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回复: 0

大话三国202:曹操杀孔融,一场精妙的政治盘算!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回,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取得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巨大胜利,但同时也彻底得罪了曹操。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诸葛亮建议刘备,趁着刘表病重,取荆州为安身之地。
今若不取,后悔何及!
那么刘备什么态度呢?
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
关键在这个不忍,刘备是可以选择做个坏人的,但是他不愿意做,他想做个好人。
他又犯老毛病了,在利益和道德之间权衡不定。
当然,除了不忍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
取荆州是说取就取的吗?
咱们可以回忆一下刘备得徐州,开始他也是拒绝的,可最后还是得了。
归根到底,是因为徐州内部人士倒向了刘备。
糜竺、糜芳这些人一致推举刘备。
显然荆州没有这个条件。
荆州的兵权都在蔡氏家族手中。他们对刘备早已防范,也就是说夺取荆州只能玩硬的。
显然刘备目前没有这个实力。
而且刘表在荆州经营多年,很得民心。
刘备就算勉强拿下,道义不存,他又如何能做得久呢?
所以刘备不忍的背后,更多的还是不能。
不信您看,后文夺益州的时候,他有了一定实力后,他就硬上了。
诸葛亮虽然打败了夏侯敦,但是在大局上,他还是不如刘备的。
刘备和诸葛亮各有优劣,刘备能够全局把握,而诸葛亮能从细节入手。
一个负责从宏观上进行思想建设,一个负责在微观上处理具体事务。
这才有了蜀汉的崛起。
在夺取荆州问题上,诸葛亮有些操之过急,有左倾冒险的倾向。
不过毕竟他才刚出茅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年轻的诸葛亮总想着一步到位,而诸葛亮一生的评价确是平生谨慎。
后文我们会一步步看到他的转变,并且分析他的变化。
说完刘备咱们再说说夏侯敦。
打了一场败仗,他如何向曹老板解释呢?
四个字:负荆请罪。
曹操不但没有追究夏侯惇的责任,还奖赏了提醒防火的李典、于禁。
毕竟,刘备是曹操盖章认定的英雄。
如果夏侯敦真弄死了刘备,不就显得曹老板眼瞎吗?
所以就算夏侯敦输了,也是曹操眼界高,这局老曹绝对是赢麻了。
再说,夏侯敦是曹老板的自己人,他也舍不得下手。
为了兄弟,更为了一统天下的理想,他决定冲了。
选定建安十三年秋,起兵五十万,兵分五队,以许褚为先锋,誓要扫平江南。
正在曹操斗志昂扬的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扫兴。
他就是咱们许久不见的孔融,他现在正在许昌做太中大夫。
太中大夫相当于高级智囊,朝廷的政策顾问。
他坚决反对南征,而且句句都戳曹操的肺管子。
刘备、刘表汉氏宗亲,不可轻伐,孙权虎踞六郡,也不好打,今丞相兴此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
曹操当时就恼了:你这是骂谁呢?谁无义呀?
我统一天下,讨伐叛逆,怎么就无义了。
然后就把孔融给赶了出去,地球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
孔融被赶出门外,仰天长叹。
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败乎!
你怎么想都没有关系,但是你千不该万不该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万一让人听见,你能好得了,这就是作死呀。
孔融很走运,他这话就被御史大夫郗虑的仆人听到了。
而刚好,郗虑和孔融有仇,一直想要报复他。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郗虑第一时间去找曹操打小报告。
丞相您还记得祢衡吗?咱们《三国演义》第一的作死小能手?他和孔融是一伙的。他们俩经常商业互吹,祢衡说孔融仲尼不死,孔融说祢衡颜回复生。俩人老不要脸了,祢衡侮辱您,都是孔融教唆的。
曹操大怒,立刻下令抓捕孔融。
想当初,曹操要杀祢衡还要假借他人之手。
孔融比祢衡的影响力还大,为什么这次曹操不装了呢?
因为他变了。
权力使人疯狂,站在权力巅峰的曹操,已经不是过去那个诛杀恶龙的勇士,他现在就是恶龙本身。
所以他容不下任何质疑,他就是要借着诛杀孔融,来进一步确立自己的权威。
你不是仲尼不死吗,我就叫你死。
孔融有两个儿子,正在家里下棋,下人回报,曹操要砍了你爹,你咋不跑呢?
这俩孩子非常淡定,留下了一句名言。
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
果然孔融一家老小,被当街斩首,果然一个卵都不剩。
京兆脂习和孔融关系不错,抱着尸体就哭,曹操就想把他也给砍了。
得亏荀彧说清,脂习劝过孔融不要乱说话,孔融不听才有今日之祸。
曹操一听这是个明白人,就把他给放了,还让他给孔融父子收尸。
给朝廷官员又释放了一个信号,不听话是要掉脑袋的,听话才能长命百岁。
咱们再分析一下曹操杀孔融这事儿,老曹为什么这个时候杀呢?真的只是因为一个小报告吗?
当然不是啦。
曹操要南下远征,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许昌。
朝廷官员和曹操一直都是有矛盾的。
曹操的出身被世家大族所鄙视:你一个太监的孙子,走了狗屎运才有今天。
不过碍于曹操的权势,大家惹不起。
表面笑哈哈,心里直骂娘。
老曹不在,这群看他不顺眼的大臣,肯定要整出点事来。
为了稳固后方,曹老板必须要震慑一下群臣。
可以这么说,在出征之前,他指定要杀人。
这个人一定要有巨大的声望和政治影响力。
同时这个人还得是他的对头。
满朝上下,你觉得谁最合适啊?
可不就是孔融吗,名气又大,孔子后人,建安七子。
算起来刘备还对他有救命之恩,刘备又是曹操最大的敌人,您说孔融这个人能留吗?
所以孔融被杀,您说是偶然,还是曹操早就蓄谋已久呢?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老曹早就想杀他了,就是一直在等一个时机。
而今天就是最佳时机。
孔融之死的最大意义,就是保证了曹操在南下期间,许昌朝廷的稳定和团结。
那么曹操南征结果如何?刘表死后又产生了怎样的连锁反应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2:31 , Processed in 0.0833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