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回复: 0

大话三国76:汉献帝的艰难回家路,再难也不能丢了身份证!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回,汉献帝赶奔弘农,这一路比唐僧取经还难。
队伍经过霸陵,这里是郭汜的地盘,数百人堵在桥头,以检查奸细的名义拦住去路。
侍中杨琦摆出皇帝的派头,汉献帝刷了下脸,就过去了。
放行的两员将官,回去复命,当时就被郭汜给砍了脑袋。
说实话,郭汜是真的不要脸到家了。
他杀人的理由居然是:我就是忽悠张济,正准备去把汉献帝抢回来,你们怎么可以放。
这二位死的冤,人家只知道你之前的命令是放,谁也不能预测他未来的计划呀。显然郭汜就是找个理由杀人泄愤。
郭汜还没有体会到绑架皇帝的快乐,他怎么舍得让皇帝走,立刻带兵去追。
汉献帝的移动速度不能叫龟速,也比乌龟快不了多少。
转眼之间,郭汜就在华阴县追上了。
汉献帝除了哭毫无办法:方离狼窝,又逢虎口,这可如何是好?
危急时刻,杨奉带兵杀出,原来他一直在这附近逛荡,寻找机会。
当下双方列阵,郭汜派出崔勇出马,只一回合,就被一人斩于马下,敢问此人是谁,他就是未来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徐晃。
杨奉乘胜,击退郭汜二十余里。
汉献帝心里很高兴:你救了朕,功劳大大的。
还特地表扬了徐晃:年轻人,你很猛呀,等安顿下来,朕好好和你切磋切磋。
当夜一行人在华阴驻扎。
前董卓部署,驻守华阴的将军段煨提供了衣服饮食,汉献帝终于能喘口气了。
咱们介绍一下这个段煨,他的人生做了两件最骄傲的事,一是在华阴县护送刘协东归,二是日后,攻打黄白城,击杀李傕。因为这两件事,他被汉献帝封侯,在朝廷作到大鸿胪、金光禄大夫。虽然他没有成为一方诸侯,但是做到了寿终正寝,拥有一个很好的结局。
虽然戏份不多,但政治智慧绝对是一流的存在。
再说郭汜,他是个特别执着的人。
次日又带兵来抢,虽然徐晃很牛,但是好汉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汉献帝被团团包围。
关键时刻,董承带兵杀来救驾。
董承是董太后的侄子,是皇亲国戚。
汉献帝可算是遇上亲人了,眼泪哗哗的。
董承打包票:陛下勿忧。臣与杨将军誓斩二贼,以靖天下。
献帝一听,这人说话有点不靠谱呀:先别吹牛了,咱赶紧跑吧。
再说郭汜撤退,正撞着李傕,俩人开了个碰头会。
一致认为,绝对不能让汉献帝跑了,他到了弘农,必然布告天下,令诸侯共伐我等。
顺便还做了个美梦,咱们兵合一处,到弘农杀了汉君,平分天下,有何不可!
俩人虽然有矛盾,但在共同的敌人和利益面前,又重新穿上了一条裤子。
这俩货干啥啥不行,抢劫第一流,这一路追击,百姓是倒了血霉了。
在东涧,赶上了献帝的车队。
二人一商议:都到这步了,要武德没个卵用,直接上去群殴就完了。
李傕在左,郭汜在右,漫山遍野杀来。
杨奉、董承两边死战,救汉献帝夫妻逃亡。
至于百官宫人,符册典籍,一应御用之物,尽皆抛弃。
现在什么都不重要了,唯有命重要,而同样是命,皇帝的命更贵。
敌众我寡,杨奉和董承一面假装求和,一面派使者带着密旨,去河东招白波军将领李乐、韩暹、胡才救驾。
这些人其实就是土匪。
请他们帮忙就是引狼入室,可事到眼前,也想不了这么远了。
三个土匪听闻天子赦罪赐官,纷纷前来救驾。
李傕、郭汜可算是开眼了,这个世界太疯狂,耗子给猫当伴娘。
但是耗子终归是耗子,郭汜将计就计,把抢的好东西都扔在路上。
李乐的军队是穷怕了,一看路上全都是宝,争相取之,队伍尽失。
李傕郭汜趁机伏兵四起,一场混战,李乐大败。
你看草寇就是草寇,终究上不得台面。
杨奉、董承看大事不好,带着汉献帝就往北跑。
可是坐车的速度实在太慢。
李乐着急让汉献帝下车骑马,保命要紧。
但汉献帝很仗义:朕不可舍百官而去。
众臣听后皆号泣相随,您说汉献帝是仁慈还是傻呢?
这绝对是聪明的表现,因为汉献帝知道自己作为皇帝,没有人会轻易杀他。但是如果弃车骑马,谁还知道他是皇帝,自己十分可能就死在乱军之中【zhong1】了。再说没有了大臣,他孤身一个,谁能保护他,谁还在乎他?坐车带着大臣虽然跑得慢,但这是他身份凭证,也是他活在世界的根本。
可是敌军就在身后,土匪胡才已经被杀,情况紧急怎么办?
李乐就出了一个点子。
前面就是黄河,我们可以坐船顺流而下,绕过河中的乱石滩,再从孟津登岸。
但是太尉杨彪坚决反对:黄河从这往东,有三十六险滩。
万一淹死在河里,谁付得起这个责任?
顺流东下的建议被否定,那就只剩下一条路,先坐船到对岸。
于是李乐先行到黄河岸边去准备渡河的船只。
董承和杨奉带着汉献帝弃车步行,好不容易来到黄河岸边。
可是问题又来了,河岸高十余丈,下不去。
杨奉就建议,大家把马的疆绳一个接起来,绑到献帝的腰上,把献帝给顺下去。
可是这也太慢了,关键时刻,皇后的哥哥伏德举手发言。
表示在乱军中捡了十匹绢布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逃命都来不及,也不知道他怎么还有时间捡东西,多半就是这货私藏的。
于是绢布代替缰绳,让大力士行军校尉尚弘,背【bei1】着皇帝刘协,下到了船上,随后国舅伏德又把皇后送了下来。
这个时候一定要把镜头给李乐,只见他仗剑立在船头,仿佛感觉到了什么东西在心中油然而生,没错这就是做英雄的感觉。
时间仓促,李乐没找来多少船,《三国演义》中为了渲染危机局面,只写了有一艘。
人多船少,就一定有人上不了。
为了抢上船的名额,有人就不排队走绳子了,直接就往下跳。
一瘸一拐的涌向船来。
这副逃难的生动场景,在十常侍之乱时,汉献帝已经经历过一次。
想不到几年之后,他又在黄河岸边看到。
船太小了,上不去的人就扒拉着船不让走。
敌军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汉献帝该何去何从呢?
如何才能摆脱这个困境呢?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2:13 , Processed in 0.0835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