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回复: 0

水浒人物传71:神机军师-朱武:我那么聪明,为什么斗不过吴用?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21 21: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脸红双眼俊,面白细髯垂。
智可张良比,才将范蠡欺。军中人尽伏,朱武号神机。
今天的主角是朱武,他是地煞的头牌,他身上最大的争议点就是:朱武的排名低不低?
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大家的喜欢拿他和吴用对比。
你看吴用出的那些骚主意,都能排梁山第三。
朱武总比吴用强吧,好吧,那么问题就来了,朱武到底有多强呢?
第一、他是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山头老大。
说明什么呢?
他走在了时代的前沿,他为什么造反?
因为他感受到了,大宋百年未有之变局。
正所谓,天下风云出我辈。
天下大乱,对于朱武来说,正是出头之日。
第二、对史进的负荆请罪。
这事很有争议,因为这就是一场豪赌。
万一史进不吃这一套怎么办,直接把他交给官府怎么办?
问题就在这里了,朱武投降的时候有没有留一手。
您觉得呢?
这一点很重要,如果留了,说明朱武智勇双全。
如果没留,说明朱武对自己判断的绝对自信。
他看透了史进,这是他的识人之明。
第三、史进刺杀贺太守。
话说,鲁智深来少华山,寻找史进一起投奔梁山。
可史进为救玉娇枝,刺杀贺太守,居然被抓住了。
朱武的表态很值得玩味:我等正在这里无计可施!
什么叫做无计可施?这里的朱武怎么突然就怂了呢?
那么朱武真的无计可施吗?
宋江与吴用说道:怎地定计去救史进、鲁智深?
朱武答道:华州城郭广阔,濠沟深远,急切难打。只除非得里应外合,方可取得。
朱武从一开始就知道如何攻打华州,但是他为什么不打?
因为实力不够,那么他为什么不求助梁山呢?
朱武何等聪明的人,他不知道求助梁山的后果吗?
求助的结果就是,少华山被吞并。
如果没有鲁智深上门,朱武已经决定放弃史进了。
朱武不愿意投奔梁山,寻找更大的山头依附,是因为他要独立发展。
可是,天不遂人愿,他还是不得不上了梁山。
第四,扫荡芒砀山。
史进前军抵敌,朱武等中军呐喊,退三四十里。史进险些中了飞刀;杨春转身得迟,被一飞刀,战马著伤,弃了马,逃命而走。
有人把这场战斗的失败,归咎于朱武不能料敌先机。
这个就过分了,朱武是人不是神,他怎么可能提前知道芒砀山的战法呢?
再说,这是一场魔法对抗,主角只能是公孙胜。
但是朱武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宋江、吴用、公孙胜带领陈达磨旗,叫朱武指引五个军士,在近山高坡上看对阵报事。高坡上朱武把小旗在那里指引。他两个投东,朱武便望东指;若是投西,便望西指。公孙胜在高埠处看了,便拔出那松文古定剑来,口中念动咒语,喝声道疾!只见风尽随着项充、李衮脚跟边乱卷。
朱武的工作非常重要,是公孙胜斗法的主要助手。
以上就是大聚义前朱武的表现了。
朱武能力大家是认可的,但是问题也是很大的。
首先,他不救史进,做兄弟不合格。
其次,不主动投宋江,是觉悟不够。
第三,他没有独立打赢一场胜仗,战斗能力不足。
而梁山目前,最缺的人才就是像史进这样,能打不要命还忠诚的武将。
目前,朱武之于梁山没有那么重要,但是他的能力宋江是认可的,也觉得地煞委屈他。
几经权衡之后,给了他地煞之首,排第37名,对应星号为地魁星。
还给他安排的职务是参赞军务,也算是进入决策圈了。
再换个角度,宋江如果大力的提拔朱武,请问吴用怎么看呢?
这里小宝要多说一句,您不要以为吴用就是个军师,他在梁山上有自己的基本盘。
在梁山上,宋江要维系的第一关系就是和吴用的关系。
给朱武地煞的位置,既不得罪吴用,还能提醒吴用,简直不要太妙。
大聚义之后,朱武才能开始展露了。
首先、就是帮助宋江招安。
宋江把希望寄托在高俅身上,可是高俅说人话不干人事,宋江万分苦恼之时,是朱武提出走宿太尉的门路,才实现了梁山的招安大计。
心理学上有条定律:你经常帮助的人不一定会回报你,但经常帮助你的人一般会继续帮你。
招安后,朱武成了卢俊义的御用军师。
大家印象最深的肯定是,朱武识阵。
攻打玉田县时,朱武指导摆出一字长蛇阵。
对阵时,识破辽兵的五虎靠山阵,改一字长蛇阵为鲲化为鹏阵。
攻打幽州时,朱武一口气识破辽军摆的太乙三才阵、河洛四象阵、循环八卦阵、武侯八阵图。
朱武为梁山指明了破阵的方向,认识是啥,总比不知道强呀!
这里是朱武人生巅峰,除了我,还有谁?
朱武打仗的特点,就是集团化作战,大家来比文化。
到了征方腊的时候,野路子不玩这个,朱武立刻就泯然众人了。
直到昱岭关之战,史进、陈达、杨春、石秀、薛永、李忠六人战死,神机军师朱武为陈达杨春垂泪已毕,然后才想出偷袭的计策破敌。
朱武没有为史进哭,但是为了陈达、杨春流泪。
没有史进惹祸,他们怎么会上梁山。
不上梁山,怎么会有今日下场。
如果按照朱武的规划,故事不应该是这个结局。
平定方腊后,朱武回朝受封为武奕郎,兼诸路都统领。
朱武自来投授樊瑞道法,两个做了全真先生,云游江湖,去投公孙胜出家,以终天年。
这个结局很有意思,自来投授樊瑞道法是什么意思?
朱武主动去教樊瑞道法,樊瑞跟着公孙胜没学到啥,最后跟着朱武学了真东西。说明什么呢?说明,公孙胜把天罡正法交给了朱武。
无论怎么说,朱武成功活力下来。
虽然人活了,但是创业的梦想却没了。
朱武的创业失败说明什么呢?
他自创业以来,从没有获得过绝对的权力。
他先是受制于陈达,后来受制于史进,最后被吴用压制。
他那么聪明,怎么会这样呢?
因为单纯的聪明是不够的。
朱武的计策都是阳谋,对付的都是老实人。
比如要面子的史进,忠厚的宿太尉,还有打仗一板一眼的辽国。
而现实的敌人,是不讲道义的,是没有章法的,是不守规矩的。
这个时候,朱武就无能为力,他就没有吴用脑子好用。
打死朱武,他都想不到,可以用阴招呀,可以嫁祸呀。
朱武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不会玩阴谋,他还是太老实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6:30 , Processed in 0.0823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