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回复: 0

大话红楼317:宝玉的高级哲学,借物爱物论?晴雯撕扇子的终极隐喻?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5-5-14 12: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上回留了一个悬念,宝玉为了讨好晴雯,说了他这辈子最有道理的一段话。
到底是什么话呢?咱们一起来学习下。
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
这话说的可就太有意思了。
世上的一切本来就不是归我们所有,什么房子、车子、钞票、宝贝,都是临时借给你用的。
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周期的,都是有时间限制的。
我们只能拥有它一时,这个时间最长也不过是几十年罢了。
没有什么永远永远,都不过是有限时长的借用。
既然是借来的,又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呢?
想到这里,您还会执念于财富、地位吗?
无论你拥有几千万,还是欠了几个亿,最终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都是身外之物罢了。
最后的结局都是:一个土馒头,甚至连土馒头也剩不下,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这不就是《红楼梦》的主题吗?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个借字,来概括《红楼梦》。
问题又来了,借来的东西就可以不珍惜吗?
在提出了借物的概念之后,宝玉又提出了爱物的理论。
宝玉道:比如那扇子原是扇[shan1]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cheng2]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
什么叫爱物呢?就是不要拿物品来出气,而是要拿来出喜。
简单说,就是把钱花在让人开心的地方,哪怕你把钱给撕了,这钱也花的值了。
不求物有所值,但求情绪价值。
借物是生活方法,爱物是生活态度。
以借的心态看物质,这叫不以物喜。
以爱的态度来生活,这叫不以己悲。
我们读《红楼梦》时,会发现宝玉有个特点:他讲的道理不但是讲给对方听的,更是讲给自己听的。
这就是他对自己今天行为的反思。
之于宝玉,晴雯也是一个物。宝玉今天向晴雯出气,就是典型的不爱物了。
同时,宝玉也是在向晴雯道歉:只要你开心,把扇子撕了都没关系,只要你能开心,杯盘随便你砸。
现在的情况,就好比:女朋友想买一个包,你心疼钱,然后俩人闹别扭了。为了哄女朋友,你选择妥协:“只要你开心,随便买,多少钱都没关系。”
这个时候,对方肯定要检查你是否真的认错,是否发自肺腑的道歉了。
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
翻译过来就是,我之前要买5000的,现在要买10万的,掏钱吧。
不出钱,那就是没诚意,掏钱肯定又倍加肉疼。
但是,宝玉不是我们,他是真不差[cha4]钱。
宝玉听了,便笑着递给他。
您注意,宝玉不但给了,还面带笑容。
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
如果换做别人,真要撕的时候,肯定会犹豫不决,最终因为舍不得而作罢。
可是晴雯居然就真的撕了,这是晴雯率[shuai4]真的性格,这也恰恰是晴雯的蠢处。
宝玉能够容忍她,倒也无所谓。而在旁人眼中,晴雯这就是大大的不懂事了。
眼看晴雯撕扇。
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
所以说,晴雯娇惯的性格都是宝玉一手造成的。
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
什么孽呢?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宝玉的借物和爱物之说,你撕东西取乐的时候,更多人一定认为你是在浪费,是作妖!
其次,孽字,是让我们重点关注晴雯撕扇这个行为。
扇的谐音是散[san4]。
撕的谐音是死。
撕扇就是死散[san4],这还不是孽吗?
听了麝月的话?
宝玉什么态度呢?
四个字,变本加厉。
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
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
俩人开心了,可是麝月冤枉呀。
您想,把你的东西给撕了,还是为了哄别人开心,谁能乐意呀!
麝月道:“这是怎么说,拿我的东西开心儿?”
这里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一定要撕麝月的扇子呢?
因为晴雯和麝月就是一对。
晴雯是云遮日。
麝月是箭射月。
一个日一个月,合起来就是明字。
晴雯是半壁江山,代表北方,死散[san4]了。
麝月这半壁江山,代表南方,是南明。
她说少作孽,也就是希望保住南明,可是天数已定,不管她愿不愿意,终究还是死散[san4]了。
放到个人身上,也是在预示二人的结局。
晴雯是宝玉身边第一个死散[san4]的丫鬟。
麝月的花语是:开到荼蘼花事了[liao3]。
是留在宝玉身边最后的一个丫鬟,也是最后一个死散[san4]的丫鬟。
晴雯哪里是撕扇子,分明是对未来故事发展的彩排。
书归正文,麝月表示了不满。
宝玉立刻做出了赔偿,笑道:“打开扇子匣子你拣去,什么好东西!”
麝月道:“既这么说,就把匣子搬了出来,让他尽力的撕,岂不好?”
麝月这话满满的全是醋味,你那么大方,都给她撕了好不好。
宝玉现在已经上头了,笑道:“你就搬去。”
上午为了一把扇子,宝玉和晴雯闹的不可开交。
晚上突然又开心的一起撕扇子。
反差那么大,谁知道宝玉说的是不是真心话?
您可别忘了,现在他可是带着酒气的,明天酒醒了,他后悔了怎么办?
更别说,同样是丫鬟,麝月凭什么要讨好晴雯呢?
麝月明确拒绝:“我可不造这孽。他也没折了手,叫他自己搬去。”
现在有了宝玉的支持,麝月的酸味,晴雯今天上午丢的面子全找回来了。
晴雯笑着,倚在床上说道:“我也乏了,明儿再撕罢。”
明明是麝月不去搬,到晴雯这里就变成她累了。
这就是妥妥的占麝月的便宜,抬升自己的地位,凸显自己在宝玉身边的重要性。
晴雯开心,宝玉就更开心了。
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
这就是《红楼梦》版的烽火戏诸侯了。
宝玉一面说着,一面叫袭人。       
麝月不搬,晴雯不搬,他就叫袭人。
这时,袭人才换了衣服走出来,小丫头佳蕙过来拾去破扇,大家乘凉,不消细说。
原文写到这里,就结束了。
那么到底,扇子搬没搬呢?
袭人肯定不可能去。
袭人不去,宝玉又想撕,他就应该自己去。
显然,宝玉也没有去搬。
说到底,宝玉不过是说了几句场面话:这就好比,今天我请大家喝咖啡,喊了半天,就是不下单。
晴雯撕扇子这事闹得轰轰烈烈,最后我们统计战损,一共才撕了两把。
一把是宝玉拿去薛蟠处喝酒的,好东西,薛蟠肯定就要走了,前文宝玉的珠子就是教训,所以宝玉拿去的肯定一般。
一把是麝月手里的,这就更不值钱了。
真正价值千金的扇子,根本就没有拿出来,晴雯也没有撕。
也就是说,晴雯前面之所以敢撕,想来也是知道这把扇子不值钱。
说到底晴雯要的就是一个态度,一个台阶,一个在所有丫鬟面前的面子。
最后以大家一起乘凉的大团圆结局收尾。
这也是端午节这一天的最后一个镜头。
可是表面的和谐之下,晴雯和袭人的仇恨已经种[zhong4]下。
而且您注意,最后是由:小丫头佳蕙过来拾去破扇。
佳蕙这的谐音就是佳会,就是红楼梦对端午节的总结。
可是咱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每个人都不痛快,最终以死散[san4]结尾,怎么能称为佳会呢?
因为,这个佳会不是和之前的时间作比较,而是和后面的日子做对比。
换句话说:今天很苦,但是未来更苦,所以今天就是最美好的一天了。
这就是在告诉我们,《红楼梦》的故事会越来越惨,贾府的日子,一年不如一年,一会不如一会。
那么未来到底会有多惨呢?
咱们下回再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2:14 , Processed in 0.0870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