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回复: 0

大话三国316:曹操之死,如何看待他的遗言?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曹操病势越来越重。
一天夜里,他又梦见三马同槽。
天一亮就找贾诩解梦。
之前梦过一次,以为是马腾父子。
这马腾都死了,怎么还是三马呢?
贾诩不能预知未来,他也不明白呀。
只好捡好听的说:这三马是禄马,大大的吉兆。预示天下当归于曹。
曹操就不再怀疑。
后人有诗: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真的梦见过三马食槽吗?
这个典故出自《晋书》司马懿的传记,汉代曹操为丞相时,曾梦三匹马同食一槽,甚恶。因对其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按照这个说法,曹操应该是猜到三马是谁的。
是曹丕没听他爹的,才导致后来的悲剧。
总之,历史总是充满了无奈和无力的宿命。
当夜三更,曹操头疼失眠,趴在桌上打盹,就听见殿中声如裂帛。
曹操梦抬头,就看见伏皇后,董贵人,两个小皇子,还有伏完、董承等二十余人。浑身是血,立在愁云之内向曹操索命。
曹操拔剑去砍,突然一声响亮,又震倒了殿的西南一角,房子塌了。
侍从慌忙把曹操救出,迁居别宫。
第二天夜里,曹操又听到殿外男女哭声不绝。
到了天亮,曹操召集群臣开会:我打仗30多年,就没遇过鬼,你们给我分析分析,现在是什么情况?
群臣全都摇头:我们也不知道,只有魔法才能对抗魔法,大王赶紧找道士祈福吧。
曹操一声长叹,准备接受自己的命运:圣人云: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我天命已尽,谁都救不了。
第三天,曹操眼睛就瞎了,什么都看不见,召见夏侯惇商议后事。
夏侯惇来到殿门前,就看到伏皇后等人站在阴云之中,当时昏倒。
他还没见曹操,就被抬回去了。
曹操只好换人,召见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人,安排后事。
核心就是继承人的问题。
虽然自己特别喜欢曹植,但是他太虚荣,嗜酒放纵;曹彰勇而无谋;曹熊身体虚弱,恐怕活的不久;矮子里面拔将军,只有长子曹丕能够继承我的事业,你们好好辅佐。
大臣领命而去。
曹操又吩咐近侍,把平时所藏的名香,分赐给自己的老婆们,嘱咐她们:我死之后,你们要勤学女工,多造丝履,卖了可以得钱养活自己。又命他的老婆们居住在铜雀台中,每日祭祀,必令女伎奏乐上食,天天给自己唱歌跳舞送吃的。
您觉得老曹为什么会这么安排呢?
很多人说这是曹操思想觉悟高,比较开明,爱惜生产,心疼老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曹操那么有钱,他还能养不起自己的女人。感情他活着的时候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死了他的老婆们都得赚钱养家了?
其实老曹的主意坏得很,他一辈子杀人家老公,娶人家老婆,那么他最怕什么呢?最怕自己被别人给戴绿帽子。
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老婆不给自己戴绿帽子呢?就得给她们找点活干,每天累得半死不活的,你还有心思想那情色之事吗。
把她们关在铜雀台中,就是让他们不和男人接触。
如果曹操真的爱惜这些女子的话,应该把他们放出,任由改嫁,放到民间绝对不愁嫁。
曹操还立了疑冢七十二,造了一堆自己的假坟头。
老曹这辈子最喜欢挖人家坟墓,摸金校尉就是他创建的,所以他也怕被别人挖坟掘墓。
老曹的遗嘱充分暴露了他的小人嘴脸。
他这辈子干的所有缺德事儿,就怕别人用在他身上,这就是曹操临死的觉悟。
只能我祸祸别人,不让别人祸祸我。
但凡有人吹嘘曹操的遗嘱,大概是过分想把曹操洗白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等咱们讲到刘备的时候,再进行一次对比分析。
老曹安排完了自己的后事,长叹一声,泪如雨下。
舍不得死,但终归还是死了。
享年六十六岁。
那么如何评价曹操的一生呢?
还是开头的话,叫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从一开始想做个忠臣,但是一步步随着自己势力的不断壮大,他从刺杀董卓变成董卓2.0,再到董卓升级版,甚至比董卓更董卓,成为中国历史上头号第一的奸雄。
不是说曹操不好,但是他晚年的龟缩,全身心的投身到篡位,导致没有完成统一大业,让他无法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流帝王,他的魏国德不配位,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报应落到了后世子孙身上。
曹操身亡之后,文武百官一面举哀,一面通知曹丕、曹彰、曹植报丧。
曹操尸体装进金棺银椁,连夜运往邺郡。
曹丕带着大小官员出城十里迎接。
曹操灵柩停于偏殿。
百官挂孝,忽然一人挺身而出:先不要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这位就是司马孚,他认为国不可一日为君,应该早立嗣王,以安众心。
群臣就说了:没有天子诏命,不合规矩啊。
兵部尚书陈矫表示反对:都什么时候了?如果处理不好继承人问题就要天下大乱。
当即拔剑割下袍袖,请曹丕继位,有异议者,以此袍为例。
百官悚惧。
关键时刻,马屁精华歆从许昌赶来。
他这个人利欲熏心,肯定要握住这个机会立功。
华歆早就预判了今天的局面,提前威逼汉献帝写了诏书。
他明明身上带着诏书,却明知故问:为什么不立曹丕为王呢?
众人就说没有皇帝诏书。
然后华歆不慌不忙拿出诏命。
封曹丕为魏王、丞相、冀州牧,继位曹操。
在曹丕面前,华歆可以说是露足了脸。
当然他也获得了足够的回报。
这叫什么?这就叫丧事喜办。
曹丕刚解决了一个难题,另一个难题又来了。
曹彰带有10万大军从长安而来。
曹丕大惊:我这个弟弟武艺高强,提兵而来,肯定是和我争王位的,怎么办?
一人应声而出:不要怕!臣去见鄢陵侯,定能说服他。
众人一看,非他才能解此祸。
正是:试看曹氏丕彰事,几作袁家谭尚争。
那么此人是谁,且看下文分解。
请看《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2:30 , Processed in 0.0840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