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回复: 0

大话红楼207:贾宝玉在大观园的春夏秋冬?他在大观园过着怎样的生活?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贾宝玉在大观园的春夏秋冬?他在大观园过着怎样的生活?
上回书说到,贾宝玉住进了大观园。
作者如何表现他的日常生活呢?
《红楼梦》用了春夏秋冬四首诗。
宝玉这四首诗写的怎么样呢?
虽不算好,却倒是真情真景。
这里我们要多说两句,众所周知,《红楼梦》的诗词是一绝。
作者可以把每一首诗写到100分,但是为了符合人物,要故意写成70分,这才叫真的有水平。
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宝玉的大作。
第一首叫《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霞绡云幄”是床帐像彩霞和云朵一样美丽。
“隔巷蟆更”则是指远处传来的更鼓声。
这句诗翻译过来就是,躺在豪华大床上,听着远处似有似无的打更声。
都打更了,宝玉为什么还没睡呢?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枕上轻寒”形容夜晚的凉意,“窗外雨”是说外面正在下雨。
总之今天有些冷。
可心是暖的,因为满眼都是春色。
春色不是景色,是美女,是梦中人。
她在做什么呢?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蜡烛在哭泣,花儿在发愁,为了谁呢?
宝玉。
那么哭泣的蜡烛,发愁的是花吗?
显然不是,这是以物喻人。
说的是美人在为宝玉流泪和生气。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翻译过来就是:小丫鬟撒娇慵懒惯了,抱着被子忍受不了笑言频。
问题来了,谁是笑言频?
自然是宝玉了。
这首诗描绘的场景就是,下雨的冷天,宝玉躺在床上不睡觉,调戏小丫鬟,然后把小丫鬟惹生气了。
小丫鬟哭了,宝玉不但不自责,还以为是美景。
你看,这是多美的春色。
这就是小男生表现爱意的方式,越喜欢就越欺负她。
这个睡在宝玉房间的丫鬟,十有八九就是袭人了。
第二首叫《夏夜即事》。
夏天发生了什么呢?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刺绣的美人因为疲倦昏昏欲睡,笼中的鹦鹉叫唤着要水喝。
这句写出了夏天的慵懒。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打开窗户,月亮就像打开了一面天宫中的镜子。
屋子里点燃檀香云雾飘渺,就像皇宫中的御香。
这是宝玉形容自己就像生活在天宫之中。
他在干什么呢?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琥珀色的酒杯倾斜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滑入杯中。
从玻璃窗户吹入柳树的凉风。
有朋友就说了,《红楼梦》中就有玻璃了?
据考证,康熙年间玻璃已是广州口岸海上贸易重要的输入商品,玻璃制作技艺也已传入我国。
根据《红楼梦》的成书年代,贾府有玻璃窗户是合情合理的。
从侧面说明,大观园的富丽堂皇。
这句是说,宝玉喝着小酒对着窗户吹风,他看到了什么呢?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齐纨动有两个解释,一是说来回走动的美女,一是说水里的荷花。
但是结合后一句,窗帘卷起,佳人卸妆。
前一句应该是写,丫鬟们去水亭打水。
这首诗所描述了夏天的傍晚,宝玉喝着酒吹着风,通过窗户看忙碌的美人。
这是什么样的日子呀?
这是天上的日子。
同时,这首诗中提到了:鹦鹉、麝月、檀云、琥珀四个丫头。
属于一语双关。
描绘了宝玉美人环绕的生活。
第三首叫《秋夜即事》。
在秋天,宝玉又过着怎样的日子呢?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绛芸轩没有了喧哗的声音,安静静得只有亮洁流动的月光透入薄薄的窗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庭院里的山石上长满了青苔,石纹裂缝处正睡着安静的白鹤,井畔梧桐上沾满了秋露的纷纷落叶,打湿了栖息枝头的寒鸦。鹤、鸦都已睡去,夜幕沉沉,到了睡觉的时间。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丫鬟在铺好床铺,主人回来摘掉翠花头饰。
抱衾婢和倚槛人出自《西厢记》分别指代红娘和崔莺莺。
宝玉这是在幻想自己的情人在做什么?
这里的倚槛人指的就是黛玉了。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宝玉越想越睡不着觉,借口饮酒过多口干舌燥,唤醒侍女,为他拨开炉火烧水煮茶。
这首诗所描绘的就是,宝玉想情人想的睡不着觉。
第四首诗叫《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鹴衾睡未成。
三更天,梅花和竹子都已经入梦,而宝玉呢?
盖着羽绒棉被还没有睡着。
为什么呢?
因为寂寞呀!
为什么寂寞呢?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满是松影的院子里现在只能看到鹤,梨花则落满一地,却听不到一声莺啼。
注意,这里的梨花指的是雪。
这里都是在说,冬天的天气寒冷。
那么寒冷的天气导致什么结果呢?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女孩没有诗意,公子没有酒意,大家都很无趣。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唯一令人高兴的事,丫鬟知道用新下的雪来煮茶。
这四首诗,共同构成了,宝玉在大观园的一年四季。
春天,他调戏小丫鬟取乐。
夏天,他喝着小酒欣赏满院的美女。
秋天,他开始思春,想着黛玉睡不着觉。
冬天,他消沉,不想喝酒只想喝杯热茶。
这四首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失眠。
宝玉是越来越睡不着觉了,越来越感到无聊和无趣了。
宝玉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给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再好的生活也会过腻的。
每天大鱼大肉,总有吃够的时候。
在大观园,宝玉在拥有一切的同时,也在失去一切。
这就好比,一个人吃盐,吃的越多,他的阀值也就越高,最终他失去了感知咸味的能力。
这四首诗刚好也是宝玉未来的人生路径。
春夏秋冬,人生冷暖,最后人生最大的满足,不过是一杯热茶罢了。
扯远了,谁能想到,宝玉的这四首诗还大受欢迎。
第一喜欢的人是势利眼,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抄录出来各处称颂。借此来巴结贾府。
第二喜欢的人是一等轻浮子弟,爱上那风骚妖艳之句,也写在扇头壁上,不时吟哦赏赞。
这就好比,首富炫富派的照片,有人拿出来发到自己的朋友圈。
四舍五入,自己也能体会一把宝玉的幸福生活。
因此竟有人来寻诗觅字,倩画求题的。
宝玉真就以为自己的才华被认可,亦发得了意,镇日家作这些外务。
但是很快,这件事他也做烦了。
原文写道: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
和我们前面推测的一样,宝玉丧失了味觉。
那么他该如何重拾人生乐趣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2:29 , Processed in 0.0974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