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大话红楼294:金麒麟背后的隐喻?宝玉如何同时恶心到宝钗和黛玉?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麒麟背后的隐喻?宝玉如何同时恶心到宝钗和黛玉?
上回说到,张道士暗示宝玉,自己送的礼物中有宝贝。
那么到底是什么呢?
宝玉就开始找了。
且说宝玉在楼上,坐在贾母旁边,因叫个小丫头子捧着方才那一盘子贺物,将自己的玉带上,用手翻弄寻拨,一件一件的挑与贾母看。
老太太火眼金睛,好东西一瞄一个准儿。
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
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
贾母点头:“是云儿有这个。”
宝玉却一脸懵圈:“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看见。”
要知道,史湘云经常来贾母身边住。
想当年,林黛玉还没踏入贾府大门的时候,史湘云和宝玉那可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贾宝玉居然不知道史湘云有一个金麒麟。
这说明什么?
宝玉这个人没有心呀。
难吗为什么宝钗会知道呢?
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
薛宝钗有心,多有心呢?
前文,单凭声音就能判断出丫鬟小红的身份,要知道宝玉都未必认识。
这里探春是纯纯的夸奖,她一直都是宝钗的粉丝。
但是有人可就不这么看了。
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黛玉这就是在点金玉良缘的事。
宝钗自己有金锁配宝玉,所以就格外留心别人带的东西。
黛玉一句话就把薛宝钗给“解剖”的明明白白。
在她的眼里,宝钗的有心就成了居心不良。
黛玉发起了攻击,宝钗什么态度呢?
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
面对黛玉的攻击,宝钗总是不和黛玉计较。
可不是宝钗不生气,心胸大,而是她城府深。
第一、她如果反驳,就变相承认黛玉说的是事实。
第二、咱们之前分析过,如果和黛玉一模一样,她就没有竞争力了。
她的目的是拿下宝玉,不是和黛玉斗嘴。所以,她必须要时刻维护大家闺秀的形象。
要知道这个时候,她是比任何人都要生气的。
首先、张道士说亲,让老太太直接给否决了。
其次、宝玉的大麒麟是雄,湘云的小麒麟是雌,刚好凑成一对。宝玉的玉和金麒麟,也可以凑成金玉良缘。宝钗和宝玉金玉良缘的说服性就大大打了折扣。
宝玉得到金麒麟,刚好是在张道士说亲之后,这就是预示金玉良缘最终会败给白首双星,宝玉和史湘云最终会走到一起。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再说,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自己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
宝玉留着干什么呢?
自然是凑成一对送给妹妹了。
一面心里又想到怕人看见,他听见史湘云有了,他就留这件,因此手里揣着,却拿眼睛瞟人。
只见众人都倒不大理论,惟有林黛玉瞅着他点头儿,似有赞叹之意。
您看作者的用词,惟有,说明黛玉对宝玉的爱和关注。
而赞叹,则充满了醋意。
您想黛玉怎么会赞叹呢?黛玉的赞叹能是赞叹吗?
这分明就是在讽刺宝玉:你真行,你真棒!
宝玉当时就心虚了。
宝玉不觉心里没好意思起来,又掏了出来,向黛玉笑道:“这个东西倒好顽,我替你留着,到了家穿上你带。”
林黛玉将头一扭,说道:“我不希罕。”
黛玉是真不稀罕,她连北静王的东西都不在乎,更别说一个金麒麟了。
她在乎的是宝玉对自己的态度。
此时此刻,宝玉就应该放下金麒麟,向黛玉表忠心。
可是宝玉呢?
就坡下驴,你不要可太好了。
笑道:“你果然不希罕,我少不得就拿着。”
说着又揣了起来。
您就想象一下宝玉当时的嘴脸吧,真是贱的不要不要的。
您再想黛玉的心理阴影面积,她本来就忌讳金玉良缘,现在又来了一对麒麟,肯定恶心死了。
作者没写薛宝钗,宝钗那么有心,能注意不到宝玉的一举一动吗?
所以,宝钗也是恶心极了。
可以说一个金麒麟,让宝玉达成了让宝钗和黛玉俩人同时恶心的成就。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同时,连别人的盘子也惦记着。
这时,宝玉还想给自己找找场子。
刚要说话,就来事了。
只见贾珍、贾蓉的妻子婆媳两个来了,彼此见过,贾母方说:“你们又来做什么,我不过没事来逛逛。”
您注意,贾蓉的妻子也来了,说明秦可卿死后,贾蓉又娶了一个新老婆。
新媳妇是谁呢?
直到第五十八回写:“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
贾蓉的新老婆,一句台词都没有,只贡献了一个姓,许。
这个许姓有什么重要性呢?
我们知道,贾蓉的第一任老婆秦可卿。
贾珍的老婆尤氏。
于是就有了秦、尤、许三个姓。
巧了,贾珍也有两个老婆。
尤氏不是贾珍的原配,她是贾珍的继室。
贾珍的原配,也就是贾蓉的母亲。
在百家姓中:朱秦尤许,是个特定组合。
尤许指,尤氏和许氏,是父子俩二婚的老婆。
那么朱秦,就是父子俩的原配。
所以,贾珍的第一任老婆就姓朱,可是在《红楼梦》中偏偏就没有提到。
这就是不写之写。
原因不过有二:第一、朱没了,也就是明亡了。第二、清朝文字狱,不写是为了避祸。
《红楼梦》中句句不提朱,句句藏着朱。
一句话没说了,只见人报:“冯将军家有人来了。”
原来冯紫英家听见贾府在庙里打醮,连忙预备了猪羊香烛茶银之类的东西送礼。
冯紫英来这事,有两层含义。
第一、从《红楼梦》的剧情来看,就是上赶着巴结贾府。
第二、贾府求平安,冯家紧随其后,说明冯家也要求平安,这就和前文,不幸之中的大幸承接上了。
冯家的到来,正式宣告贾府的平安醮变成了一件京城贵族的社交活动。
这就好比,你想请人吃饭道歉,然后酒桌上,你非要干一件他机会的是。
于是,本来是求皇帝放过的戏码,直接就变成了对皇帝的挑衅。
凤姐儿听了,忙赶过正楼来,拍手笑道:“嗳呀!我就不防这个。只说咱们娘儿们来闲逛逛,人家只当咱们大摆斋坛的来送礼。都是老太太闹的。这又不得不预备赏封儿。”
从协理宁国府,我们就知道凤姐是最喜欢管事,展示自己权势的。
凤姐话里话外,就透着开心。
她不喜欢伺候贾母这种家庭琐事的忙碌,她喜欢在外面花枝招展的忙碌。
这就好比,同样是流汗。
打篮球再累也是开心,多做一点家务就受不了。
这就是爱好的力量。
凤姐还说:都是老太太闹的。
这就是暗示我们,平安醮这事办砸了,好事变成了坏事。
刚说了,只见冯家的两个管家娘子上楼来了。
冯家两个未去,接着赵侍郎也有礼来了。
于是接二连三,都听见贾府打醮,女眷都在庙里,凡一应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
这也变相说明,贾府现在的影响力,稍有动静,大家都上赶着巴结,生怕自己落了后。
眼看,动静越来越大。
贾母才后悔起来,说:“又不是什么正经斋事,我们不过闲逛逛,就想不到这礼上,没的惊动了人。”
因此虽看了一天戏,至下午便回来了,次日便懒怠去。
本来,老太太是想玩三天的,她到下午就熬不住了。
为什么呢?
四个字:诸事不顺。
刚去,就遇上小道士惹乱子。
次后,张道士给宝玉说亲,居然要改老太太的爱情剧本。
然后,张道士送礼,老太太被迫收了,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之后就是点戏,南柯梦预示贾府竹篮打水一场空,大大的不吉利。
最后因为她,贾府的私事,硬生生变成了京城热搜。
老太太知道自己闯祸了。
老太太是越想越气,越想越窝火,更倒霉的是,回家之后,宝玉和黛玉又出事了,怎么回事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6:29 , Processed in 0.0874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