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回复: 0

大话红楼299:宝黛婚事,贾母的终极表态?宝黛情归何处?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宝黛婚事,贾母的终极表态?宝黛情归何处?
上回说到,宝黛决裂,双双语损。
这个时间点很有意思,是什么时候呢?
过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薛蟠生日。
在第256回,我们分析红楼故意设计,让薛蟠说: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
薛蟠说这话的第二天,是四月二十六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
芒种节就是亡中日,这一天送花神,黛玉呕心泣血吟诵《葬花吟》。
公元一六四四年六月六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二,多尔衮率军队进朝阳门,入紫禁城。
五月初三,就是满清入驻北京的第一天,是满清入主中原的标志性事件。
作者故意让五月初三和芒种节合二为一,提醒读者去感受亡国之痛。
这一回,再一次提到了薛蟠的生日。
薛蟠的生日怎么过的呢?
家里摆酒唱戏,来请贾府诸人。
您说巧不巧。
前文,薛蟠请宝玉吃席,预告自己的生日,当晚黛玉哭了一宿。
这回,薛蟠过生日,昨天,黛玉和宝玉矛盾激化到了顶点。
薛蟠从预告生日,到真正的过生日,这段时间相继发生了:芒种节送花神、黛玉《葬花吟》、张道士说亲,宝玉贪恋金麒麟、宝玉和黛玉纷纷玉碎。
您发现了没有,这段日子发生的每一件事,没有一件是让黛玉舒心的。
这个薛蟠就是黛玉的克星呀!
宝黛之间的情感纠葛,件件都和薛家兄妹有关。
您说这是为什么?
小宝认为,说到底,故事是为主题服务的。
在家国视角下,薛蟠指代的是满清,黛玉是崇祯。
黛玉的苦,是满清带来的。
《红楼梦》就是要通过,黛玉的悲惨境遇,唤醒读者对满清的仇恨。
换个说法就是,通过个体的悲惨命运,来引发群体对一个时代的控诉和反抗。
这就决定了,薛宝钗和薛蟠的乐,都建立在黛玉的痛苦之上。
他们越乐,黛玉越苦。
书归正文。
薛蟠风风火火的过生日,宝玉和黛玉怎么样呢?
先说宝玉。
宝玉因得罪了林黛玉,二人总未见面,心中正自后悔,无精打采的,那里还有心肠去看戏,因而推病不去。
宝玉很后悔,后悔到不去参加薛蟠的生日。
再说黛玉
林黛玉不过前日中了些暑溽之气,本无甚大病,听见他不去,她想的可就多了。
首先、宝玉为什么不去呢?
他是好[hao4]吃酒看戏的,今日反不去,自然是因为昨儿气着了。再不然,他见我不去,他也没心肠去。
黛玉认为宝玉是因为自己不去,他才不去的。
黛玉对宝玉的表现很满意。
其次、黛玉也很后悔,后悔什么?
只是昨儿千不该万不该剪了那玉上的穗子。
那么为什么不该剪呢?
管定他再不带了,还得我穿了他才带。
黛玉认为这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剪了自己还得再穿。
显然,黛玉已经原谅了宝玉。
但是您想,如果宝玉去参加了薛蟠的生日宴,黛玉会原谅宝玉吗?
绝对不可能。
不去参加生日宴会,为什么就那么重要呢?
第一、宝玉没有抛下黛玉,自己独自快乐。
第二、宝玉不去,宝钗就不快乐,宝钗不快乐,黛玉就快乐。
在爱情世界,最不痛快的是,另一半快乐,自己不快乐。最痛快的是,自己的情敌不快乐。
爱情拉锯战,没有赢家,往往是两败俱伤。
黛玉因而心中十分后悔。
他俩闹脾气,可就苦了老太太。
那贾母见他两个都生了气,只说趁今儿那边看戏,他两个见了也就完了,不想又都不去。
老人家急的抱怨。
老太太抱怨的话可不简单,我们需要逐句分析。
第一句、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
这句话,乍一看是吐槽宝黛二人不省心。
但是,我们往深了想,他俩为什么闹别扭?不就是因为张道士说亲吗?
张道士说亲是受王家和薛家的指使。
那么谁是孽障?谁不省心,这不就是说王夫人吗?
第二句、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
“冤家”这个词有两个含义,一指仇人,二指情人。
而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俗语,在男女关系中特指夫妻。
在冯梦龙所作的《警世通言》中写: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相聚几时休?早知死后无情义,索把生前恩爱勾。
老太太这就是在表态,她对宝黛的婚事的支持。
那么支持到什么程度呢?
第三句、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
除非她死了,只要她不死,这门婚事她就支持到底。
第四句、偏又不嚈这口气。
这几句话就是赤裸裸的向王夫人喊话了,你想让我死,我就是不死,气死你。
总之,这几句话,是老太太对宝黛婚事的表态,对王夫人、薛姨妈,还有元春的喊话。
那么为什么老太太那么坚持呢?
从小说故事来说:贾敏是老太太唯一的女儿呀!
从家国主题来说:崇祯是天下的唯一正统。
因此,小宝相信,老太太至死态度都不会改变。
《红楼梦》续书,说贾母联合王熙凤用调包计骗贾宝玉娶了薛宝钗,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此时此刻,贾母几乎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她顶着巨大的家族压力:自己抱怨着也哭了。
有朋友就说了,你怎么确定这是老太太的喊话,不是私下吐槽呢?
下一句作者给了答案:这话传入宝林二人耳内。
传入,这二字太深了。
这话怎么传出去的?而且同时传给了宝玉和黛玉。
能传给宝玉和黛玉,就一定也能传给其他人。
不说别人的想法,单说宝玉和黛玉。
原来他二人竟是从未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语,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头细嚼此话的滋味,都不觉潸然泣下。
俩人参[can1]禅?
他们参明白了什么呢?
打是亲骂是爱,感情不够拿脚踹。
为什么俩人闹得凶,因为俩人感情深。
老太太的话,既给俩人解了心结,也给俩人提供了信心。
因此虽不曾会面,然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却不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现在俩人都有了和好之心,但总得有人先迈出第一步。
这时候,还得靠袭人。
袭人用四句话劝服了宝玉。
第一句、千万不是,都是你的不是。
这是给事情定性。可为什么全是宝玉的错呢?
第二句、往日家里小厮们和他们的姊妹拌嘴,或是两口子分争,你听见了,你还骂小厮们蠢,不能体贴女孩儿们的心。今儿你也这么着了。
这是说宝玉双标,自己说到做不到。
第三句、明儿初五,大节下,你们两个再这们仇人似的,老太太越发要生气,一定弄的大家不安生。
这是给宝玉台阶,道歉不丢人,你这是为了给老太太尽孝。
第四句、依我劝,你正经下个气,陪个不是,大家还是照常一样,这么也好,那么也好。”
这是给宝玉画大饼,你想想道歉之后的美好时光,手照牵,舞照跳,这日子多美呀!
那么宝玉到底如何道歉呢?
请看《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6:27 , Processed in 0.0861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