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回复: 0

大话三国37:董卓迁都的恶果,为什么说他毁坏了大汉的根基?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卓迁都的恶果,为什么说他毁坏了大汉的根基?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听小宝说书,真是太给面子了。
咱们接着说三国。
话说,董卓连夜带着吕布回到洛阳。
召集满朝文武开会,会议的主题就是搬家。
搬家的理由很简单,洛阳气数已尽,旺气都跑长安去了。
咱们赶紧追吧,搬新家,惊喜不惊喜,开心不开心?
那肯定必须得有人站出来反对。
谁呀?
司徒杨彪。
杨彪您可能不熟悉,他的儿子就是著名的作死小能手杨修。
杨彪的反对理由有三。
第一、关中残破零落。
现在不是以前了,长安又穷又没钱,你去那干啥呀?
第二、抛弃宗庙皇陵,惊动百姓。
你这是放弃执政合法性呀。
第三、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治天下和做人一个道理,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杨彪劝他:三思再三思,慎重再慎重。
董卓怒曰:“汝阻国家大计耶?”
老董很生气,老子是要逃跑,老子是通知你,老子不是要你提建议!
紧接着太尉黄琬也站出来支持杨彪。
他从长安现实情况出发,分析为什么不能迁都。
首先,长安基础设施根本没有。
经过王莽篡汉和红巾起义,现在就是一片废墟。
其次,长安缺乏劳动力,人民流移,百无一二。
到了长安谁伺候我们这些官老爷,这不就是从别墅搬到垃圾堆,从华尔街移民印度贫民窟的节奏吗?
说到生活条件下降这事,董卓这次听到心里去了。
他不但没有生气,还耐心的解释起来。
不是我想搬,是实在没得办法。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
老董的意思说的很明白,享受重要还是保命重要?
当然是保命重要了。
而且你说的问题好解决,没有房子咱们可以盖吗?
搞基建,我董卓最懂了。
只要给我一个月,保证重造一个长安。
我意已决,汝等再休乱言。”
董卓就是胡扯,司徒荀爽又出来反对。
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
前两人说的还有点道理,荀爽这就是扯淡了。
百姓,董卓才不在乎呢?
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对咱董卓来说,最不重要的就是这些小民百姓,我管他们干什么呀!
这里您可能要问,汉朝到底有几个司徒。
王允杨彪荀爽他们三都是司徒吗?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司徒常设只有一个。
但是汉末换的特别频繁,《三国演义》为了省事,就没有写的特别明白,成了一笔糊涂账。
根据历史,荀爽此时的官职应该是司空,而且他也没有做过司徒。
王允是在杨彪之后才做的司徒。
反正,您就不要计较这些官职了,总之他们是高官,说话有分量。
董卓一看阻力太大,必须给这些大臣颜色看看。
当场罢免三人,贬为庶民。
然后散会。
都这么久了,这些大臣还是不长进,一点都不理解我,我要征求意见直接找李儒还问你们?
话说董卓出门上车刚要走,又被两人拦住去路。
来者何人?
乃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也。
这二位您还记得吗?
就是推荐袁绍做渤海太守的两个小天才。
他俩有什么事呢?
也是劝阻董卓不要迁都的。
您说这不是撞枪口上了吗?
董卓大怒:我始初听你两个,保用袁绍,现在袁绍反了,你俩就是同党。怎么还好意思给我出主意,怎么那么不要脸呢?给我死去!
这二位就光荣的领了盒饭。
一看死人了,就再也没有官员敢站出来反对迁都。
可是长安基建差确实是个问题。
搞基建,就得增加投资,可是钱从哪来呢?
聪明鬼李儒眼珠一动又有了新主意,咱直接抢吧。
抢谁呢?
谁有钱就抢谁呗。
一是洛阳富户,直接没收财产。
二是朝廷官员,这个得区别对待,毕竟还有用。
所以重点处理袁绍这些反对派,杀其宗党抄其家赀,斩草除根,一举两得。
董卓一拍大腿:这计策也太秒了。
即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
这件事可以说是影响深远,这数千家可都是长安有头有脸的人物,是首都两百年来汇聚的人才。
他们还都是保皇党,一下子全都被董卓包了饺子。
他们死了,皇室的力量进一步被削弱,最后终于走到了无人可用的悲惨境地。
解决了钱的问题,接下来就是长安没有劳动力的问题。
这可就更简单了,带着百姓一起搬。
可是大家不想搬怎么办呢?
那必须得动员动员了。
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容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董卓这就是挖汉朝的根,彻底毁坏了大汉的群众基础。
洛阳的年青一代,在他们的记忆中只有对大汉的悲惨记忆,没有任何的荣光,等到他们长大,改朝换代自然水到渠成。
往远了说,为什么曹操不废帝自立,除了个人因素,客观上也和怀念大汉的老一代人还有关。
等老一代人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就再也想不起那个虽远必诛的黄金时代了。
最后也到了董卓告别的时间。
这么好的地方,我不在,留着也太没用了,放把火烧了吧!
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
我得不到的就要毁灭,反正不能让袁绍那帮孙子得了便宜。
大臣们不是说长安破败,不如洛阳基础设施完善吗?
我现在给你烧的毛都不剩,现在你说是洛阳好还是长安好?
对了好像还说我这是弃宗庙?
如果没有宗庙,那就不算抛弃。
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
挖坟掘墓是董卓开的头,后来被曹操发扬光大。
吕布这个名字太好了,他姓吕,叫布,字奉先,连起来就是屡不奉先,屡次不侍奉仙人,现在更近一步,都干起挖坟掘墓的买卖了。
等待一切就绪,董卓心满意足。
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
在史书记载中,董卓迁都确实是人间惨剧。
但是流程大有不同。
董卓一直在前线洛阳作战。
无奈孙坚太猛,斩杀华雄,接连重创董卓。
董卓试图求和,但是孙坚不允,战败退守渑池。
之后孙坚又败吕布,大军才退入长安。
可无论怎么说,董卓毁掉洛阳城是没有争议的。
老董忙着迁都,讨董联盟又在干什么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2:14 , Processed in 0.0836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