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7|回复: 0

西游人物传2:吴承恩(2):吴承恩是不是被骗了?西游世界的尽头是什么?

[复制链接]

2457

主题

0

回帖

7394

积分

vip

积分
7394
发表于 2024-11-30 18: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小金鱼,欢迎订阅《西游人物传》。
本期解读的西游人物依旧是:吴承恩。
上期小金鱼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将自己完美隐身在了西游世界里。
那么吴承恩是怎么设定西游世界的呢?
一个人怎么定义世界,就能看出他有着怎样的世界观。
作为西游迷,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西游世界观。
《西游记》第1回,吴承恩对西游世界的寿命进行了定义,还是那段话: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每会该一万八百岁。
西游世界并不是永存的,它是有寿命的,它的寿命时长为一元,也就是129600年。
元是一个时间计数单位,而一元又分为12会,所以会是比元更小的时间计数单位。
不妨来算一算,一会有多少年?
129600÷12=10800(年)。
那么半会就是10800÷2=5400(年)。
为了更形象的让读者理解一元当中的西游世界,吴承恩还做了一个类比。
且就一日而论:
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
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
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
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
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
吴承恩以小见大,把西游世界的一元比作一天,那么一天久分为早、中、晚三个时间段。
早上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
中午是辰时、巳时、午时、未时。
晚上是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类比到西游世界里也一样,一元分为12会,等量带入,我们就可以得到西游世界的三个阶段。
早上是初阶:即子会、丑会、寅会、卯会。
中午是中阶:即辰会、巳会、午会、未会。
晚上是末阶:即申会、酉会、戌会、亥会。
问题来了,来到末阶,西游世界会发生什么事呢?
吴承恩说得清楚: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
末阶历经两会时间后,也就是在戌末亥初之时,西游世界会走向灭亡。
灭亡的过程是持续性的,大约持续一个亥会的时间,也就是10800年。
所以,西游世界灭亡的过程犹如温水煮青蛙,漫长而痛苦。
这就是《西游记》第1回,吴承恩开篇设定的西游世界观。
那么您说吴承恩是认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设定呢?
还是上期提到的那两个字:盖闻。
吴承恩这样设定,原来是听说的。
是不是突然有一种吴承恩好像被人骗了的感觉?这也太离谱了!
那么听谁说呢?
听三个人说的!准确来说,是吴承恩收到的消息来源一共有三处。
并且根据这三处消息来源,吴承恩还把早期西游世界进行了概括。
第一处消息来源是一个人,他叫邵康节。
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根据邵康节的说法,吴承恩设定了从亥会末到子会初的西游世界观。
原文道:
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
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
为什么是从亥会末到子会初呢?亥会不已经是西游世界末期了吗?
没错,不过是上一个西游世界的末期。
旧的亥会,标志着上一个西游世界的消亡。
新的子会,标志着下一个西游世界的重启。
所以西游世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世界,不断消亡,不断重启...
有一句话叫:历史总是不断重复上演着。西游世界也是如此,没有停下过。
每次重启的标志就是:天开始形成。
在西游里,先生天后生地,游世界里的天是大于地的。
那么西游的天又是什么时候形成完毕的呢?这叫要说第二处消息来源了。
第二处消息来源是一本书,它叫《易》。
《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根据《易》的说法,吴承恩设定了从子会到丑会初的西游世界观。
原文说道: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
日月星辰,谓之四象。
故曰天开于子。
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
子会时,西游世界的天开始形成。
然后天空开始出现日月星辰四象,标志着西游世界的天形成完毕。
这个时候时间来到子会末丑会初,西游世界的地也开始形成了。
那么西游世界的地又是什么时候形成完毕的呢?来看第三处消息来源。
第三处消息来源是一个民间说法,它叫历。
为什么历是民间说法?因为这个历与《易》不同,它不带书名号。
不是作者不带,是后人认为它不应该带。
也就是说,历并不是谁写的著作,顶多算当时人们对时间认知的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说法。
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
根据历的说法,吴承恩设定了从丑会到寅会初的西游世界观。
原文说道: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
水火山石土,谓之。
故曰地辟于丑。
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
丑会时,西游世界的地开始形成。
然后大地出现了水火山石土五形,标志着西游世界的地形成完毕。
注意这里的五形是形状的“形”,不是行走的“行”。
水火山石土,它们是构成早期西游大陆的五种元素。
而金木水火土,它们是后来西游世界里各路神仙妖怪修行道法的理论依据。
也正是因为有了水火山石土,才给后来万物生灵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里不妨拓展一下“五形”与“五行”之间的关系?
细心的书友就会发现,最早的五形里面是没有金和木的。
金代表金属,木代表植物,也就是说,西游世界形成之初没有金属和植物。
植物属于万物生灵,所以早期的西游世界是没有生命的。
金属属于人造产物,所以这个东西要等万物生灵,也就是人出现以后才会有。
那人什么时候才出现呢?
原文道:
丑末寅初,万物生成。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
故曰人生于寅。
丑会末寅会初,植物开始出现。
过了寅会初,人族、兽族、禽族才开始出现。
所以,西游世界里的任何神魔鬼怪都是在寅会初之后的出现的。
任何的神魔鬼怪,他也活不到当下西游世界的亥会末。
只要你是一个活物,就不能从上一个灭亡的西游世界活到下一个重启的西游世界。
总结一下吴承恩设定的西游世界观,概括下来主要就两点:
第一,西游世界是有寿命的,它会消亡重启,往复循环。
第二,一个新的西游世界,必然是宇宙生天地,天地生万物。
这就是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设定的西游世界观。
至此,《吴承恩》篇,完结!下期我们开篇:邵康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8:09 , Processed in 0.0819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