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回复: 0

大话红楼127:铁槛寺和馒头庵的秘密?为什么年轻人不愿回乡?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铁槛寺和馒头庵的秘密?为什么年轻人不愿回乡?
上回我们说了,凤姐带着宝玉在一个乡村更衣的小插曲。
也就是在这里,宝玉第一次萌发了出家的想法。
但是此时此刻他并未走入绝路,所以也只是灵光一闪罢了。
凤姐一行很快追上了送殡大队。
不多时,只见前面法鼓金铙,幢幡宝盖:铁槛寺接灵众僧齐至。
进入寺中,另演佛事,重@设香坛。
安灵于内殿偏室之中,宝珠安于里寝室相伴。
要知道来铁槛寺的人可不少,话分两头。
贾珍在外面款待一应亲友,至未末时分方才散尽了。
未末已经是下午三点了。
凤姐在里面张罗接待,先从显官诰命散起,也到晌午大错时方散尽了。
只有几个亲戚是至近的,等做过三日安灵道场方去。
凤姐肯定是回不去的。
邢夫人和王夫人是一定要回去的。
王夫人也要带宝玉回去,可是宝玉乍到郊外,那里肯回去,只要跟凤姐。
王夫人没办法,只得交给凤姐便回来了。
不说他们回去,咱们好好介绍一下这个铁槛寺。
铁槛寺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这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其中阴阳两宅俱已预备妥贴,好为送灵人口寄居。
简单说,铁槛寺就是贾家的棺材临时存放处。
等机缘一起运回祖坟安葬。
那么什么时候是机缘呢?
比如贾母去世的时候。
总之,需要一个有头面的大人物开道就是了。
不想如今后辈人口繁盛,其中贫富不一,或性情参商,有那家业艰难安分的,便住在这里了。
就是说,这里现在还成了贾府的贫民窟。
这时候您发现有意思的事了吗?
他们再穷也不离开京城回老家。
把这个问题放到今天,就变成了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回老家了?
第一、物质条件,生活再差也比老家好,起码看着车水马龙,知道自己生活在现在社会。
第二、精神条件,老家都是亲朋故旧,攀比的精神压力可比山大。
在城市彼此都是陌生人,没有人会特地注意你,反倒是轻松了。
第三、机会条件,城市的机会抓住一次可以逆袭,抓不住顶多是失望。而老家的机会你看到了甚至抓住了,也随时可能会被别人中途截胡,这就是绝望。
据说,《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说过这么一句话: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这句话就是说,年轻人选择职业和自己的家庭背景息息相关。
家族强大富有的家庭,必然会考取功名,想办法留在家乡,锁死自己的优势。
而家族弱小又贫穷的家庭,留在本地只会毫无出路。
做商人走他乡,在变化中寻找逆袭的机会。
既然已经处在底层,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不如换个地方搏一搏。
人永远都是趋利避害的,人都是用脚投票的。
不过,贾府的这些穷亲戚不走,不是出于奋斗的角度。
而是出于躺平的角度,他们不走,宁荣二府就得养着他们,领个最低生活保障,能吃饱肚子。
要是搬走了,可就没了低保,这不是亏大了。
这样的人多了,生活环境必然十分恶劣。
于是有些排场钱势的,只说这里不方便,一定另外或村庄或尼庵寻个下处,为事毕宴退之所。
今天秦可卿葬礼,族中诸人皆权在铁槛寺下榻。
唯独凤姐嫌不方便,于是派人和馒头庵的尼姑净虚提前打了招呼。
馒头庵就是前文提到的水月庵,因他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浑号,离铁槛寺不远。
馒头庵和铁槛寺的来历,关系着《红楼梦》的主题。
他们出在宋代,范成大的诗《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铁槛寺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打油诗《世无百年人》: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土馒头出自他的另一首打油诗《城外土馒头》: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铁槛寺就是铁做的门槛,代表着荣华富贵。
土馒头就是荒芜的坟头。
就算有千年的富贵,最终也是坟头一个。
用赵本山的话说就是:家有房屋千万所,睡觉只需三尺宽,房子修得再好那也是个临时住所,那个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
了解了这个背景之后,咱们再看作者安排凤姐住馒头庵,不就是让她住坟头吗?
象征着富贵的铁槛寺是寄放棺材之处。
象征着坟头的馒头庵却住着活人。
这不就是另一面风月宝鉴吗?
正是铁槛寺,反是馒头庵。
作者写馒头庵发生的一切就是在写铁槛寺,就是在写贾府。
这就是以小见大。
那么馒头庵里发生了什么?
话说,吃过饭后,贾珍命贾蓉请凤姐歇息。
凤姐便辞了众人,带了宝玉、秦钟往水月庵来。
原来秦业年迈多病,不能在此,只命秦钟等待安灵罢了。
老头不在,就给后面秦钟的作妖,提供了条件。
秦钟跟着凤姐、宝玉,到了水月庵。
净虚带领智善、智能两个徒弟出来迎接。
凤姐等来至净室,更衣净手毕,见智能儿越发长高了,模样儿越发出息了。
作者单写智能也是给秦钟的作@妖做铺垫。
凤姐说道:“你们师徒怎么这些日子也不往我们那里去?”
净虚道:“可是这几天都没工夫,因胡老爷府里产了公子,太太送了十两银子来这里,叫请几位师父念三日《血盆经》,忙的没个空儿,就没来请奶奶的安。”
为什么要写胡老爷府里产子呢?
这是提醒读者留心,贾府没有新生的婴儿。
这就是不写之写了。
不说老尼陪着凤姐。
但说秦钟,宝玉二人正在殿上顽耍,因见智能过来,宝玉笑道:“能儿来了。”
秦钟道:“理那东西作什么?”
秦钟这可就是装傻了。
宝玉笑道:“你别弄鬼,那一日在老太太屋里,一个人没有,你搂着他作什么?这会子还哄我。”
秦钟可是够大胆的,居然敢在贾母的房间里调戏尼姑。
要知道刚出场的时候,秦钟是何等的腼腆。
你再看他现在,面对宝玉的揭短。
秦钟笑道:“这可是没有的话。”
他不但没有羞愧,他还笑了。
宝玉笑道:“有没有也不管你,你只叫住他倒碗茶来我吃,就丢开手。”
什么叫丢开手?就是刚才秦钟偷抱智能儿的事,他当做没看见。
秦钟照旧嘴硬,笑道:“这又奇了,你叫他倒去,还怕他不倒?何必要我说呢。”
宝玉自然有他的道理:“我叫他@倒的是无情意的,不及你叫他倒的是有情意的。”
秦钟只得说道:“能儿,倒碗茶来给我。”
那么秦钟和智能儿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智能儿自幼在荣府走动,无人不识,因常与宝玉秦钟顽笑。他如今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那秦钟也极爱他妍媚,二人虽未上手,却已情投意合了。
您猜什么叫虽未上手?
正是因为没有得手,所以才蠢蠢欲动。
这分明就是给后面的下手做铺垫。
其实没等秦钟开口,智能已经早就把茶倒来了!
秦钟笑道:“给我。”
宝玉叫:“给我!”
智能儿抿嘴笑道:“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
宝玉先抢得了,吃着,方要问话。
只见智善来叫智能去摆茶碟子,来请他两个去吃茶果点心。
他两个哪里吃这些东西,坐一坐仍出来顽耍。
凤姐也略坐片时,便回至净室歇息,老尼相送。
此时众婆娘媳妇见无事,都陆续散了,自去歇息,跟前不过几个心腹常侍小婢,老尼便趁机说道:“我正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
那么到底什么事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0:58 , Processed in 0.08862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