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回复: 0

大话红楼78:冷香丸隐含的秘密?薛宝钗的死亡之谜?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冷香丸隐含的秘密?居然隐藏着薛宝钗最终结局?
上回说到,薛宝钗的病根叫热毒。
甲戌脂批认为是凡心偶炽、孽火齐攻导致的。
戚序批注认为是富贵病。
可问题是,脂批说的就对吗?
就真的是作者的原因吗?
要破解真相,我们就要看冷香丸的制作方法。
茫茫大士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
药引子从哪来的呢?
脂批注:卿不知从那里弄来,余则深知。是从放春山采来,以灌愁海水和成,烦广寒玉兔捣碎,在太虚幻境空灵殿上炮制配合者也。
这里问题来了,脂批知道的,真的是曹雪芹想写的吗?
曹雪芹肯定想不到书出版的时候还带着批注吧。
脂批完全补充了药引子的做法。
如果脂批的想法够好,曹雪芹删改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脂批的想法给加入剧情中。
显然并没有。
重要的药引子,曹雪芹没有理由让读者乱猜。
唯一的解释就是,药引子根本就不是这个做法。
曹雪芹看似没写,其实在前文已经写了。
如果不受脂批的影响,如果让您来猜,会是太虚幻境的什么呢?
太虚幻境中,什么异香异气呢?
群芳髓。
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
咱们前文分析了,群芳髓以无数花草树木的死亡为代价,是死亡的香气。
群芳髓不但能点燃,还能内服。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小宝在读脂批时候的感觉了。
脂批写的点,我们只要用心去读,一样也能发现。
于此同时,红楼梦不敢写的东西,脂批一样也不敢写。
脂批的作用更多的是划重点,和提供一些红楼边角料。
要参考,但不能尽信。
就比如药引子,如果信了脂批的。
怎么又能读出,薛宝钗服用群芳髓的妙笔呢?
那么群芳髓内服效果怎么样呢?
薛宝钗道: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
周瑞家的就更好奇了:“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姑娘说了,我们也记着,说与人知道,倘遇见这样病,也是行好的事。”
要知道,一个药方能吃一辈子。
想来,片刻之间,周瑞家的已经想到如何发财致富了。
薛宝钗非常坦诚,笑道:不用这方儿还好,若用了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死。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二字。
冷香丸有两个特点:一是琐碎,二是可巧。
怎么个琐碎法呢?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冷香丸的主要成分是花蕊,花蕊就是花之精,花之髓。
您看冷香丸和群芳髓的耗材是一模一样。
更加证明了我们之前的推理。
冷香丸就是群芳髓的人间青春版。
冷香丸用了四种花,全都是白花,可是大大的不吉利。
而且全都用十二两,显然对应的就是十二金钗。
四种花经历了春夏秋冬,对应了夏日严寒,风霜雨雪,对应的是十二金钗饱经风雨的人生。
采集好之后。
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
先晒干,再研磨。
这就是挫骨扬灰,暗示十二金钗必将遭受的折磨。
花蕊这些只要肯用心,总是能采集到的。
这就是琐碎。
难点在下面可巧。
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
周瑞家的忙道:“嗳哟!这么说来,这就得三年的工夫。倘或雨水这日竟不下雨,这却怎处呢?”
主意,一年采花,一年晾晒,不是两年吗?
周瑞家的怎么算成三年呢?
这是作者故意的。
全是为了对应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
三年做药,暗指12金钗的命运会在3年之内发生重大的转折。
宝钗笑道:所以说那里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
除了雨水还要,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
以上为已知条件,求全部获取的时间。
是不是算不出来,遇上不走运的,可能10年都凑不齐。
可巧,偏偏就让薛宝钗给凑齐了。
然后,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
冷香丸用了花蕊、白糖、蜂蜜,味道肯定是甜的。
大概和云南鲜花饼馅的味道差不多。
然后咱们再算下,冷香丸做了多少颗。
制作冷香丸,需要48两花蕊,折算2400克。
水露霜雪48钱,折算240克。
蜂蜜60克,白塘60克。
一共用料2760克。
药引子应该不会太重,咱们凑个整3000克。
1颗龙眼10到20克。
那么做出来的冷香丸,大概在150到300颗之间。
按照红楼喜欢用12的习惯,240颗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值。
一年吃10颗,可以吃24年。没个月吃1颗,可以吃20年。
薛宝钗这药怎么看都得省着吃,吃完了没药引子,就只能干熬了。
而且这药对保存还有要求。
要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
为什么非要埋在花根底下呢?咱们先挖个坑。
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甲戌脂批写:末用黄柏更妙。可知“甘苦”二字,不独十二钗,世皆同有者。
戚序本批注: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两本批注相比,甲戌本的批注更简介深刻。
戚序本则更通俗,显然不是一人所写,很可能就是抄书人戚蓼生写的。
总之,所有的批注都是不同读者对红楼的理解。
我们解读红楼,其实也是在给红楼做批注。
结合已有的批注和我们自己的分析。
冷香丸的吃法,还是在讲十二金钗的命运。
冷香丸是甜的,但要苦吃,就是说十二金钗,会先甜后苦,最终被吃。
被谁吃了呢?薛宝钗。
薛宝钗说完,周瑞家的就放弃做这个买卖的想法了。
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
那么薛宝钗用了多久制作出冷香丸呢?
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
她就用了一二年。
也就意味着,四个节气:雨水下雨,白露有露,霜降降霜,小雪下雪。
怎么就那么巧呢?
作者想暗示什么呢?
你看这药存放在什么地方。
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
咱们前文分析了,薛家代表的是血。
他们家住在梨香院,是背井离乡的怨恨,是明亡的怨恨。
现在冷香丸又放在了梨花树底下。
梨就是犁庭扫穴。
花就是中华。
埋在树底下就是刨根。
合起来就是明亡清兴,华夏灭亡。
清朝的崛起是所有人想不到的,是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巧合之后造成的悲剧。
周瑞家的又问道:“这药可有名子没有呢?”
宝钗道:“有。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作‘冷香丸’。”
这个和尚是癞头,必然就是茫茫大士了。
那么为什么非得叫冷香丸呢?
咱们前文说香菱代表的明十三陵的香火。
冷香就是香火断绝,丸就是完蛋。
冷香丸映射的就是明朝灭亡,华夏文明的香火断绝。
薛宝钗天生有热毒,就是说满清对中华大地的窥觎之心。
要治她的病,只能冷香,也就是明亡。
既然有热毒,就该去北方寒冷之地,却偏偏南下。
就是骂,满清赶紧滚回东北。
以上就是代入家国视角,对冷香丸的解读。
下面我们再从薛宝钗的角度来看。
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么着?”
宝钗道:“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宝钗的不治之症,居然就是咳嗽。
这也能叫病?这也要请便天下名医。
而且吃下去就好些了,也就是还咳嗽。
兴师动众,其实就是无病呻吟呀!
我们不得不做一个大胆的猜测,薛宝钗根本没病,她就是装病。
小孩子为什么哭?不过是为了获取家人的关注罢了。
薛宝钗的病就是为了争宠。
她的热毒其实是贪婪。
而她的贪婪和别人大大的不同。
其他金钗的贪顶多是钱、爱、权罢了。
而冷香丸要用十二金钗的悲剧命运做药。
薛宝钗不但要钱、爱、权,他还要命。
她要做命运的主宰。
薛蟠一个纨绔子弟唯独对薛宝钗唯命是从。
有人说,这是他爱妹妹。
但还有一种可能,薛蟠一直被薛宝钗给pua,精神控制呢?
有朋友就说了,薛宝钗那么厉害,怎么在十二金钗之中呢?
因为薛宝钗也是个可怜人。
她最终被自己的欲望所害。
宝钗的结局,应该是冷香丸吃尽,咳嗽越发的严重,最终咳血而亡。
金簪雪里埋,雪未必是大雪,而是鲜血。
宝钗口吐鲜血,金簪掉落其中。
是不是也合情合理呢?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的分析,周瑞家的肯定想不到那么多。
还欲说话时。
忽听王夫人问:“谁在房里呢?”
这就引出周瑞老婆送宫花,林黛玉受委屈,这事是黛玉小气吗?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9:41 , Processed in 0.0841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