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回复: 0

大话三国155:为什么曹操的三批信使同时到?赤兔马被盗事件要表达什么?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回书说到,关羽和孙乾带着两位夫人,一往无前的向汝南进发。
汝南就是现在的河南驻马店。
不料夏侯敦带了300多骑兵,从后追来。
关羽当机立断,让孙乾保护车驾先行,自己断后。
关羽回身横刀立马问夏侯惇:你咬着老子不放是想干嘛,有失丞相大度。
关羽这话说的是有道理的,夏侯敦是曹操的嫡亲弟兄,怎么净干些打曹操脸的事啊?
夏侯惇人家有理:第一、丞相无明文传报,他也没跟我说让你要啊。第二、再说了你杀了我们那么多兄弟,还斩了我手下大将,无礼太甚!
说罢,便拍马挺枪来斗。
您想,夏侯惇本来就少一只眼,他怎么可能打得过关羽呢?
他这不是来打架的,分明就是来送死的。
关键时刻,身后一骑飞来,大叫:不可和与云长交战。
关公按辔不动。
您看,关羽并不想和夏侯敦交手。
他知道夏侯敦对曹操很重要,真杀了他,那就太对不住人了。
来人从怀中取出公文,告诉夏侯敦:丞相敬爱关将军忠义,恐于路关隘拦截,故遣某特赍公文,遍行诸处。
这里其实就有个问题,怎么关羽都过五关了,信使才到呢?
他一个人快马加鞭,没有道理赶不上拖家带口的关羽呀?
惟一的解释就是,有人使坏。
我相信曹操是真心的,但是老曹的手下就未必了。
关羽走后就是死敌,以后战场相见那就是恐怖的敌人。
无论从哪个角度,关羽死都是大利好。
甚至,信使一直在背后悄悄的尾随,目睹了二爷过关的全过程。
眼看夏侯惇要完球,才不得不站出来。
不然他也吃不了兜着走。
夏侯敦不甘心,问信使:老板知道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吗?
信使摇头。
夏侯惇就来劲了:我只活捉他去见丞相,待丞相自放他。
夏侯惇这个表态没问题,老曹听说关羽砍了自己那么多人,万一反悔呢?万一嫌弃夏侯惇不作为呢?
关羽本不想跟夏侯惇纠缠的,可夏侯惇太不上道,属于典型的给脸都不要脸。
二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老子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
拍马持刀,直取夏侯惇。
夏侯敦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不到10合。
又来了一个信使,大叫:“二将【jiang1】军少歇!”
夏侯惇停手又问来使:是丞相让我擒拿关羽吗?
使臣摇头:非也。丞相恐守关诸将阻挡关将军,故又差【chai1】某驰公文来放行。
显然老曹派出第一人之后,觉得不保险,又让人带着公文来了。
前后俩人差不多一同到,更加说明,第一人可能故意拖慢了速度。
夏侯敦又问:丞相知道关羽杀人的事吗?
信使摇头。
夏侯惇一口咬死,丞相不知杀人,那就绝对不能放。
指挥手下士兵,将关羽团团包围。
不难看出,夏侯惇跟关羽交手十个回合,就知道不是对手,准备改群殴了。
两人正欲交锋之后,阵后又来了一人。
大叫:云长、元让,休得争战!
来者正是张辽。
张辽说道:奉丞相钧旨:因闻知云长斩关杀将,恐于路有阻,特差我传谕各处关隘,任便放行。
张辽是在曹操收到关羽杀人后派出的。
众所周知,关羽对张辽有救命之恩,他绝对没有拖延的道理。
最后出发的他,却和第一第二个信使一同到,可见第二个信使也在路上故意拖延了。
也就是说,曹营的人绝大多数是像让二爷死的。
可是夏侯惇还是不想放人:秦琪是蔡阳之甥。他将秦琪托付我处,今被关某所杀,怎肯干休?
这才是夏侯惇揪着关羽不放的关键原因。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关羽不死,他没脸见好朋友蔡阳。
前文说了,蔡阳是最看不上二爷的,秦琪那么狂,感情是遗传呀!
关键时刻还得看张辽,人家是真能扛事。
秦琪之死,我见蔡将军,自有分解。丞相大度,教放云长去,公等不可废丞相之意。
夏侯敦只得无奈退兵。
然后张辽问关羽要去哪高就?
关羽回答:闻兄长又不在袁绍处,吾今将遍天下寻之。
二爷这话半真不假。
真的是刘备不在袁绍处,假的是他知道刘备的去向。
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就是借张辽的口告诉老曹:我暂时不会与你为敌。
张辽听后,立刻发出了邀请:咱回去接着跟丞相干吧!
关羽一笑:安有是理!文远回见丞相,幸为我谢罪。
二爷笑了,我杀了那么多人,怎么回去,还能回去吗?
你和我开什么国际玩笑。
说罢,便与张辽拱手而别。
二爷赶上车队,跟孙乾汇报了一下方才的事。
为什么要用汇报这个词呢?
这就是二爷的觉悟了,他毕竟在曹操阵营待过,刘备必然对他是有怀疑的,而孙乾回去之后肯定要向刘备汇报。
提前交代总没有错。
原文写的是:二人并马而行。
孙乾问了很多问题,二爷也介绍了很多情况。
俩人进行了一场深度的组织谈话。
车队行了数日,来到一所庄院借宿。
庄主是个老头,姓郭名常,世代居住此处。
他也是二爷的粉丝,偶像来了,必须热情招待。
单说郭常陪着关羽和孙乾,在草堂喝酒。
二爷一路上难得有这么休闲的时光,一直喝到黄昏十分,来了一个少年。
他就是郭常的儿子。
在父亲的要求下,给二爷行个礼就走了。
见到关二爷他居然一点都不兴奋,可见这孩子很有个性。
郭常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老夫耕读传家,却怎么有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儿子,整天跟一帮狐朋狗友打猎,真他娘的是家门不幸!
关羽现在吃人家的、喝人家的、住人家的,肯定得捡好听的说:方今乱世,若武艺精熟,亦可以取功名,何云不幸?
郭常摇头:问题是他不练武术,他只是喜欢瞎混,四处游荡。
感情这孩子就是个百分百的专业街溜子。
关羽也是一声长叹。
深夜,二爷正要睡觉,忽闻后院马嘶人叫。
慌忙和孙乾提剑查看。
只见郭常的儿子倒在地上叫唤,自己人正在和庄客厮打。
原来这小子来偷赤兔马,结果被马一脚给踢倒了。
郭家的庄客护犊子,就和二爷的人打起来了。
关公大怒:鼠贼焉敢盗吾马!
正要发作,郭常百米冲刺来到二爷面前,替儿子求饶:不肖子为此歹事,罪合万死!奈老妻最怜爱此子,乞将军仁慈宽恕!
二爷看在老头的面子上只好作罢。
次日一早,郭常夫妇一起感谢二爷的不杀之恩。
关公让他把儿子叫出来:我以正言教之。
从这里不难看出,二爷是想挽救一下的。
可是人昨夜四更带着几个无赖,早不知去向了。
这是小郭这辈子最大的损失。
如果他把握住机会,认二爷当个干爹,此时此刻的二爷肯定不会拒绝的,没准现在他就在二爷像的旁边,享受香火了。
人生关键就那么几步,错过了,就错过了。
这段剧情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多余,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插曲呢?
就是为了塑造赤兔马的形象,为后面赤兔马之死做铺垫。
盗马事件要表达的就是,赤兔马被关二爷的忠义所折服,认二爷是他独一无二的主人,所以才踢倒小郭。
不只二爷忠义,连带他的马也变的忠义了,作者可以说是布局深远。
话说二爷告别郭常,继续赶路,又有什么奇遇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3:48 , Processed in 0.0835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