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回复: 0

大话红楼189:宝玉的情色围城?他到底喜欢薛宝钗哪一点,什么叫做恋爱之心呢?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宝玉的情色围城?他到底喜欢薛宝钗哪一点,什么叫做恋爱之心呢?
上回,我们解读了《庄子》中《外篇·胠箧》的内容。
他的核心概念就是去权威,大破才能大立。
这是小宝的个人看法,贾宝玉读出了什么呢?
看至此,意趣洋洋。
意趣洋洋说明宝玉很开心,他很有感触,很有启发。
于是趁着酒兴,不禁提笔做序。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宝玉的大做。
第一句: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
花和麝指的就是袭人和麝月,李嬷嬷走后,袭人是最爱规劝宝玉的人。
焚花散麝就是把袭人、麝月赶走,他们走了,就没有唠唠叨叨了,宝玉的耳朵就清净了。
没了他们的规劝,其他人说的话肯定就好听多了。
第二句: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
这句话藏着宝玉对宝钗和黛玉的看法。
他认为宝钗是仙姿,什么叫仙姿,就是脸蛋好身材好。
显然,宝玉早就眼馋宝钗的身子了。
因为馋,所以惦记。
因此他才接二连三的不顾黛玉的感受,去撩骚宝钗。
他认为黛玉是灵窍,也就是聪明,懂情调。
黛玉懂宝玉,所以宝玉和黛玉最投机。
宝玉既馋宝钗的身子,又贪图黛玉的脑子。
如果宝钗和黛玉都减少一点,所有女性的美丑都差不多,他也就不会因为选谁而烦恼了。
第三、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
没有了袭人麝月,宝玉就没有参商之虞。
参商之虞就是指旁人对宝玉生活的干涉。
宝钗丑一点,宝玉就没有恋爱之心。
明代王廷相的《雅述》中写:君侈费无度,常赋不充,必至加敛暴征,则民之蓄积耗而生计微,生计微则家贫无所恋爱矣。以无所恋爱之心,加之以贪官狡吏之摧楚,其不舍其邑里耕桑而去者无希矣!
这段话讲的是百姓造反的原因,就是穷导致的无恋爱之心。
古人眼中的恋爱不是爱情,而是对生活的留恋。
同理,宝玉对宝钗的恋爱之心,也不是今天的爱情,而是贪恋。
贪恋什么?
宝钗的仙姿。
俗称,馋人家的身子。
如果黛玉笨一点,宝玉就没有才思之情。
什么叫才思之情呢?
思就是思念,看不到黛玉他就会想念。
宝玉喜欢黛玉的灵魂。
宝玉的理想生活就是,一边和宝钗进行肉体上的切磋,一边和黛玉进行灵魂的交流。
第四、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
这句话是宝玉的总结,小宝认为包含两次含义。
第一层,是宝玉对自己当下情感困境的总结。
宝玉被情色迷住的双眼,他陷入了色情钩织的迷城,他想出去,但是出不去,还越陷越深。
这就好比,你上学的时候,班级里有四个女生,各有各的美,你全都想要,他们还全都喜欢你,你周旋其中,导致耽误学业。
我们知道,作者就是宝玉。
宝玉所写就是作者所想。
这是作者借着宝玉之手,在反思自己,为什么年轻的时候不长进。
第二层,就是对明亡清兴的反思。
您想,如果是宝玉自己的反思,作者为什么要写天下迷眩缠陷呢?
显然这是在进行主题升华。
大清如日中天,不可能迷眩缠陷。
所以,这句话只能是说明亡清兴,说的是大明在异族的统治之下。
导致天下迷陷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钗玉花麝。
在宝玉的序文中。
钗代表长得好看的。
玉代表有聪明才智的。
花麝代表敢于劝谏的人。
他们本应该是为国家做贡献的能人,但是却导致国家迷陷。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只想着自己的私利。
为了自己的私利张其罗而穴其隧。
总之,宝玉的序言是《红楼梦》以小见大的又一个缩影。
宝玉写完之后,掷笔就寝。
头刚着枕便忽睡去,一夜竟不知所之,直至天明方醒。
翻身看时,只见袭人和衣睡在衾上。
宝玉一觉睡到天明,说明他没心没肺。
袭人一夜守在宝玉身边,说明袭人对宝玉的在乎。
原来袭人见他无晓夜和姊妹们厮闹,若直劝他,料不能改,故用柔情以警之,料他不过半日片刻仍复好了。不想宝玉一日夜竟不回转,自己反不得主意,直一夜没好生睡得。
宝玉的表现超乎了袭人的预料,所以赶紧修复关系。
事实证明,宝玉可以离开袭人,袭人离不开宝玉。
两性关系中,越是离不开的一方,往往受伤的越深。
宝玉看到袭人的体贴,早已将昨日的事已付与度外,便推他说道:“起来好生睡,看冻着了。”
宝玉给袭人递了台阶。
袭人就坡下驴就得了。
但是袭人见宝玉心意回转,便越性不睬他。
为什么袭人不投降呢?
这就是博弈。
自己都放原子弹了,却还要投降,是谁也受不了呀!
所以,袭人必须得有所收获。
咱们再看宝玉的反应。
宝玉见他不应,便伸手替他解衣,刚解开了钮子,被袭人将手推开,又自扣了。
你猜宝玉给袭人解扣子,是为了让袭人睡觉,还是让袭人陪自己睡觉呢?
不管是出于哪个目的,宝玉这么做肯定不是第一次。
这就叫习以为常,孰能生巧。
袭人不让宝玉脱。
宝玉无法,只得拉他的手笑道:“你到底怎么了?”
读到这里,很多女性朋友一定气炸了,这不就是自己的老公吗?
问题还没解决,就想和老娘睡觉,你死不死呀!
宝玉连问几声,袭人睁眼说道:“我也不怎么。你睡醒了,你自过那边房里去梳洗,再迟了就赶不上。”
袭人摊牌了,就问你还去黛玉哪梳洗吗?
宝玉问道:“我过那里去?”
宝玉觉得自己很幽默,但是在袭人眼里,宝玉这就是装蒜。
袭人冷笑道:你问我,我知道?你爱往那里去,就往那里去。
然后就开始数落宝玉了。
第一、从今咱们两个丢开手,省得鸡声鹅斗,叫别人笑。
这是诉苦,她和宝玉睡了,惹了很多闲话。
第二、横竖那边腻了过来,这边又有个什么‘四儿’‘五儿’伏侍。
这是埋怨,宝玉喜新厌旧。
第三、我们这起东西,可是白‘玷辱了好名好姓’的。
这是委屈,宝玉昨天对四儿怎么说的?
那一个配比这些花,没的玷辱了好名好姓。
宝玉指桑骂槐的话,袭人全听见了。
宝玉怎么应对呢?
能怎么办!继续装傻呗。
宝玉笑道:“你今儿还记着呢!”
袭人道:“一百年还记着呢!比不得你,拿着我的话当耳旁风,夜里说了,早起就忘了。”
袭人讲起那天晚上的事,想起宝玉的信誓旦旦,此时此刻的她委屈极了。
宝玉见他娇嗔满面,情不可禁,便向枕边拿起一根玉簪来,一跌两段,说道:“我再不听你说,就同这个一样。”
前面还说袭人,张其罗而穴其隧。
转眼之间,他就掉了进去。
并且还发誓许诺,不听袭人的话,自己就和玉簪一样,一跌两段。
咱们知道,凡是说过的话都是要应验的。
宝钗的钗就是玉簪。
宝玉的一跌两段不是说宝玉死了,而是他和宝钗一跌两段。
袭人斗宝玉,是宝钗教的,这就是报应呀。
此时此刻的宝钗肯定要打好几个喷嚏。
宝玉这次的表态很严肃,袭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袭人忙的拾了簪子,说道:“大清早起,这是何苦来!听不听什么要紧,也值得这种样子。”
眼看袭人消火,宝玉趁热打铁,甜言蜜语火速跟上。
宝玉道:“你那里知道我心里急!”
袭人笑道:“你也知道着急么!可知我心里怎么样?快起来洗脸去罢。”
说着,二人方起来梳洗。
宝玉和袭人和好如初,可这事还没完。
宝玉去上房的时候,黛玉来了。
黛玉为什么来呢?
往常宝玉早起必去看待遇,因为袭人闹了一通,宝玉今天就没去。
他没来,黛玉就必然要过来看看情况。
这就是连锁反应。
见宝玉不在房中,因翻弄案上书看,可巧翻出昨儿的《庄子》来。
看至所续之处,不觉又气又笑,不禁也提笔续书一绝云: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
黛玉一下子就指出了宝玉的问题,你这就是拉不出屎来怨茅厕。
明明是自己的问题,却埋怨别人诱惑你,你要不要脸呀!
这就好比,公司不赚钱,老板埋怨员工不努力,这叫什么?
这就叫没有自知之明。
写完之后,黛玉也往上房来见贾母,后往王夫人处来。
这就又引出一段贾琏的风流事迹,具体情况如何,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2:29 , Processed in 0.10491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