪芹个人的苦逼生活,三部分构成。
合在一起,就是倒霉蛋给倒霉开门,倒霉到家了!
反应在红楼的文字上,每句话都至少包含以上三个知识点中的一个。
有些句子甚至同时包含三个,这就叫倒霉的竞合。
这就是为什么红楼“一字不可更,一语不能少”的根本原因。
因为全是知识点呀!
解读红楼是件很难的事,也是很简单的事。
归根到底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不过红楼把这话给反写了一遍:国治不了,家齐不了,自己也管不住,整一个失败的人生。
仔细品来,像不像人到中年一事无成的你我。
当我们把曹雪芹看做一个天天九九六给甲方改稿的打工人,回到家各种烦心琐事,再看看国家大事也是糟心的不行。
《红楼梦》忽然之间就通透起来了。
说到底不就是一个苦字吗?
又如一僧一道所说: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说的太精辟了!
不如不来这世上,倒是少了许多的烦恼!
可问题是,来与不来又是凡人能左右的吗?
此所谓:万般皆是命,一点不由人!
《红楼梦》的精髓不在故事,而在气氛,更在于那股子无奈、悲恨、无可奈何、无处发泄的,自以为是洪荒之力放出来却是一个屁的绝望!
说到这,《红楼梦》的绝望气息是不是扑面而来了。
扯远了,我们书归正文。
原文写道: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因为红楼的主题之一是明亡,“出则既明”既可以说:书的来历已经明白,也可以说:这本书写的是就是明。这里没有明确的证据,所以只能算是个脑洞。
石头上书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
当日地陷东南。
《淮南子》记载:昔者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为什么天塌了?又为什么地陷东南?
因为共工与颛顼争帝位。
地陷东南再一次点名了《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间点:明亡清兴。
按照《红楼梦》的时间线,女娲补天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
可是为什么今天,也就是当日才地陷东南呢?
说明天又塌了,又或者说,之前补天的行动失败了。
《红楼梦》描述的是天塌之后的故事。
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
《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金陵,为什么要写姑苏呢?
有人认为,姑苏隶属金陵,所以姑苏和金陵是一个意思。
这个说法有道理,但是过于简单。
作者苦心安排-地陷东南,姑苏就真是单单一个地名吗?
咱们就得讲讲姑苏的来历了。
话说,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个助手叫“胥”,封于此地,这一地区也就以胥为名,称“姑胥”。
后来就读成了姑苏。
另外此地,还是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发生地。
想来,作者选姑苏作为故事的起点,是想点治水和勾践的典故。希望大禹再世、勾践复生来拯救大明吧。
姑苏也就有了姑且苏醒之意。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为姑苏完全没有大禹和勾践的影子。
原文写道: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苏州城的八门之一。
《吴越春秋》记载:“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
阖闾率大军由此门出城远征楚国,故也把阊门称为“破楚门”。
但是在小说中,阊门可就另有一层意思了。
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
这一段全是谐音梗。
十里是势利,仁清是人情,葫芦是糊涂。
阊门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娼门。
就是那个笑贫不笑娼的娼门,沦落为娼的娼门,逼良为娼的娼门。
一座英雄的城市,现在变得势利、人情、糊涂。
再看,里面住着什么人呢?
葫芦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
甄士隐的大名叫甄费,把废物俩字明明白白的写在脸上。
老婆叫封氏,封就是闭嘴,对应甄士隐的隐。
您注意,对甄费这个人没有什么评价,但是对他老婆却大加赞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
通过夫妻的对比,作者把甄士隐狠狠的骂了一顿。
现在,我们来回答,为什么小说要先写甄士隐呢?
甄士隐除了有把真事藏起来的意思,还有把真事引出来的意思。
甄士隐引出来的第一个真事就是:明末的社会环境。
小说是在骂甄士隐一个人废物吗?
不,他是借着甄士隐骂所有人。
前面说了,天已经塌了。
但是大家伙却全然没有觉悟,照旧糊里糊涂,过着笑贫不笑娼的日子。
势利、人情、糊涂,没有信仰和追求。
您说,这样的民族还有希望吗?
一个王朝走向毁灭,总是伴随着整体百姓的迷茫。
他们没有了欣欣向荣的朝气,只剩下势利、人情和糊涂。
他们没有了引以为豪的道德感,变的笑贫不笑娼,甚至逼良为娼,主动沦落为娼。
国家兴衰总是自昌门起到娼门终。
更可怕的是,满口仁义气节的士大夫反不如一个娼妓有骨气。
这是明朝的末日,这是红楼的起点,这是时代一个又一个的循环。
甄士隐女儿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又有什么内涵呢?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6:36 , Processed in 0.08304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