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回复: 0

大话三国32:袁绍为什么能做盟主,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袁绍为什么能做盟主,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上回说到,十八镇诸侯已经聚齐。
现在火龙果三兄弟也已经跟着公孙瓒来了。
诸侯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演员到齐,好戏正式开演。
曹操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
正所谓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在攻打董卓之前。
河内太守王匡曰: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这么多人得选出一个头来。
那么谁才适合当盟主呢?
论官职大小,袁术最大,他现在是后将军,而且还有三个省长。
论能力肯定是曹操最强。
可是曹操偏偏推荐了搅屎能力第一的袁绍。
这是为什么呢?
“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xiang4】之裔,可为盟主。”
归结到底就是四个字,门第血统。
其实和袁绍这个人没什么关系。
主要是他们家的人脉广,参加讨董联盟的诸侯,很多都是看老袁家的面子。
名人之后就可以当盟主,大家觉得合理吗?
不应该以能力论之吗?
因为最有能力的曹操认为,人脉也是能力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你赚个10万,只要有体力,肯流汗就可以了。
但你要赚100万,就需要有那么一点小才华,可能需要你会画个图纸什么的。
你要想挣1000万,就一定要有人给你拉项目。
18路诸侯坐在一起,心里跟明镜似的,大家拼的就是爹,拼的就是爸气。
袁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你就别装了,怪累人的。
绍方应允。
选出盟主之后的第二件大事就是祭天。
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jiang4】印,请绍登坛。
袁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宣读盟约。
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在正史上诸侯反董,大家伙都是各自为战,根本就没有像《三国演义》一样聚在一起。
推举袁绍当盟主,就是大家各自写了一封,行吧就你干了。
真正祭天读誓词的人是来自广陵的功曹,叫臧洪。
如果不去翻看《三国志》这些史实,谁会知道臧洪呢?
一个小人物好不容易登上历史舞台,还被小说把功劳抢给了袁绍。
默默为他默哀三秒钟。
盟约是什么?就是誓词,是要兑现的。
18路诸侯发誓说,要致臣节,无二志。
如果做不到会怎样呢?俾坠其命,无克遗育。
也就是断子绝孙。
巧的是三国演义就是一本特别喜欢应誓的小说。
这18路诸侯一个个都得为今日的誓词付出代价,咱们拭目以待。
诸侯们听完袁绍的誓词。
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
大家感动的都哭了,说明大家此时内心还是很受触动的,浑身上下都是使命感。
祭祀结束,袁绍升帐而坐,各路诸侯依爵位年龄分列坐定,开始吃席。
行酒数巡,曹操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曹操的意思很明白,大家要听指挥,不要以为自己人多就了不起。
曹操这话是向着袁绍的,希望大家团结。
袁绍也说:“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曹操一心为国家支持袁绍,可袁绍就是一个搅屎棍。
让他坐盟主,就是搅屎棍插进了粪坑,那才真叫如鱼得水。
骚操作层出不穷,目不暇接,曹操看的都自闭了。
袁绍作为总司令,宣布了两条指令。
第一,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袁绍让自己的弟弟控制各路诸侯的命脉,谁不听话我就断谁的粮,这一招不可谓不高。
第二,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
谁合适呢?
长沙太守孙坚主动报名,袁绍点头同意。
第三,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大家一起讨董,袁绍控制了粮草,让大家伙原地不动,让孙坚为先锋探路。
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
一句话总结,剿匪的胆子咱们没有,但是借剿匪之名敛财的胆子我们有,而且很大。
他自己对打董卓是没有信心的,他要的是在打董卓的过程中获取更大的私利。
那么他想如何获利呢?这里咱们挖个坑。
袁绍让孙坚出马这就引起了济北相鲍信的不满。
他其实对袁绍早就有意见了,当年鲍信就去找过袁绍商量,要不要把董卓干掉啊?
袁绍说从长计议。
从那之后,他就觉得袁绍这个人不行。
这次他就准备拆他的台,抢这个头功。
暗地派遣弟弟鲍忠带马步军三千,抄小路,到关下搦战。
再说汜水关,早就得到了盟军进攻的消息。
守关将士差【chai1】流星马往洛阳丞相府告急。
董卓现在干啥呢?每日饮宴。
他走上人生巅峰,也不知道自己该干点嘛?就剩下两个字享受。
古时候有啥好玩的呀?
后宫三千,体力不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儒接得告急文书,禀告董卓,董卓立刻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吕布挺身而出:“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
有本事的人就是那么自信。
董卓大喜:“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
言未绝,吕布背后一人高声出曰:“割【ge1】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这位谁呀,敢说自己是杀鸡的刀。
卓视之,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关西人也,姓华【hua4】名雄。
董卓立刻加封华雄为骁骑校尉,带领马步军五万前来支援。
讨董的第一战正式开打。
华【hua4】雄对战鲍忠。
引铁骑五百,飞下关来,大喝:“贼将休走!”
鲍忠一看华雄太猛了,自己就要跑。
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
鲍忠这属于典型的送人头,连一招都没出,就葬送了三千人马。
那么为什么他那么衰呢?
因为正史上就没这个人,他是虚构的。
为什么要虚构这个人物呢?
他叫什么?叫忠。
就是映射18路诸侯的忠不堪一击。
报忠的转眼就变成报丧的了。
当然也突出了华雄之强,为关二爷的出场做渲染。
再说孙坚来到关前。
只见他身披烂银铠,头裹红巾,横古锭刀,骑花鬃马。
后跟四大猛将。
第一个,程普,字德谋,使一条铁脊蛇矛;第二个,黄盖,字公覆,使铁鞭;第三个,韩当,字义公,使一口大刀;第四个,祖茂,字大荣,使双刀。
真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华雄副将胡轸出关迎战。
斗不数合,被程普刺中咽喉死于马下。
孙坚大胜【sheng4】,杀至关前。
关上矢石如雨,孙坚暂退回梁东屯住。
随后,使人到袁绍处报捷,同时找袁术催粮。
袁术一听要粮,他就皱起眉头了:这哪有粮呀?干嘛找我要粮呀?你要粮我还没粮呢?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袁术为什么不给呢?
因为有人提醒袁术。
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
显然,袁术把孙坚看成自己未来的敌人了,不如借董卓的手消灭掉。
袁绍让孙坚打头阵,袁术不给粮食,那不就是让孙坚去死吗?
那么孙坚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0:27 , Processed in 0.0841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