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回复: 0

大话红楼320:湘云送礼物背后的秘密?绛纹石戒指的隐喻?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5-5-17 16: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回,为什么湘云要特地询问袭人的好坏呢?
第十九回中袭人说:“我从小儿跟着老太太,先伏侍了史大姑娘几年,这会子又伏侍了你几年。”
袭人和史湘云有故主之谊。
那么湘云要送什么礼物呢?
说着,拿出手帕子来,挽着一个疙瘩。
您注意,这个礼物是个疙瘩。
我们常说心里有个疙瘩,疙瘩往往象征着一个暂时解不掉的烦恼。
那么这个疙瘩有什么呢?
宝玉道:“什么好的?你倒不如把前儿送来的那种绛纹石的戒指儿带两个给他。”
宝玉这就不对了,人家送东西是人家的自由,你这就属于要东西了,要是比你说的差,不就下不来台吗?
您看湘云的反应。
湘云笑道:“这是什么?”
说着便打开。
众人看时,果然就是上次送来的那绛纹戒指,一包四个。
湘云送的东西,正是宝玉认为的好东西。
什么叫心有灵犀,这就是心有灵犀。
这里就有问题了,作者强调两次的绛纹石戒指哪里好呢?
绛红色也,宝玉住进大观园之前,住的地方叫绛芸轩,自命为绛洞花王。
您细品,绛芸轩的“芸”,其实说的就是史湘云。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湘云,才是宝玉第一个爱的人。
绛洞花王,“花王”就是“华亡”,意味中华灭亡。
黛玉是绛珠仙子,“珠”就是“朱”。
绛洞花王和绛珠仙子合在一起就是映射大明的灭亡。
再说“纹”,就是文字、纹理、花纹。
绛纹是红色的花纹,更是朱明王朝的历史印记。
“石”是石头,而《红楼梦》也叫《石头记》,石头是记录的载体,“石”谐音还是“历史”的“史”。
绛纹石所指代的就是朱明王朝的历史。
那么为什么要把绛纹石做成戒指呢?
“戒指”谐音有三个:
戒指可以是“戒之”、“戒子”,希望后人以明朝灭亡的故事引以为戒。
戒指还可以是“戒脂”,“脂”就是脂砚斋,希望脂砚斋时刻不忘明亡之恨。
戒指更可以是皆知,人尽皆知的事情,你还不懂吗?
史湘云是历史的化身,由她来送出绛纹石戒指是再合适不过。
这也是为什么四个戒指要放在一个疙瘩里,是作者的心结,也是历史的遗憾。
说完了映射,我们书归正文。
林黛玉笑道:“你们瞧瞧他这主意。前儿一般的打发人给我们送了来,你就把他也就带来岂不省事?今儿巴巴的自己带了来,我当又是什么新奇东西,原来还是他。真真你是糊涂人。”
结合前面宝玉的信息,我们知道,前文史湘云给贾府送过一次礼物。
这次送礼,就是庆贺史湘云订亲。
绛纹石戒指已经送给了宝玉、黛玉这些主人。
黛玉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她应该上次一起送,又不是太好的东西,还分两次,是个糊涂人。
我们知道黛玉指代的是崇祯,作为亡国之君看待亡国之史肯定觉得不是好东西。
但是,史湘云送礼物,是她的自由,黛玉管的也太宽了。
黛玉本来对金麒麟的事情就念念不忘,现在看到俩人又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心有灵犀。
您说她不得醋海翻波,找个机会就抨击湘云。
湘云也不是好欺负的主,就和黛玉杠[gang4]上了。
史湘云笑道:“你才糊涂呢!我把这理说出来,大家评一评谁糊涂。”
那么湘云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第一、给你们送东西,就是使来的不用说话,拿进来一看,自然就知是送姑娘们的了;若带他们的东西,这得我先告诉来人,这是那一个丫头的,那是那一个丫头的。那使来的人明白还好,再糊涂些,丫头的名字他也不记得,混闹胡说的,反连你们的东西都搅糊涂了。
分开送是为了你们好。既是对双方的尊重,也是防止礼物送错了人。
第二、若是打发个女人素日知道的还罢了,偏生前儿又打发小子来,可怎么说丫头们的名字呢?横竖我来给他们带来,岂不清白。”
分开送也是你们的错。谁叫你们不派个女人来,分开送也是为了丫头们的清白。
史湘云不但不糊涂,还考虑的特别周到。
下面问题来了,丫鬟那么多,戒指只有四个,送给谁呢?
湘云说着,把四个戒指放下,说道:“袭人姐姐一个,鸳鸯姐姐一个,金钏儿姐姐一个,平儿姐姐一个:这倒是四个人的,难道小子们也记得这们清白?”
分开送最后一个好处,就是送的明白。
您注意,袭人、鸳鸯、金钏儿、平儿,这四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写的。
我们取名字的首字,就会得到:袭、鸳、金、平。
也就是“昔日的怨恨今日平息[xi1]”之意。
这四个人,各个都有自己的怨恨。
袭人刚被踢了一脚,自己的姨娘身份渺[miao3]渺无期,忙碌一生,最后还竹篮打水一场空。
鸳鸯正在被贾赦惦记,很快会大难临头。
金钏儿已经投井自杀,平儿在王熙凤和贾琏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他们的怨气如何消解呢?
作者也只能向天祈祷,各自安息呗。
这是红楼对个体命运的无奈。
在家国视角之下,“昔怨今平”和绛纹石戒指形成了完美的对应关系。
这时候有朋友肯定会说:既然要铭记明亡的教训,怎么又要平息今日的怨恨呢?
这是《红楼梦》作者内心的挣扎,反清复明有心无力,就只好“昔怨今平”,留下一段故事,给后人评说。
写这一段内容的时候,《红楼梦》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力感。
书归正文,湘云讲完了自己的道理。
众人听了都笑道:“果然明白。”
大家都夸史湘云办事漂亮,这个时候谁尴尬?
林黛玉呀,回旋镖打了回来,自己成了最糊涂的人。
宝玉笑道:“还是这么会说话,不让人。”
宝玉本是好心替黛玉说话,可是反倒惹恼了黛玉。
林黛玉听了,冷笑道:“他不会说话,他的金麒麟会说话。”
黛玉直接就掀桌子了,你不说,我替你说。
黛玉为什么那么大的怒火呢?
在她听来,宝玉就是在夸史湘云。
爱是自私的,其实无论宝玉打湘云还是骂湘云,她都不会开心。
因为这都证明你心里有她。
你既然有她,你就和她过去吧。
一面说着,便起身走了。
幸而诸人都不曾听见,只有薛宝钗抿嘴一笑。
就是那么巧,别人都没听见,宝钗听见了。
说明宝钗一直都在观察黛玉,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对付湘云这件事上,俩人是统一战线的。
除了宝钗,宝玉也听见了,倒自己后悔又说错了话,忽见宝钗一笑,由不得也笑了。
宝玉笑什么?他是尴尬吗?
不,他是犯贱。
前文,宝玉把宝钗比喻成杨贵妃,内涵宝钗胖,宝钗很生气,俩人关系现在还僵持着呢。
宝钗一笑,在宝玉看来就是给他好脸了,给他一个好脸,他就要上天。
宝钗见宝玉笑了,忙起身走开,找了林黛玉去说话。
显然,宝钗不想搭理宝玉。
宝钗和黛玉都对宝玉很失望,人家都定亲了,做人一点都没有分寸感。
宝钗和黛玉聊什么,红楼没有交待。
但是俩人突然离开,老太太肯定是看到了。
贾母向湘云道:“吃了茶歇一歇,瞧瞧你的嫂子们去。园里也凉快,同你姐[jie1]姐们去逛逛。”
史湘云这一逛又引出哪些故事?
阴阳之说的背后又有哪些秘密呢?
咱们下回再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8:13 , Processed in 0.08951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