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回复: 0

大话三国2:汉朝灭亡的根源,瘟疫导致的末日降临?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朝灭亡的根源,瘟疫导致的末日降临?
书接上文,在汉桓帝和汉灵帝的英明领导下,大汉王朝蒸蒸日上。
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都有人造反怎么还蒸蒸日上呢?
这就不懂了吧,造反就是创业,创业就带动就业。
大汉失业率直接归零,大吉大利。
在诸多创业团队中,最出类拔萃的当属巨鹿三兄弟了。
巨鹿大概位于当今的河北邢台。
这个地方是反抗暴秦的革命圣地,当年巨鹿之战,项羽就在这里干趴了章邯。
破釜沉舟和作壁上观都是出自这里。
问题又来了,巨鹿为什么叫巨鹿呢?
这里是真的有巨大的鹿吗?
巨鹿原名叫大麓,这个鹿是山麓的麓,不是动物那个鹿。
所以巨鹿正确解释应该是,巨大的山麓,也就是广阔的山下之地。
大麓最早出现于《尚书》。
尧试舜百揆纳于大麓。
百揆是政务的意思,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尧在巨鹿禅位于舜。
直到吕不韦编写《吕氏春秋》,把大麓写作巨鹿。
不知道这是改名呢,还是算写了错字?
思来想去应该是作者认为此地是逐鹿天下的要害,所以自作主张给改了名。
不管怎么说,您记住巨鹿发生了两次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
一是禅让二是诛秦。
两件够吗?
不够,而这第三件已经在孕育之中【zhong1】了。
巨鹿有三兄弟,一个名张角,一个名张宝,一个名张梁。
为什么张角要叫张角呢?
这个并没有交待,不过小宝认为张角其实对应的就是鹿,逐鹿天下的鹿。
张角的角就是逐鹿天下的把手。
参与镇压张角的人,后文都成了逐鹿天下的主角。
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张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
首先,张角这个“秀才”可不是明清时期考科举的秀才,而是汉朝察【cha2】举制下的“秀才”,三国演义这里其实用词不准确,东汉为避刘秀讳,秀才被改为茂才了。
而且在汉朝也不存在不第的说法,这是科举的专有名词。
咱们也就不叫真了,三国演义就是想把张角描述成一个科举不中【zhong4】,郁郁不得志的样子。
浑身上下的才华,他发挥不出来他难受呀!
于是他就遇上了神仙,然后神仙给了他三卷天书。
然后他就上了梁山替天行道。
这不是宋江的剧情吗?
难道他和宋江还有什么渊源不成。
仔细比较,他俩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们完全可以把张角当成不诏安的宋江,看看他的命运如何发展。
碧眼童颜的老先生告诉他: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老头让张角普救世人,而且不能有异心。
如何才能普救世人?
什么又叫异心呢?
科幻电影中总是有这样的剧情,让机器人维护世界和平,机器人一分析把人全给弄死了就和平了,您能说机器人的逻辑不正确吗?
你开始也没说不能消灭人类呀,好吗我开始干活了,你说错了,这绝对是不讲武德。
张角得到天书之后,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
咱们先不说张角开挂,单说晓夜攻习这四个字,就知道所有人的成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有些东西钱就是买不到,就比如脑子。
无论有多少套房多少钱,读书的过程他都跳不过去。
当然了,要成功光有能力有脑子是不够的,还要有机遇。
巧了,张角就赶上了,他遇到了千年难逢的大瘟疫。
小宝认为这场瘟疫才是东汉灭亡的根源。
您知道这场瘟疫死了多少人吗?
全国死了三分之二。
而且断断续续一百多年,十室九空赤地千里。
医圣张仲景的成名作《伤寒杂病论》,就是为治疗这场瘟疫而生的。
他们家掌握大汉核心医疗资源,二百多人的大家族,十年间死的还剩六十多,更别说普通百姓了。
曹植《说疫气》中【zhong1】描述: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hao2】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sang1】。
这场瘟疫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
第一、思想上的崩坏,在死神面前,儒家的那一套不好使了。
人们要么改信宗教,走张角的路子。
要么醉生梦死,走竹林七贤的路子,五石散吃起来。
第二、人死的太多,直接导致汉朝统治的崩溃。
瘟疫来了不只百姓死,官员也死,皇亲国戚也死,毕竟瘟疫可不看你有几套房。
而我们知道优秀的官员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死的快补充的慢,地方治理就完蛋了。
治理跟不上,朝廷就没得钱没得兵。
就只能靠地方自治,再进一步就产生了军阀和世家大族。
汉桓帝时全国发生大疫3次,灵帝时大疫5次,除非桓帝和灵帝能治病,不然大汉就是无解的。说到这里,那么为什么会发生瘟疫呢?
说到底还是人太多。
人多就得种地,种地就得毁林开荒,就得破坏环境。
人多了食物就不够,就得吃野生动物,说不定就有人吃了蝙蝠啥的。
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自有其平衡的规律。
这就是道。
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您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真是牛,把后世几千年的问题都给讨论到了。
最后这场大辩论以孔子胜出,您说是为什么?
因为争来争去,最后只有实事求是四个字。
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要的需,无论如何都要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主。
也就是以人为本。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所以更加注重当下。
但是只看当下也同样会有危险,所以就又有了中庸。
中庸其实不是解决当下问题的,而是为了应对未来的。
凡是留有余地,孔夫子可是灵活机动的很。
老夫子和两小儿辩日,都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
至于后来的程朱理学,一看就是读歪了经。
说起程朱理学的病,就出在大宋都偏暗江南了,还想着论证自己是华夏正统。
强行辩解,这能不歪吗?
这一下扯远了,咱们说回张角。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更别说张角人家还真有水平,靠着散施符水为人治病,也正式出道,艺名大贤良师。
很快他就收获了第一波粉丝五百人,他的粉丝不叫粉丝叫徒弟。
他把这五百人组织起来,给他们培训,让他们掌握核心科技,也能书符念咒。
然后分散各地,组织线下粉丝见面会。
次后徒众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
满打满算,张角也有十几万粉丝了,成了当时的大网红。
当网红的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变现吗。
那么张角如何变现?
他能不能变现成功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0:19 , Processed in 0.0846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