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回复: 0

大话三国368:孙权死后,诸葛恪如何作死的?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回书说到:姜维兵败被司马师拦截,司马师怎么来的呢?
原来郭淮上表求救,司马懿派长子司马师带兵5万来雍州助战。
儿子长大了,是时候独当一面了。
首战,就被诸葛亮留下的连弩击败。
司马师在乱军之中,逃命而回。
却说麴山中的蜀将苟安,见援兵不到,开门投降,姜维兵败返回汉中。
到嘉平三年,司马懿病重,在病床前嘱咐二子:人人都说我要造反,我非常害怕,我死之后,你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
说完就挂了。
司马懿没有说自己要篡位,但是如果你是司马兄弟会怎么理解这话呢?
父亲让我二人善理国政,就是不让我们放弃权力。
不要心怀恐惧,应该怎么办?那不是光明正大的篡位嘛。
司马懿死后,曹芳封司马师为大将军,司马昭为骠骑将军,权力落到了司马氏兄弟手中。
咱们再说孙权,已经七十一岁了,因为活得太久,熬走了太子孙登。
立三字孙和为太子,但是孙和与孙权的长女全公主不和,被孙权废初,忧患而死,改立七子孙亮为太子。
在《三国演义》后期人要死的时候,总有示警。
孙权他们家祖坟的松柏,尽皆拔起,飞到建业城南门外,倒于道上。
孙权受惊成病。次年四月,病逝。
后人有诗曰: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如何评价孙权的一生呢?
他本有机会一统三国,甚至说他有着比刘备曹操更好的开局,但是他为什么失败了?
八个字: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对内手段一流,对外格局太小,几次打合淝都毫无战果,白白错失战机。
孙权死后,诸葛恪立孙亮为帝,改元建兴。
孙权谥号大皇帝,葬于蒋陵。
孙权的谥号为什么那么奇怪呢?
魏国和蜀国都能号称是正统,但是孙权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意思。
司马师听说孙权已死,准备起兵伐吴,尚书傅嘏认为:防守还是上策。
但是司马师心意已决:我也是有梦想的青年,天道三十年一变,还能一直是三国鼎立吗?
兄弟司马昭也表示支持。
于是起大兵三十万,司马昭为大都督,分三路南下。
诸葛恪听说魏兵南下,聚众商议。
老将军丁奉认为:东兴是东吴紧要之处,关系着南郡和武昌的危险。
于是诸葛恪命丁奉带三千水兵防守东兴,自己随后支援。
却说魏军先锋征东将军胡遵,修建浮桥,攻打东兴外围的两座城池。
吴军死守城池,僵持不下。
时值严寒,天降大雪,胡遵就和众将开会饮酒。
此时丁奉坐三十只战船杀到,依次排在水面,胡遵根本不放在眼里:只有三千人,怕什么,接着奏乐,接着喝酒。
丁奉在船上对部将说道:“大丈夫立功名,取富贵,就在今日!”
令士兵脱去铠甲,摘了头盔,只带短刀。
炮响三声,杀上岸来。
胡遵毫无准备,被杀得措手不及,胡遵夺路而逃。
魏兵逃上浮桥,浮桥断裂,大半落水而死;吴军大胜,抢获战利品无数。
魏军两路知东兴兵败,选择退兵。
却说诸葛恪大胜,决定趁机北伐,一面派人入蜀,约会姜维,平分天下;一面起大兵二十万北上。
出发之前出现一道白气,遮断三军。
大夫蒋延认为这是白虹,主败兵之兆。
诸葛恪大怒:我还没出发,你就咒我。
命武士斩首。
众人求情,贬蒋延为庶人。
在丁奉的建议下,吴军进攻新城,新城在如今的合肥一带。
司马师采纳主簿虞松的建议,吴军不足为患,而是重点防守蜀兵。
派司马昭支援郭淮,令毋丘俭、胡遵抵御吴兵。
司马恪连月攻城不下,下死命令:怠慢者立斩。
诸将奋力攻打,眼看城东北角将陷。
守城的张特派人忽悠诸葛恪:魏国有法律,坚守一百天,而无救兵至,就可以出城投降,家族也不被连坐。您现在已经攻了九十多天,再等两天,我主动出城投降。
诸葛恪还真信了,下令收军。
张特利用这段时间赶紧修补城墙,修好之后登城大骂。
你个傻子,我还有半年之粮,我怎么肯投降吴狗。
诸葛恪大怒,接着攻城。
他一着急往前走的太多,被城上一箭射中额头。
诸葛恪翻身落马,主将受伤,众将皆无战心。
诸葛恪病体稍好,准备继续攻城。
但是营吏告诉他:天气炎热,士兵多病,不能再打了。
诸葛恪大怒:再说病者斩首!
消息传入军中,逃者无数。
在得知都督蔡林投降魏国之后。
诸葛恪不得不正视军中现状,巡视各营,果见军士面色黄肿,各带病容。
下令还吴。大将毋丘俭随后追杀,吴军大败!
诸葛恪自信满满的去了,然后被人打着屁滚尿流。
非常羞愧,托病不朝。
他又害怕他人议论,就提前搜集百官的过失。
有的发放边疆,有的斩首示众。
我打不过魏国,还收拾不了自己人吗?
同时派心腹将张约、朱恩接管御林军。
诸葛恪为什么做这些事呢?
主要是缺乏安全感,兵败是巨大的政治责任,追究起来,他就轻则罢官,重则斩首,失去权力的下场,他十分清楚。
孙坚的弟弟孙静有个曾孙,叫孙峻,原本是御林军的总管。
被诸葛恪夺了他的兵权,心中大怒。
就去找诸葛恪的政敌太常卿滕胤商议,滕胤早就想除掉诸葛恪了,俩人一起去见吴主孙亮。
孙亮也投了赞成票:朕见此人,亦甚恐怖;常欲除之,未得其便。
有了孙亮的支持,滕胤就定下鸿门宴的计策。
诸葛恪兵败回朝之后,一直躲在府中,心神恍惚,一天,一个人穿麻挂孝走了进来。
诸葛恪下令拷问,这人就说:我爹刚去世,入城祭祀,我进来的明明是个庙,不知道为什么来到太傅之府。
诸葛恪再问守门军士,守门军士一口咬定,没看见有人进来,诸葛恪大怒,把这些人全都砍了脑袋。
当夜他又听到正堂中发出霹雳声响,出卧室一看,房梁折为两段。
再回寝室,只见披麻人和守门军士提头索命。
诸葛恪受惊倒地。
早晨洗脸,闻到洗脸水有血腥味,连换数十盆都是一样。
诸葛恪惊疑,这个时候,天使宣诸葛恪赴宴。
正要出门,有狗咬住衣服,嘤嘤作声,像哭的一样。
把狗赶走,车前又起了一道白虹,心腹将官张约提醒诸葛恪:今天咱别去赴宴了。
诸葛恪心慌,下令回去。
行不到十余步,孙峻、滕胤乘马来到车前:太傅别回去。
诸葛恪谎称自己肚子疼。
滕胤劝他:天子有大事商议,还当勉强一行。
在如此多凶兆的前提下,诸葛恪还是去了。
那么诸葛恪为什么要赴宴呢?他是不是傻呢?
因为之前咱们说的所有凶兆都是假的,都是虚构的,这么写,主要就是为了渲染天命。上天让你死,谁都拦不住。
酒席宴上,诸葛恪不敢饮酒。
为了打消他的疑虑,孙峻就让人去他家中取药酒饮用。
酒过数巡,孙亮找借口先走,孙峻下殿脱了外衣,露出内穿铠甲,手提利刃,上殿大呼曰:“天子有诏诛逆贼!”
诸葛恪大惊,拔剑相迎,可他动作太慢,转眼头已落地。
亲信张约也被剁为肉泥。
孙峻把俩人的尸首扔到乱葬岗中,然后派兵去捉拿诸葛恪的家属。
与此同时,诸葛恪的老婆在房中心神恍惚,忽然一个丫鬟入房。
她就闻到浑身的血臭味。
丫鬟头撞屋梁,咬牙切齿,口中大叫:我是诸葛恪,被奸贼孙俊所杀。
诸葛恪全家老幼知道大难临头,惊惶号哭。
很快,全家老小被押到世曹斩首。
诸葛瑾活着的时候就说,诸葛恪聪明外露,不是保家之主。
魏国的光禄大夫张籍对司马师也说过:诸葛恪威震其主,不久便死。
从诸葛恪死的身上血淋淋的都是教训,做人不能聪明不能外露,容易招人记恨。
你肯定就说了诸葛亮也聪明外露,但是您别忘了诸葛亮是大智慧,人家打败仗是认错的,主动自贬的。而诸葛恪打了败仗,装作没打败仗,这是小聪明。
孙峻杀了诸葛恪,被封为丞相、大将军、富春侯,总督中外诸军事。
掌握了东吴的政权,东吴进入了历史的新篇章。
再说姜维收到诸葛恪的信,准备再次出师北伐。
正是:一度兴师未奏绩,两番讨贼欲成功。
那么这次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请看《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九回,废曹芳魏家果报,困司马汉将奇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5:53 , Processed in 0.08383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